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劉祥武的故事:我就是想要一個家(4)(2 / 3)

從這件事開始,我發現劉祥武很會利用媒體。在後來的交往中,我對他這方麵的特點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

劉祥武在鄭州工地上。(夏裏巴人攝)

劉祥武在長春住的工棚。(鄧立亞攝)

劉祥武流浪時的“家”。(鄧立亞攝)

出海打工找老婆

2011年6月11日,劉祥武在長春街頭看到一條招工啟事:“遼寧東港市招聘海上捕魚船員,一年48000元,包吃包住報路費,每月可借支,電話:1533089XXXX,孫先生。”

想到這樣幹一年,就有錢找媳婦了,祥武就報名了。他還給我打來一個電話征求意見。我說:“你要想好了,出海對一個沒坐過船的人來說是很難受的,而且在海上不像陸地,有什麼事你能跑。上了船,一切就不能由你做主了。”

最後,祥武還是決定去。我交代他,一定要把去的地方和船主的名字,以及船號、出海碼頭等信息搞清楚,上船之前一定要發給我,到時萬一有事也有線索。

6月13日,祥武發來短信:“坐了一夜火車到丹東車站,再坐幾十公裏汽車到東港市,再坐車到楊晶碼頭(附近有東港再生資源產業園),收走身份證。晚上漲潮,坐小船出海,船老板趙洪安。”

後來我給祥武發了多次信息,都沒收到回信。

6月20日8點24分,我收到祥武的短信:“馬老師,我已經從海上坐船回到了岸上,其中曲折以後方便再說。現在我在救助站,報警後警察也不能幫我要回身份證,等會兒我再試試。”

我趕緊讓丹東文化館的林文老師聯係一位東港的攝影師,去救助站看看。

攝影師剛走,祥武就發來短信:“馬老師,文化館來救助站拍照,我認為不妥,一旦公開,對我會有很大影響。為避免氣氛尷尬,我還是配合拍了。但是我想還是別用了,到碼頭船舶上重拍幾張就行了,那樣好看一些。今天記者給我幾百塊錢,我拒絕了,因為他們也是工薪族,我有辦法解決路費。明天9點鍾去丹東,坐公共汽車很方便,到丹東後再去找民政局試試看,總之找政府比接受個人的錢好些。”

我回短信:“祥武,丹東也有我的朋友,到了給我信兒,他們也能幫助你。”

6月21日14點17分,祥武短信:“馬老師,今天見報後,記者聯係了救助站,他們負責車票,明天或者後天就能離開丹東。”

6月22日14點11分,祥武短信:“我下午4點離開丹東,沒有掙到錢,沒有弄到老婆,也沒有臉回家,還是先到長春試試看,實在不行再回。”

我和劉祥武見麵後,才知道他在海上究竟有什麼遭遇。

我6月13號到丹東東港。19號晚上,我和另外三個人被送到海上打漁的大船上。上船後我才知道,長春的中介把我們“賣給”了船老大,每個人賺了2000塊錢。我們一上船,中介就跑了。

我在船上是最低級的,幹雜活。船上有船長、大副、二副、輪機長。船不大,晚上不打漁,八艘船就用鐵鏈子鎖在一起。白天每兩艘船用鋼絲繩拚起來,船往前走,網就成了一個窩的形狀,也就是拖網打漁。中午12點收回去。一天就打一網,能打一萬多斤。

上船的時候,說一個月能賺四五千,還可以提前預支工資。後來我問什麼時候能結算工資,船長笑著說:“你們新來的,年底吧!年底海麵封凍,打不到魚了,到時候給錢。”後來我問了很多次,他說:“你們這群SB,哪有那麼多錢給你們,再要錢,就讓你葬身海底!”

賺不到錢,我就不想幹了,而且船上沒有淡水,澡都沒法洗,衣服也沒法洗。他們說,洗衣服時用繩子把衣服拴上,扔到海裏拖就行。

船長睡在船上麵,我們睡在船艙底下,發動機不停地響,像飛機起飛一樣。我本身就容易失眠,這樣更睡不好了。船長一按電鈴,我們這些打下手的就要馬上起床。

我跟船長講我要走,他說:“你要走可以,告訴你家人彙錢來。把你帶到這兒的路費,還有2000塊中介費,都要還給我們。”

船老大說,好多人幹到年底就給扔海裏去了,扔到發動機螺旋槳那裏,一攪人就沒有了,都喂魚了。這些人死無葬身之地,家裏人也查不到。

上船之前跟我們說,漁民證一兩天辦不下來,給我們辦這些手續要花500~800元,但是都已經說好了,讓我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