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創造性閱讀的係統觀(3)(2 / 2)

學術論文寫作上的上述特點,顯然也要求我們在閱讀時,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有重點地閱讀。如在開頭部分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問題: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誰是最先研究這個問題的人?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還有什麼問題未解決?作者想在本文中解決什麼問題?

他又是準備怎樣解決的?等等。在結尾部分則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問題:作者的主要結論是什麼?作者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這些工作有什麼重要意義?研究中還有哪些不足?什麼問題還未解決?等等。

第四節 閱讀:作為人生創造中的一個過程

在什麼是創造性閱讀中,我們曾提到過,本書我們是將閱讀作為寫作過程的一部分來討論的。閱讀和寫作是從事學術研究的人最主要的幾項任務之一,按照曆史學家吳晗的話就是:讀書是閱讀,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這樣,讀——思——寫就是一個整體。但如果再拓寬一點視野的話,真正的學術研究者從事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用“創造”兩字來高度概括。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從事“思想創造”或“精神創造”,這樣,我們也就更能深刻地來理解閱讀,它的含義和背後的意蘊。所以,我們對於閱讀的解讀,就不僅應該將它放在“創造的一個過程”這樣一個坐標係,而且還應該將它放在“本身是創造活動中的一種”這樣一個坐標係上來討論,也許更加全麵。

學術上的創造有什麼特點呢?對此,默頓在《科學社會學》中早已作出了部分回答。他認為,“獨創性”是科學至高無上的目標。但如何獲得獨創性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當然很複雜,但一個簡單的邏輯是,我們要追求學術上的獨創性,也就必然要求首先要有閱讀上的創造性,即要求自己在閱讀時增強創造性,或者說要創造性地閱讀。而本書就是站在創造性研究的視角對這個問題作出的一種解答,盡管它還很幼稚。

如果將閱讀活動本身視為“創造活動中的一種”,那麼,你要理解閱讀,就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創造。筆者認為,創造是這樣一個整體:它是已有的和未有的結合,現在和將來的統一,想象和真實的混合,深入和解脫的合璧,它新穎而又實用,陌生而又可以理解,它出身於一個大的集體而又帶來了新生長的能感應外界的觸須,它是生命勃發的一個象征。對於閱讀來說,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就是你在閱讀時不僅應該理解原來的文本,而且還應該在閱讀中超越文本,創造出自己的新文本。

人為什麼會有創造活動,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顯然多種多樣。有人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理解創造活動,把人的創造理解為人的理智活動;有人從思維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創造活動,把人的創造理解為創造性思維的活動過程;有人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理解創造活動,把人的創造理解為所處社會環境的產物;也有的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創造活動,把人的創造理解為人的自我實現。對於創造這樣一個生命過程來說,這多種解釋,不僅沒有矛盾,而且還更有利於豐富和完善我們對於創造的理解。簡而言之,創造活動作為建構人和世界關係的特殊方式,創造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體驗,這不僅是人的權利,也是人的一種責任和義務,人隻有在創造中成為人。這樣,閱讀——作為學術創造中的一個過程,作為創造活動中的一種,作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是人為了成為人的一種努力。

本書是關於閱讀的,而閱讀是創造之海中的一滴水,但一滴水仍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太陽的光芒。

閱讀,通過思維之舟,駛向了創造之海,吞並了創造之魂。通過解讀“閱讀”,獲得創造之秘,開出更多的創造之花,這些都是留給讀者的任務。

閱讀,作為創造的一個過程,將永遠生生不息地流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