第109章 波斯灣---巴士拉(2 / 2)

在指揮其他人安頓駱駝和馬匹的段英依舊忙碌著,這一路下來,這個大唐少年很快地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查看地形,安頓房間,忙前忙後。

雖然在木鹿城古太白將軍送了商隊一些奴隸,可程二牛依然在裝卸貨物的時候衝在最前麵,胳膊上的肌肉滾動著,跟那些奴隸一起動手幹活。

自從離開撒馬爾罕,這一路上,程二牛、祝小六和王長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現在程二牛是這些腳夫和奴隸的頭,帶領著這些精壯勞力把商隊裏的所有體力活兒都給包攬了下來。雖然憨直,但程二牛並不笨,他已經跟這些奴隸打成了一片,也隻有他能準確地叫出每一個奴隸的名字,也能用簡單的阿拉伯語跟他們進行交流。他非常讚同越兒的那句話,在商隊裏,沒有奴隸,大家都是夥伴。所以每次幹活的時候,他總是帶頭幹,其他的人更是爭先恐後,這樣的場景讓許多客店和商隊都很不理解。

祝小六是段英最有力的助手,每次都是他協助段英查看客店的地形和街道的情況,留意出入客店和接近商隊的每一個人,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夜裏,在商隊許多人都在睡覺的時候,都是祝小六在值夜,他看護著商隊的財物,看護著越兒,看護著其他人。所以很多時候,在商隊趕路的時候,大家都看到他在馬背或駱駝上前仰後合地打瞌睡。

王長齊就更不用說了,除了作為越兒的老師,他也是越兒的高級謀士。很多事情上越兒都和他商量,這也是哥哥的建議。自從海倫出現後,王長齊的表現也更活躍,他經常出現在胡楊老人身邊,遇到很多事情都積極地征詢老人的建議。在需要決斷的時候,王長齊也是堅決地站在越兒的角度上,這點從出了長安城就開始了,很多時候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他還是毫不遲疑地支持著越兒。

不論是在商隊行進過程中,還是在客店休息的晚上,王長齊不是在當先生,就是在當學生。自從出了玉門關後,王長齊是商隊裏學其他語言僅次於越兒的人。現在他能跟商隊裏的人用簡單的阿拉伯語進行交流,也能用流利的波斯語和胡楊老人溝通,而且他負責記錄這一路上商隊所進行的每次交易。

作為商隊最重要的活動,現在越兒是中心。

“大家好好歇息,我們在這裏停留三天,”越兒向大家宣布,然後又告訴身邊的段英,“你告訴王先生,明天下午,我們去市場了解下行情,買點珍珠。”

“好,還有誰?”段英問。

“你,我,海倫,卡紮,王先生。咱們五個就可以了,人太多了不好。”

“行,我知道了,越兒,趕緊休息去吧,天開始熱了啊,”段英抹了一把臉上的汗,看了下越兒,催促道,“去歇著吧,我到後麵看看貨架子去。”

越兒看著段英,“小段,真是辛苦了啊,去吧。”

段英答應一聲,轉身走了。看著他的背影,不知道為什麼,越兒總感覺到一絲歉意。

巴士拉的烏姆蓋斯爾港口。

這裏停留著各式各樣的船,除了漁船,大部分都是商船了。波斯灣的海上貿易一直保持著活躍,從******教誕生前的幾個世紀就開始了,巴士拉的烏姆蓋斯爾港、西拉夫港,還有阿拉伯半島的馬斯喀特港,是當時波斯灣的海上貿易三大港口。

當時從波斯灣出發的船,有一部分在向東行駛,沿著印度半島南端,經過斯裏蘭卡,穿過馬六甲海峽,經過南海後抵達中國南端的重要港口廣州、泉州等地方。雖然海上同樣存在很大的風險,但對於商人們來說,海上之路,也是一條財富之路,成為少數商人的選擇,而大部分的商人還是更願意選擇走陸地上的商路。

早在大唐高宗皇帝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國的第三任哈裏發奧斯曼就首次派使者出使訪問了大唐的長安,與大唐正式結好,也拉開了兩國的貿易序幕,從那個時候,不管是海上還是陸上,阿拉伯商人就已經踏上了去東方的旅程。

比奧斯曼更早的是,在公元628年,******教的先知默罕穆德就曾派使者從聖地麥地那乘坐商船揚帆起航,越過大海到達了廣州,持書麵見了太宗皇帝。太宗李世民對使者待之以禮,對使者所闡述的******教的教義也大加讚許。大唐皇帝所代表的官方態度,也促使了後來的奧斯曼正式派遣使者前往大唐。

而商人們似乎更早就發現了這條通往東方的道路。不管是波斯灣的商船,還是紅海裏的港口,對於遙遠的東方,永遠是一個充滿財富和神秘的夢。

而當一個來自東方大唐的小女孩出現在這裏的時候,烏姆斯蓋爾港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