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鹿(Merv),在今天的土庫曼斯坦的拜(巴伊)拉姆阿裏城附近,古城位於馬爾吉安那的木爾加布河旁的馬裏綠洲境內。在《阿維斯陀》經典中,馬爾吉安那被稱為天下第三美好之地。
木鹿古城在公元前1000年中期,是中亞地區最大的城市城市之一,是馬爾吉安那的中心,也是當時土著王朝的所在地,手工業和商業活動發達,在希臘化時期達到繁榮頂點,在公元4~5世紀時開始逐漸衰落,阿拉伯的倭馬亞王朝時,成為重要的駐軍重地,一直為呼羅珊地區的首府。公元1222年被蒙古大軍完全摧毀。
此時的木鹿城,是整個呼羅珊地區的中心,古太白將軍帶領的阿拉伯大軍就駐紮在此,並對中亞的粟特地區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尋找機會,帶領他的鐵騎東進。
三十多歲的古太白?伊本?******,是當時倭馬亞王朝眾多的年輕將領之一,也是最受年輕的哈裏發韋立德一世器重的年輕將領,負責阿拉伯帝國的呼羅珊軍政事務,作為當時阿拉伯帝國東部總督哈查隻的得力幹將。他原是阿拉伯中央高原的赫希拉族人,在年輕的哈裏發韋立德的推薦下,開始在東方總督哈查隻手下做事,從雷伊的知事迅速被提拔到呼羅珊知事,很快因為其出色的辦事能力和果敢決斷受到了哈查隻的重視,於公元705年破格提撥為呼羅珊總督,開始他對粟特地區長達十年的戰爭功略。
從任呼羅珊總督到如今,他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收複了下吐火利斯坦及首府巴裏黑,又曾渡過阿姆河,攻滅過派幹德,將這座商人之城洗劫一空,去年還攻打過布哈拉,這些成績讓遠在大馬士革的哈裏發非常欣喜,在與他的書信中對他大加讚賞,同時也期望他能早日在東方取得更好的戰績。可是粟特人的抵抗也是異常的激烈,每次進攻都付出了很大的傷亡,在進攻布哈拉的那次,撒馬爾罕和突厥人的援軍就把他們一直追趕過了阿姆河,現在粟特人和突厥人的後麵,是強大的大唐,對於大唐軍隊,始終像謎一樣的困惑著阿拉伯人。根據一些突厥人的說法,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很高,是不可戰勝的,而且大唐的士兵都是武藝高強的。
為了摸清自己想知道的一些情報,古太白不惜自己化裝成商人,潛入到各個城市進行搜集和打探,如布拉哈和撒馬爾罕。
在撒馬爾罕,不知道什麼地方出了破綻,如果不是那個大唐女孩,他這個將軍就會屈辱地死在那個城市,一世英明也就成為了笑柄,還好,安拉在無形中保佑了他。可是,下次呢。
當他回到木鹿不久,東部總督哈查隻就寫來了一封措辭相當嚴厲的書信,對於他擅離職守,冒險去撒馬爾罕的做法提出了批評和訓斥。看完哈查隻的信,古太白隻是微微一笑,自己的這個老上司真是越老越膽怯了,當年哈查隻也是在自己的這個年齡,孤身進入了叛亂的伊拉克地區,在一座清真寺作出了最著名的演講,從而打垮了當地人精神防線,為後麵的平定叛亂鋪平了道路。
“總督大人,”管家麥蒙在房門口稟報,“法裏斯隊長派來的士兵報告,他們已經接應到了您說的那個商隊,現在正在往回趕,黃昏時分就能進城了。”
“哦?”古太白眼前一亮,放下了手裏的公文,吩咐麥蒙,“那你們趕緊去準備,就按照我之前說的,去吧。”
“是。”麥蒙答應一聲,彎腰退了下去。
木鹿城的東門,麥蒙在這裏等了很久了,他一直向東方眺望。
五十多歲的麥蒙原先是古太白父親的仆人,現在是古太白忠實的管家,跟他從赫希拉族一直到呼羅珊,兩個人不光是簡單的主仆,可謂亦師亦友。
麥蒙是一個虔誠的******,臉上始終帶著謙和的微笑,他對每一個人都很和氣,古太白一直對他很尊重,也很信任,很多關於家族的事情都交給他來處理。
遠遠的,騎兵護衛下的商隊進入了他的眼簾,“啊,安拉保佑,他們來了。”
麥蒙首先看到的是一匹雪白的駱駝,白駱駝上麵是一個小姑娘,一身紅色的粟特衣服,係著一條藍色的腰帶,披著一件黑色的披風,臉上洋溢著純真的微笑,顯得那麼自信,她的身邊,一匹老駱駝上,是一個波斯老人,一張滄桑的臉,一身灰色的衣袍。他們的後麵,是幾個騎馬的少年。
快到城門的時候,段英首先從馬上跳下來,把韁繩交給了後麵的康風,搶先兩步將越兒的駱駝帶住,讓駱駝跪下,然後把上麵的越兒扶了下來,另一邊,火耳也將胡楊從駱駝上攙扶下來。其他人也紛紛下來,牽著馬韁繩前行。
法裏斯這個時候來到了越兒身邊,對她說,“娜達小姐,總督大人的管家在迎接您。”
越兒早就注意到這個一直麵帶微笑的長者了,白色的纏頭,白色的長袍,眉眼之間透露著一種謙和,那一抹胡子更顯示出一種沉穩,讓每一個人都感覺得到他不一般的身份。聽法裏斯這麼一說,越兒走到麥蒙麵前,右手放在胸前,彎腰行禮,用不太流利的阿拉伯語問候,“您好,管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