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人們認為用植物和花卉製造的美容品毫無前途,沒有人願意在這方麵投入資金,而洛列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此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迷戀之情。1960年,洛列開始小批量地生產美容霜。他獨創的郵購銷售方式又讓他獲得巨大成功。在極短的時間內,洛列通過這種銷售方式,順利地推銷了70多萬瓶美容品。
如果說用植物製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種嚐試,那麼,采用郵購的銷售方式,則是他的另一種創舉。時至今日,郵購商品已不足為奇了,但在當時,這卻是前無古人的。1969年,洛列創辦了他的第一家工廠,並在巴黎約奧斯曼大街開設了他的第一家商店,開始大量生產和銷售美容品。為了讓顧客享受到最完善的服務,他打破銷售學的一切常規,采用了郵售化妝品的方式。公司收到郵購單後,幾天之內即把商品郵給買主,同時贈送一件禮品和一封建議信,並附帶製造商和藹可親的笑容。郵購占了洛列全部營業額的50%。
洛列的郵購手續簡單,顧客隻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洛列美容俱樂部”,並很快收到樣品、價格表和使用說明書。這種優質服務給公司帶來了豐碩成果。1985年,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均增長了30%,營業額超過了25億。如今,伊夫·洛列已經擁有400餘種美容係列產品和800萬名忠實的女顧客。
洛列的經曆正好證實了國際知名演說家金克拉的話:“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麼你最好去找一條捷徑,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擁擠。”
創新,是通向成功的捷徑,企業家的高低優劣之分也往往因此而產生。作為女人,要想成功,就必須學會創新,隻有創新,才能夠在以男權為主的社會中立足並成就自己的事業。
職場女性要不斷給自己充電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人都在追求一種永恒的東西,世上有沒有永恒?有,變化就是永恒。為了讓我們不至於被時代的車輪碾碎,必須把自己當作蓄電池,要不斷給自己充電。
美籍華人李玲瑤在學生時代,就以好學上進、勇敢幹練、聰穎智慧而著稱,加上開朗的性格,受到師長的欣賞和同學的擁戴,並常被邀請去電台、電視台主持節目。台灣一家著名雜誌稱她為“美得耀眼的女生”。中美尚未建交期間,她在華盛頓擔任全美華人協會華盛頓分會負責人。
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她和楊振寧一樣,是接待小組成員;中美建交儀式上,她是少數被邀請到白宮觀禮的華人代表之一;在中美建交華人慶祝大會上,李玲瑤擔任大會司儀。她在美國讀完計算機學位後,在矽穀做了8年的資深電腦分析員。同時,她的丈夫——某大學高才生胡公明完成了核物理方麵的深造,成為一個頗有造詣的核子工程博士,服務於著名的通用電氣公司。
1980年,他們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在矽穀創辦公司。不到兩年,他們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目標,成為百萬富翁。同時,公司也從高科技領域擴展到房地產和進出口貿易領域,並在北京、香港等地建立了辦事處。此時的李玲瑤已從一個純粹的文化人發展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企業家。1984年,李玲瑤被邀請回國參加國慶35周年慶典,她決定在內地投資,並說服不少在美華人來祖國投資或為祖國引進新技術。
與此同時,李玲瑤感覺到自己在經濟理論方麵的不足。於是,在她48歲的時候,她重新進入學校學習。她每次上課都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間,從不落一次課,認認真真地做每一份習題、論文。同時,李玲瑤還自學了經濟學本科方麵的所有課程,又攻讀了5年的碩士、博士,在她讀完了經濟學9年的課程之後,她又上北大學習,並戴上了北大博士帽,她的事業也越來越成功。
現實生活中,沒有人能逃避自然界優勝劣汰的規律,女人如果想在社會中爭取到平等地位,要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就要培養豐富的學識資本,隻有用知識武裝的頭腦才能獲得多樣的才能。有學識的女人才能增長智慧,有智慧的女人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尤其是在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變化日新月異,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否則,就跟不上時代,跟不上潮流,就有可能被別人超過,被社會淘汰。女人要懂得與時俱進的道理,要學會在工作中為自己充電。隻有在不斷的學習中取得進步,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