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滿洲後金的興起(1)(1 / 1)

三滿洲後金的興起

滿洲族本來是金代女真人一個支族。明永樂年間自開原東北至鬆花江以西設立衛所,把東北各地分為建州(吉林一帶)、海西(開原以北)、野人(黑龍江一帶)等衛,名義上臣服明朝,進行朝貢,而行政實權仍由女真族中的首領掌握。這時原住在牡丹江與鬆花江合流地方的建州部落,仍然是過著半耕種、半遊牧的生活。永樂後,遷移到長白山一帶的赫圖阿拉地方,這就是後來的興京(努爾哈赤建國後的首都),逐漸地強大起來。一五八二年(萬曆十年)左右,建州右衛領袖王杲和他的兒子阿台屢次侵擾明朝的邊境,為明朝將軍李成梁所敗,建州的地方也遭到了屠戮。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和他的祖父覺昌安都死在這次戰役中。有心胸的少年努爾哈赤,一麵貌為恭順地接受李成梁的優恤和撫養,以取得他的歡心和信任,一麵暗中整理他父親和祖父的遺產;在僅留下來的十三副盔甲的武備基礎上,一點點地添置武器,終於起兵,殺死仇人尼堪外蘭,為他父祖報仇。他統一了建州的內部,向南發展由漁獵遊牧而從事耕種,發展了生產;同時團結內部,編成軍政合一的八旗製度,企圖向外進行攻略。努爾哈赤,這時在表麵上,對明朝仍然恭順地執行守邊的任務,明朝就晉封他為龍虎將軍。他接受了這一官銜,為著好從明朝所設立的馬市中,交換到大量物資,以充實其力量。

一六一六年(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征服了哈達諸部,勢力擴張到開原附近,東北女真族所在地區大部為滿洲吞並。努爾哈赤就在這一年自登可汗之位,建國號曰"金",(或作後金),建立年號紀元"天命"。一六一八年(萬曆四十六年)以七大恨告天誓師,脫離了明朝的羈絆,自此以後,就不斷地對明朝實行軍事侵擾。他所發出的七大恨牒文主要內容是:明朝無故地啟釁邊境,殺害其祖和父;用離間政策,助葉赫部族,以致其已聘之女,改適蒙古,不能互相通好;建州累世分守邊疆,明朝反驅逐其民,不能從事耕種等理由。明朝派遣楊鎬調集福建、浙江、四川、甘肅等地軍隊,四路出兵,進攻金國。努爾哈赤率領八旗兵,充其量也不過六萬人與眾多的明軍在薩爾滸山(興京附近)作戰,殺死了明朝的主將杜鬆,並戰勝了左右翼馬林、劉兩軍,終於使明軍全部潰散。努爾哈赤乘勝攻取開原、鐵嶺,又破蒙古喀爾喀部,吞並葉赫部,於是南攻撫順。一六二一年(明天啟元年)攻陷沈陽等地。努爾哈赤由興京遷都遼陽,又由遼陽遷都沈陽,後改稱"盛京",奠定了開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