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開進西和州,對西和州的反抗精神他們很反感,立即給予回報:屠城。
蒙古人正準備下一步對南宋的軍事行動,成吉思汗在這一年七月突然去世,他們隻好撤出五州。這是一次非決定性的對南宋的軍事行動,它讓南宋領教了蒙古人強大的戰鬥力,可惜,南宋接下來什麼都沒有做,反而對“收複”關外五州沾沾自喜。
阿龍看熱鬧
再輸不能輸誌氣
從後來的情形看,南宋朝廷其實一直不缺打回北方的可能性,但是,內心的不堅定和內部的不團結,使他們錯失了所有機會。春秋時代,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幾十年,才得以重振家國;現代,據說發明家愛迪生光試驗電燈絲的材料,就試驗了上千種。這些都是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的例子。可惜南宋朝廷過於軟弱,再輸不能輸誌氣這句話,對他們而言隻是一句空話。
5、 “忠義軍”不忠義
忠義軍是山東、河北地區起來反抗金國殘酷統治的農民武裝,因為以穿紅襖為標誌,又被稱為“紅襖軍”。“紅襖軍”在金宣宗南下攻宋時,紛紛幫南宋朝廷打擊金人,南宋朝廷驚喜地稱他們為“忠義軍”。但是,南宋朝廷見不得別人槍杆子硬,所以又對其進行防範和打擊,“忠義軍”隻好在南宋、金國、蒙古之間不斷變換主子,成了雇傭軍。
1227年,“忠義軍”中最大的一支李全部在青州投降蒙古。不久,他回到楚州,為了得到南宋朝廷的工資補貼和糧食供應,他表麵上還聽從南宋朝廷,暗地裏卻為蒙古工作。
他買了大量的禁運貨物、緊缺物資,輸入蒙古;他還毀壞南宋的軍器庫,破壞南宋的邊防;他招兵買馬,大批量製造艦船,妄圖占有東南地區。紹定三年(1230年)八月,李全部隊買麥子的船因不符合政策,在鹽城被南宋官兵扣押。李全一聽到消息,大叫機會來了,就悍然帶領水陸幾萬人攻進了鹽城。搶了鹽城的鹽貨後,他決定留在鹽城不走了。
阿龍記事貼
史彌遠差點兒誤死
野史記載,李全大軍氣勢洶洶地南下,一天,杭州城裏到處謠傳,說李全大軍已經渡過長江,就要殺到杭州了,弄得史彌遠半夜裏睡不著,悄悄爬起來,走到自家遊泳池邊,就要跳水自殺;幸好他的一個寵妾也起來了,跟在後邊,一看不對,跑出來攔住了他。幾天後,聽說李全被剿滅了,他才放下心。
南宋政府對他的這一行為感到莫名其妙,派人去問原因。李全說,鹽城的盜賊橫行,你們大宋政府把水深火熱的百姓扔在那裏不理會,所以他們要求我在這裏維持秩序。
南宋政府不敢怒,給李全批示:“李全你辛苦,捉拿盜賊有功,升你為兩鎮節度使,快去上任吧。”
李全不是三歲孩子,又給朝廷遞交了一份很具挑釁性的書信:“我們人馬眾多,沿江一帶的防務就交給我們得了,讓那些大小官員把地方給咱們空出來。”
南宋朝廷大怒:媽的!給臉不要。朝廷看你無父無母,無依無靠,才收留了你,想不到你現在目中無君無上,無組織無紀律。你要是知難而退,朝廷會和你相安無事,以後見麵還是兄弟,大家客客氣氣的;你如果不知趣,我們就要了你的狗命。
李全看到回複,不屑地一笑:來吧,我就等這一天。看你又有什麼本事把我趕走?“命令全軍將士,馬上行動起來,向南進攻,目標:泰州。”
陸兵上馬,水軍張帆,浩浩蕩蕩,殺向泰州。朝廷軍隊一觸即潰,李全軍隊很快就攻占了泰州。
“下一個目標:通州(江蘇南通)、揚州(江蘇揚州)。聽說揚州美女很多,咱們就去享受享受,哈哈。”李全小富不安,給了自己一個更大的奮鬥目標。
但是,他的軍隊止步於通州與揚州城下。
李全的手下有明眼人:“大帥,形勢不妙。自從過了新年,朝廷軍隊士氣大增,可能是他們加發了年終獎,精神明顯不一樣,這幾天咱們盡打敗仗。”
李全略慌,跑到前線,他看見自己的士兵衣衫襤褸,有的還赤著腳。一個個沒精打采的,武器扔在一邊,相互倚靠著在休息。敵方已經開飯,氣味飄過來,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