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提法不科學。飲水機的加熱溫度一般為85℃~95℃,沒有達到沸騰的程度。但是長期加熱對水的活性會產生影響,因此加熱時間越長,水的活性越差,俗稱“老化水”,因此在長時間不飲用時,應關掉電源,除了省電,還能避免水活性的喪失。
3.加熱膽的材料導致有害物質析出
多數正規企業生產加熱膽所使用的材料是不鏽鋼,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不鏽鋼耐受的溫度遠遠高於沸水的溫度,因此不會有有害物質析出。而一些假冒偽劣產品使用的是不衛生材料,經熱水浸泡後,有害物質就可以被溶解出來,就會危害健康。
使用飲水機真正的健康隱患其實是二次汙染。每款飲水機都有5個與外界相通的部分,即兩個龍頭、進水口、空氣口、排汙口。飲水機的二次汙染主要是空氣中的粉塵攜帶大量的微生物、藻類等隨著空氣進入飲水機,特別是空氣口、排水口容易形成死角,微生物在此大量繁殖,同時也汙染桶裝水。
在國外,使用飲水機都有專業指導,必須定期清潔,2~3個月清洗一次。清洗時要找專業人員,自己清洗要使用專用的微酸性清洗消毒液。另外,飲水機裏的水要盡快用掉,特別是夏天,最好一周內用完。
小細節 好人生
自己動手給飲水機消毒的方法:
1.拔掉電源插頭,取下水桶,先打開飲水機後麵的排汙管,排淨餘水。然後,再打開所有飲水開關放水,放出飲水機內的剩餘水。
2.用鑷子夾住蘸有酒精的棉花,仔細擦洗飲水機內膽和蓋子的內外側。
3.把300毫升多功能的消毒劑溶解到2升左右的水裏,再倒入飲水機內膽裏,充盈整個腔體,浸泡10~15分鍾。
4.打開飲水機的所有開關,包括排汙管和飲水開關,排淨消毒液。
5.用7~8升清水衝洗整個飲水機腔體,然後打開飲水機的所有開關排淨衝洗的液體。
6.用蘸有酒精的棉花擦洗開關處的後壁,飲水機消毒完畢。
飲水機在消毒後,還可能有微量的消毒液殘留,所以應先放一杯水,聞聞有沒有氯氣味。如果有氯氣味,再放水,一直到聞不出氯氣味再喝。
洗衣不能大雜燴
洗衣機是現代家庭的好幫手,它具有洗滌、漂洗和脫水的綜合功能,節省了不少勞動力。但是,人們在使用洗衣機時,為了省事省時間,往往不加選擇地把各種內外、大小衣服混在一起洗滌。這種“大雜燴”的洗衣方法,既影響衣服的清潔度,又不符合衛生保健要求。那麼,“大雜燴”洗衣方法有哪些弊端呢?
首先是不容易洗淨衣服。各種要洗的髒衣服,其髒的程度並不一致,用洗衣機洗衣服是一種機械性的均勻的攪拌過程,不像手工洗那樣可以對衣服髒的部位重點搓揉。混雜洗滌時,比較髒的衣服就很難洗幹淨,尤其是衣服的領子、袖口等比較髒的部位,最不容易洗幹淨。
其次,混合洗衣服時還容易交叉感染傳染疾病。一般情況下,外衣被髒物感染的機會多,尤其是醫務工作者或病人,如果將衣服混洗,就有可能將外衣上的髒物、病菌沾染到內衣上去,引起感染致病。
另外,混洗時衣服深淺顏色會染色。有些深色衣服在洗滌時會落色到白色或淺色的衣服上,影響外觀。
洗衣機隻能將衣服洗幹淨,不具備消毒功能,如果采用“大雜燴”方法洗滌,就會使洗衣機變成傳播病菌的“工具”。
如何正確使用洗衣機呢?
1.根據衣服種類、髒的程度分類洗滌。深色衣服與淺色衣服,外衣與內衣分開洗。對比較髒的衣服應單獨放在洗衣機內用清水浸泡15分鍾,再開機攪動2~3分鍾,先除掉衣服上水溶性汙垢的一部分油脂。排放汙水後,再換清水加洗衣粉攪動。衣服的領子、袖口等比較髒的部位,可塗些肥皂用手工搓洗幹淨,然後開機洗滌。
2.胸罩、口罩、手帕、毛巾等物品,其清潔度的要求要比其他衣服相對高些,洗衣機洗滌不及手工搓洗好。這類物品宜單獨在洗臉盆內搓洗,既能洗滌幹淨,又可防止與衣服混洗帶來的交叉感染。
3.內褲、襪子不宜與其他衣服混洗。內褲是肛門排泌物最容易接觸的地方,往往含有致病菌,襪子上容易黏附黴菌等,放在洗衣機內混洗會交叉感染而致病,應盡量使用洗下身的盆或洗腳盆分開洗。
4.病人的衣服,尤其是患有腸道傳染病者,其換下的髒衣服必須經過消毒處理後單獨用盆洗滌,不能與健康人衣服混洗。
小細節 好人生
清除洗衣機汙垢可以用專用的清潔劑,根據洗衣機的使用年限,加適量的藥粉和溫水浸泡數小時後攪動,汙垢就能清除。
還可根據洗衣機的容量,將半瓶到一瓶食用醋,倒入洗衣機內桶,加溫水到3/4桶高,浸泡2小時,然後開動洗衣機轉動10~20分鍾將髒水放掉;加半桶清水和1/4瓶“84消毒液”,重新讓洗衣機轉動10分鍾後放掉水;最後用清水漂洗,洗衣機就可以洗幹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