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教育(下)(1 / 2)

大唐的科舉製度是建立隋煬帝的進士科的基礎上,當初隋煬帝楊廣極力推廣進士,,想要改變當初的九品中正製獨大的取士的局麵。

可是楊廣此人顯然是有點急躁,本來開鑿大運河就死傷無數百姓,三征高句麗又铩羽而歸,甚至在那裏還有眾多將士堆成的京觀。

這些世家其實根本不在乎,畢竟隻是一些平民百姓。

但是楊廣可能是想趕超他父親楊堅統一全國的成就,軍事不行,就政績來湊。

可他偏偏想去動世家看重並堆積的任選官員的製度上,這本是好意,想要寒門出頭,但是隻要多一個寒門出頭,那麼世家的資源勢必要少上許多。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世家肯定不能忍,科舉已經嚴重的損害到了他們世家在朝中的利益。所以與其被虎口奪食,倒不如選擇換一個皇帝。

下一個皇帝就是李世民他爹李淵,原本世家以為李淵同為世家子弟肯定知道科舉對他們之害,可是他並沒有如世家所願。

李淵受禪建唐,定都長安後,繼續極力拉攏中下層士人和平民精英,對他們給予充分信任和重用,像什麼李世勣、秦瓊等,都是以社會底層士民為主。

李淵全都提拔起來,完全打破朝堂上世家獨大的局麵。

世家打壓寒門的這種行為,無疑是將寒門的未來徹底葬送掉了,這就引起寒門士子們的反彈,寒門士子們組團抗議,甚至朝堂上還有這種從底層提拔上來的人,所以世家不得不做出妥協。

另外加上國家剛剛統一,百廢待興,百姓都不想打仗,世家想再另立新帝也是不太現實的事了。

這一切的天時地利人和,李淵重開科舉,世族大家隻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裏咽了。

按理講世家的勢力在隨著科舉的開辦,應該逐漸減少才對。

但是問題出來了,唐代基礎教育不健全,平民百姓想要學知識,還是得依仗世家。不用說唐代了,就拿出明代宋濂寫的那篇《送東陽馬生序》來講,明代算是造紙術,印刷術比較發達的時候,尚有這樣的情況,就更別說唐代了。

而世家也就在此投資寒門上學,就算十個裏有一個能當上朝廷命官,對世家的好處也是非常的大的。

所以這就導致了一件事,原本科舉除了挖掘寒門人才外,限製世家在朝堂的影響力,卻沒想到反而為世家擴張影響白白做了嫁衣。

世族大家都樂壞了。

原本他們以為被李淵這個叛徒害的自己的百年基業要毀在他們這一代的人手中了。

卻發現原來他們思想境界太低了,李淵真的是世家大大的好人,他不是叛徒。

於是乎,世家的影響力再次恢複而且比起之前又更一步上升了。

“賢婿,為之奈何?”有事求墨無痕的時候就是賢婿,沒事的時候就是臭小子,現在有事想問李世民當然要叫墨無痕為賢婿的了。

“陛下,你愁的事不難解決。”墨無痕信誓旦旦的說道。

“寒門缺的無非就是用來學習的書籍罷了。”

看著如此輕描淡寫說出這樣的話的墨無痕,李世民眉頭一皺,問道:“怎麼,你說的輕巧,那可是書籍!且不說紙張的費用那些平民百姓能不能買得起,就說一本書要抄寫的時間,就要長達數日。”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但是墨無痕沒有回話,反而看向了李世民平常翻閱奏折的桌子。

“陛下,你桌上的那方白玉瑞獸鈕方形王印,是不是按一下一個你的名字,按一下一個你的名字呢!”

墨無痕抿了口茶,不緊不慢的說道。

“這還用你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