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4小時”原則:高執行力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用心在做(1 / 3)

《亮劍》reference_book_ids\":[721773816375673142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在過去幾年裏,成功的或者說讓我們團隊自豪的,讓投資人放心的,這是唯一一支可以在任何垂直行業都能成功的一個團隊。其他的電商公司還沒有哪一家能做到這一點。

——京東CEO 劉強東

“24小時”原則;在京東生存,最重要的是體力

《京東人事與組織效率鐵律十四條》中,有一個“24小時”原則,就是公司管理人員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任何一個管理者接到下屬用電話、郵件、短信、微信發來的請示時,必須在24小時內給予回複,必須是給“Yes”或“No”,不允許含含糊糊。

京東不允許管理者說“我想一想”,因為許多人經常一想一個月,最後完全忘了。當然,管理者也可以說現在沒法做出決定,並要求下屬提供數據,這也算一種回複。總之,對於下屬的請示,管理者必須要有明確的命令,不能不回複,也不能給予含糊的回複,比如你“你看著辦吧”之類的回複,但可以換一種說法——“我授權給你決定”,也算是一個回複。

為什麼定24小時?劉強東回答道:“因為全世界飛行時間最長就是從悉尼飛到阿拉斯加的17個小時。24個小時你還剩7個小時去思考就足夠了。如果你24個小時內不回複,作為管理者,年終考核的時候,下級對他就會打低分。”

由此可見,京東的24小時機製其實是對上一級決策速度的管理,是對管理者的管理,是對執行力的管理。

執行力的高低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再好的戰略,如果沒有執行,一切就等於零;如果沒有高效的執行,注定會在競爭中落敗。這就是為什麼在同樣的資源條件下,有些團隊能夠打大勝仗,而有些團隊隻能吞下失敗的苦水的根本原因。可以說,執行力出眾的企業必是優秀的企業,而執行力孱弱的企業往往會很快消亡。

高效的執行力,一直以來都是京東的一個大優勢。從中關村的小小櫃台到世界500強之一,京東這樣高速發展的公司,沒有高效的執行力,很難想象能有這樣的爆發力。

電視劇《亮劍》裏曾有這樣一個情節:李雲龍同政委趙剛商量要挑選會武功的戰士組成一個特別小隊。趙剛對此表示讚同:“那好,這事你盡快去辦!”但李雲龍卻說:“不用盡快,我馬上就去辦。”這就是高效的執行力的表現。在京東,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首先,劉強東本人就是一個在執行力上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的人。因為他深知:作為組織領袖,其執行力的強弱對組織執行力的整體表現產生著重大影響。一個組織的領導如果對執行沒有充分的認識和重視,僅僅是將執行看作是下屬的事情,其結果必然是執行不力。如果管理者能夠以身作則,把自己當作是執行的起點,則一定會促進團隊爆發出強大的執行力。因此,劉強東每天24小時機不離手,隻要有時間就回郵件和處理其他工作。

其次,劉強東對公司的戰鬥力和執行力也有著極端苛刻的要求,因此他最為關注管理層的執行力。

在京東管理層的例會上,劉強東會召集所有業務部門負責人和大區負責人一起看京東的各種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與去年比、與預算比、與競爭對手比、大區與大區之間互相比,然後將業績差的部門圈出來,要求負責人解釋為什麼業績差,明年打算如何改善。劉強東在這個時候提出的問題總是非常尖銳,句句直指要點,而且要求嚴格,若是該負責人在接下來的兩三個季度表現不行,就會直接換崗。

有一次,劉強東要求某個業務在未來要有200%的增速,該業務的負責人說有難度,並開始陳述理由,但劉強東立即打斷了他,說:“對不起,你沒聽懂我的問題,我問的是怎麼增長,不是問怎麼不能增長。”後來,這個人再也沒出現在管理層的例會上。

在京東的一次月度經營分析會,聽完某個高管的經營分析彙報後,劉強東更是直接發火了,板著臉問對方:“這件事情我之前說過了,你們為什麼沒有往下去跟?”

古話說得好,強將手下無弱兵。在劉強東這樣具有高度執行力的領導者管理下,京東的管理層也個個都有著高效的執行力。京東CHO隆雨曾笑言:“職場有個不成文的玩笑——千萬別為上車和坐飛機能夠很快入睡的老板工作,因為他們生理上屬於體能快速恢複者,這也要求下屬屬於精力充沛型才能配合。”但在京東,這根本不是玩笑,而是事實。

因此,京東集團副總裁、支付事業部總經理許淩才會在第一屆高管迎新會上提醒大家:“在京東要生存下去,智商、情商都是排第二位的,排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體力。在京東,因為發展太快了,我們要做的事太多了,所以一定要首先照顧好你的身體,隻有以最好的體力支撐,你的智商和情商才能有一個更好的發揮。這是我因過去三年的經驗而總結的一個發自肺腑的分享。工作永遠不會少,隻會越來越多,你的時間和精力永遠不會夠,一定要鍛煉好身體。”

京東CHO隆雨也讚同許淩的觀點:“做到公司的高層,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拚的還有體力,這也是種能力。作為Leader(領導者),你必須擁有充沛的精力。我自己碎片化時間利用得很好,車上和飛機上的碎片化時間,我是可以快速休息補充體力的人,所以大家看到我下了車或飛機,進了辦公室就是那種打了雞血的狀態,分分鍾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

正是這種上下一致的高效執行力,才讓京東得以快速奔跑,成為與BAT三巨頭並駕齊驅的互聯網企業,組建新的BATJ格局。

高執行力的核心,就是主人翁精神

在2017年3月29日的京東第一屆高管迎新會上,近30位高管相互交流——新加入的高管隨機選取一種水果,借此分享來到京東所體驗到的文化味道和事業夢想;而老高管們則分享在京東工作的心得,傳授經驗。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鬆的分享,直接點明了京東高執行力的核心,就是主人翁精神。

王笑鬆是2008年1月4日加入京東的,他原來在沃爾瑪工作。他隻是趁著一個出差北京的機會,和劉強東見了麵聊了聊,爽快的劉強東就直接說道:“笑鬆你行,你適合京東。”就這樣,王笑鬆從沃爾瑪辭職,從深圳北上來到了北京的京東。在麵試的時候,劉強東就告訴過他辦公環境不太好,但到他正式報到那天,才知道京東當時的辦公環境有多麼不好:廁所臭氣熏天,隔老遠都能聞著臭氣,更慘的是廁所天花板還漏水;每個人忙得團團轉,工位也不夠,隻能兩個人共用一個工位,就連供應商來了也沒單獨的地方談,隻能站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