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搭建物流平台,打造貨品通道——物流管理(1 / 3)

第一節物流管理工作要點

一、物流配送的功能要素

(一)備貨

備貨是配送的準備工作或基礎工作。備貨工作包括籌集貨源、訂貨或購貨、集貨、進貨及有關的質量檢查、結算、交接等。配送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戶的需求進行一定規模的備貨。備貨是決定配送成敗的初期工作,如果備貨成本太高,會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二)儲存

配送中的儲存有儲備及暫存兩種形態。

1.儲備

配送儲備是按一定時期的配送經營要求,形成的對配送的資源保證。這種類型的儲備數量較大,儲備結構也較完善,視貨源及到貨情況,可以有計劃地確定周轉儲備及保險儲備結構及數量。配送的儲備保證有時在配送中心附近單獨設庫解決。

2.暫存

(1)另一種儲存形態是暫存,是具體執行日配送時,按分揀配貨要求,在理貨場地所做的少量儲存準備。由於總體儲存效益取決於儲存總量,所以,這部分暫存數量隻會對工作方便與否造成影響,而不會影響儲存的總效益,因而在數量上控製並不嚴格。

(2)還有另一種形式的暫存,即分揀、配貨之後,形成的發送貨物的暫存,這個暫存主要是調節配貨與送貨的節奏,暫存時間不長。

(三)分揀及配貨

是配送不同於其他物流形式的、有特點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敗的一項重要支持性工作。分揀及配貨是完善送貨、支持送貨的準備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業在送貨時進行競爭和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說是送貨向高級形式發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揀及配貨就會大大提高送貨服務水平,所以,分揀及配貨是決定整個配送係統水平的關鍵要素。

(四)配裝

在單個用戶配送數量不能達到車輛的有效載運負荷時,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戶的配送貨物,進行搭配裝載以充分利用運能、運力的問題,這就需要配裝。配裝和一般送貨不同之處在於,通過配裝送貨可以大大提高送貨水平及降低送貨成本,所以,配裝也是配送係統中有現代特點的功能要素,也是現代配送不同於已往送貨的重要區別。

(五)配送運輸

配送運輸屬於運輸中的末端運輸、支線運輸,和一般運輸形態主要區別在於:配送運輸是較短距離、較小規模、額度較高的運輸形式,一般使用汽車做運輸工具。與幹線運輸的另一個區別是,配送運輸的路線選擇問題是一般幹線運輸所沒有的,幹線運輸的幹線是唯一的運輸線,而配送運輸由於配送用戶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線又較複雜,如何組合成最佳路線,如何使配裝和路線有效搭配等,是配送運輸的特點,也是難度較大的工作。

(六)送達服務

配好的貨運輸到用戶還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結,這是因為送達貨和用戶接貨往往可能會出現不協調,這將使配送工作前功盡棄。因此,要圓滿地實現運到之貨的移交,並有效地、方便地處理相關手續並完成結算,還應講究卸貨地點、卸貨方式等。送達服務也是配送獨具的特殊性。

(七)配送加工

1.在配送中,配送加工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過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戶的滿意程度。

2.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種,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於一般流通加工的特點,配送加工一般隻取決於用戶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較為單一。

二、產品包裝設計工作內容

1.包裝設計需要運用專門的設計技術,將物流需要、加工製造、市場營銷以及產品設計等要求結合起來綜合考慮,盡可能滿足多方麵的需要,具有較大的難度。在物流配送包裝的設計中首要考慮的問題是貨物的保護功能。包裝設計基本上決定了貨物的保護程度。但包裝設計不能忽視費用問題,過度包裝會增加包裝費用。包裝設計應正好符合保護貨物的要求;包裝的尺寸大小也會影響運輸工具和倉庫容積的使用率,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費用的因素。

2.包裝設計是依據商品的品質特性、性能特點,針對商品流通需要,對商品包裝進行的形體結構設計、原材料選擇和生產工藝方案的設計過程。包裝的基本功能是保護功能,同時,包裝設計還必須遵守兩項基本的原則:

(1)實用原則。實用性是指商品包裝必須具備使用價值的原則,即包裝必須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使用功能的確定,是根據不同種類、不同性質、不同形態、不同功能作用的商品確定的。商品包裝必須滿足商品物體不受損壞、不滲漏等基本要求,同時要有防震、防水、防汙染等功能。

(2)節約原則。節約性是指商品包裝在滿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前提下,體現節約,以此來降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配送成本。

在進行配送包裝設計時,要達到以下基本標準:

1.包裝形狀、規格、式樣規範。設計包裝形狀大小時應有統一尺寸,實行形狀式樣規範化,以有利於充分利用運輸工具和庫存容量,提高商品儲運的效率。

2.包裝牢固。商品在物流過程中,由於振動、衝擊或碰撞、擠壓及氣候環境的影響,容易發生破壞、損壞。為了有效地保護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形態穩定、不降低商品的價值,就需要選用合適的包裝材料,使包裝結構牢固結實、包裝體積和重量合理。

3.包裝製作簡便易行,有利於降低成本。包裝製作不能過於複雜,要設計合理,既能保護商品,又能達到節約包裝材料、使原材料耗用達到最小的目的,從而提高物流績效,降低成本。

4.包裝容器使用方便。包裝材料應與商品性質相適應,不致影響商品質量,包裝皮壽命與商品自然壽命相匹配。包裝造型,不論箱式、桶式都要考慮運輸裝卸、搬運、儲存、保管的條件和操作的方便,不能過重或過大,以免影響配送效率。

市場營銷管理製度表格流程規範大全三、配送中心作業工作流程

配送作業的具體內容包括:訂單處理、儲存、加工、揀選、包裝、配裝、送貨、送達服務等作業項目之間銜接緊密,環環相扣,整個過程既包括實物流,又包括信息流,同時還有資金流。

(一)訂單處理

1.配送業務活動是以客戶訂單發出的訂貨信息作為其驅動源。在配送活動開始前,配送中心根據訂單信息,對客戶的分布;所訂商品的品名、商品特性和訂貨數量、送貨頻率和要求等資料進行彙總和分析,以此確定所要配送的貨物種類、規格、數量和配送的時間,最後由調度部門發出配送信息(如揀貨單、出貨單等)。

2.訂單處理是調度、組織配送活動的前提和依據,是其他各項作業酌基礎。訂單處理是配送服務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配送服務質量得以保證的根本。其中,訂單的分揀和集合是訂單處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二)進貨

1.也稱備貨,是配送的準備工作或基礎工作,包括籌集貨源、訂貨或購貨、集貨及有關的質量檢查、結算、交接等。由於配送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集中不同用戶的需求進行一定規模的備貨。即通過集中采購,擴大進貨批量,從而降低商品交易價格,同時,分攤進貨運輸裝卸成本,減少備貨費用,取得集中備貨的規模優勢。

2.備貨是決定配送成敗的初期工作,如果備貨成本太高,將會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配送的功能也會大打折扣。

(三)儲存

1.配送中的儲存有儲備及暫存兩種形態。配送儲備是按一定時期的配送經營要求,形成的對配送的資源保證。

2.一般來說,其儲備數量較大,儲備結構也較完善,視貨源及到貨情況,可以有計劃地確定周轉儲備及保險儲備結構及數量。一些企業有時在配送中心附近單獨設庫以解決配送的資源保證。另一種儲存形態是暫存,是具體執行配送時,按分揀配貨要求,在理貨場地所做的少量儲存準備。由於總體儲存效益取決於儲存總量,所以,這部分暫存數量隻會影響到工作的方便程度,而不會影響儲存的總效益,因而在數量上控製並不嚴格。還有另一種形式的暫存,即是分揀、配貨之後,形成的發送貨載的暫存,這種暫存主要是用來調節配貨與送貨的節奏,暫存時間一般較短。

(四)加工

1.在配送作業中,配送加工這一功能要求屬於增值性活動,不具有普遍性。雖然如此,但通常卻具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

2.有些加工作業屬於初級加工活動,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將一些原材料套裁;有些加工作業屬於輔助加工,比如對產品進行簡單組裝,給產品貼上標簽或套塑料袋等;也有些加工作業屬於深加工,食品類配送中心的加工通常是深加工,比如將蔬菜、水果洗淨、切割、過磅、分份並裝袋,加工成淨菜,或按照不同的風味進行配菜組合,加工成原料菜等配送給超市或零售店。

(五)分揀、配貨

1.分揀。分揀是將物品按品種、出入庫的先後順序進行分門別類堆放的作業。

2.配貨。配貨是用各種揀選設備和傳輸裝置,將存放的物品按客戶的要求分揀出來,配備齊全,送入指定發貨地點。

3.分揀及配貨不僅是配送不同於其他物流形式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敗的一項重要支持性工作,它是完善送貨、支持送貨的準備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業在送貨時進行競爭和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說分揀及配貨是送貨向高級形式發展酌必然要求。有了分揀及配貨,就會大大提高送貨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