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阿拉伯騎兵(1 / 2)

陽春三月,春風掠過平原,

為平原鋪上一層中國與羅馬的錦緞。

初夏,一顆顆五彩繽紛的珍珠,

撒向果園,這大地的新人,

水仙頭頂是否仍戴著王冠,

王冠上晶瑩的珍珠襯以黃金托盤……

---------阿布·穆因·納西爾·胡斯勞:《啊!呼羅珊》

公元708年大唐景龍二年******曆89年

三月

一種淡淡的綠色,就像一種淡淡的憂傷,沿著河水向著遠方延展,不知道哪裏是它們的盡頭,腳下的草,經常出現在視野裏,有時是路邊不經意的幾棵,有時是一望無垠的綠,這種平凡卻頑強的小生命,就像這條絲路上往來不止的商人們一樣,用自己的方式,頑強地麵對著一切。

阿姆河,在大唐官方的典籍中被稱為烏滸河,此時是大食和昭武九國的自然分界線,也是阿拉伯語和突厥語的天然分水嶺,過了這條河,就是正式進入了阿拉伯人控製的地盤了。

商隊已經抵達了烏滸河邊了,經過了大半天的旅行,越兒和段英決定讓商隊停下來歇息片刻,再渡河西進。

人和馬匹、駱駝都在河邊開始飲水,並無什麼先後,亂烘烘的,好不熱鬧。

越兒洗了一把臉後,迅速地掃視整個商隊,腳夫們在照應著駱駝和貨物,一切都那麼井然有序,雖然隊伍裏少了那兩個一直很重要的身影,越兒從剛開始的手忙腳亂,已經逐漸習慣了一個商隊首領的職務了,重要的是,她有段英這麼好的副手,還有胡楊這樣的靠山。

胡爺爺,對了,越兒趕緊走向另一邊正在曬太陽的胡楊。

“爺爺,怎麼樣,還好吧?”越兒很關切地詢問老人。

胡楊笑眯眯地捋著胡須,“越兒,我很好,這點路不算什麼,你放心好了。”

越兒點了點頭,看著腳下的青草,從出長安就看到這不起眼的青草了,從長安一直追隨她到了這異國他鄉,遠處,依然是沒有邊際的荒草,和她不離不棄的,還有那些夥伴,從長安來的夥伴,從河西來的夥伴,從撒馬爾罕來的夥伴。

“越兒,過了烏滸河,我們就離開突厥地,進入大食人控製的地區了,大家應該特別注意。”胡楊剛才還在微笑的臉上,此刻掛上了一層憂鬱,前途未卜的旅程,怎不讓他憂慮呢。但既然已經踏上了這西行的路,就該放下所有的憂慮,再說,不管什麼樣的事情,都是可以解決的。

看著流淌的河水,越兒不禁想起來了去年在甘州城外的黑水河邊,那對熟悉的身影,還有一個許諾了卻未曾兌現的婚禮,想著想著,眼淚開始在眼眶裏打轉。

突然,河對岸出現了一陣煙塵,負責觀察的康風趕緊來彙報,“娜娜!娜娜!是阿拉伯人的騎兵!怎麼辦?”

商隊立刻開始緊張起來,腳夫們趕緊拉起駱駝,程二牛和王長齊等人都把手放到了武器上麵。

越兒和段英對看了一眼,“不要慌,我們看他們是什麼目的。”

那隊騎兵很快就趕到了河邊,領隊的是一個留著小胡子的三十多歲的男人,看樣子是個小軍官,頭戴著阿拉伯的頭巾,身上是披風,挎著彎刀,背著弓箭。

“你們是從撒馬爾罕來的商隊嗎?”那軍官在馬上,隔河大聲問到。

“是的,我們是從撒馬爾罕來的,”越兒站了出來,同樣朗聲用阿拉伯語言回答他。

那軍官見到越兒大喜,又聽她用阿拉伯語說話,雖然有些生硬,不熟練,但還能明白她的意思,“請問,您就是撒馬爾罕的娜娜嗎?”

“正是,”越兒站在河邊,天空中一聲尖嘯,那隻小鷹飛撲而下,一下子站到了她的肩頭上。

那軍官一聽,趕緊對後麵嘰裏咕嚕地說了一通什麼,於是整個騎兵小隊的人都從馬上跳了下來,把馬韁繩牽在手裏,態度很恭敬。

“娜娜小姐,我們奉古太白將軍的命令,在這裏迎接你和你的商隊多日了,現在,請你們過河吧。”

段英對越兒使了一個眼色,牽馬要先過河,被越兒攔住了。

不要小看這過河,商隊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護衛們先過,謹防對岸的人偷襲,尤其是對岸還是一支騎兵。

越兒牽著自己的駱駝,果斷地走在前麵,後麵段英緊跟著,胡楊和程二牛、祝小六、王長齊也跟在他們後麵,撒馬爾罕的康風和康雷也跟著過了河。

那軍官趕緊過來,輕輕一彎腰,“歡迎您,遠方的客人,我代表我們的古太白將軍前來迎接您。”

越兒也同樣還禮,“這位勇士,應該怎麼稱呼您呢?”

那軍官微微一笑,“我是古太白將軍的衛隊長,法裏斯。您和您夥伴的故事,將軍大人已經講給我們了,我們都很佩服您,還有您的夥伴,所以,在呼羅珊,在木鹿城,您和您的商隊將受到最熱烈的歡迎。”

“法裏斯隊長,謝謝您的迎接,不勝感謝,等我的商隊全部上岸,我們就立即前往木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