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數據說話,遠離“差不多”
在我看來,企業開展網絡營銷,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數據分析。正是由於缺乏數據分析,所以往往搞不清自己的錢花到哪裏了,哪些錢浪費了,哪些錢用到刀刃上了。多數中國企業不注重數據分析,更不懂得如何做數據分析。這就好比,做任何事情都講“差不多”一樣,“差不多”是個模糊詞,而且實際上往往差得很多。
故事
差不多先生傳
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人是誰?
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過別人談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因為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
他常常說:“凡事隻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時候,他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罵他,他搖搖頭說:“紅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嗎?”
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他說是陝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陝西。”他說:“陝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
後來他在一個錢鋪裏做夥計;他會寫字,也會算,隻是總不會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櫃的生氣了,常常罵他。他隻是笑嘻嘻地賠小心道:“千字比十字隻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遲了兩分鍾,火車已開走了。他白瞪著眼,望著遠遠的火車上的煤煙,搖搖頭道:“隻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可是火車公司未免太認真了。8:30分開,同8:32分開,不是差不多嗎?”他一麵說,一麵慢慢地走回家,心裏總不明白為什麼火車不肯等他兩分鍾。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醫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著東街的汪大夫,卻把西街牛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裏焦急,等不得了,心裏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吧。”於是這位牛醫王大夫走近床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點鍾,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隻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了這句格言,方才絕氣了。
他死後,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他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為一個懶人國了。(選自《胡適文集》)
數據分析,對企業規劃的製定和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做企業一定要懂得看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因為這是最基本的數據分析。做網絡營銷,同樣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了解互聯網。互聯網上,網民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動作都是可以檢測到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一定要懂得借用工具。比如,做產品定位、產品策劃,就要借用百度搜索。再比如,做婚前減肥,就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婚前減肥”,看有多少競爭對手,然後打開競爭對手的網站,分析他們的網站是如何設計和建設的,競爭對手的產品和營銷方案哪些地方值得借鑒。
做數據分析,最簡單易行的方式就是借鑒同行。我們可以專門在電腦上建一個word文檔,然後通過百度搜索行業關鍵詞,分析哪些是同行,哪些是競爭對手,把這些網站一一記錄下來。統計有多少同行企業在做同一款產品,哪些地方的人在做?這是通過百度搜索進行分析,借用的工具是百度的搜索引擎。
做數據分析,還要懂得使用IP代理軟件。IP代理軟件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可以幫你換IP。比如,你現在在西安做一款產品,想了解上海誰在做同一款產品,運用IP代理軟件就可以把IP換到上海,去找上海的同行。通過這款軟件可以了解同行的情況,然後借鑒同行的優勢和長處,避免和調整自己的劣勢和短處,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營銷策略。前麵我講網站的時候,始終在強調要懂得借力:借商家的力、借同行的力、借對手的力、借大平台的力。
二、做數據分析,選擇工具很重要
站長工具
這裏介紹一家常用的數據分析網站——站長工具。打開這家網站,把你想了解的對手的網站域名輸入這家網站,你就可以獲得這家網站記錄的你的競爭對手的一些數據資料。
比如,打開站長工具後,我可以了解某網站每天的實際流量是多少,都有哪些人來這家網站,網站的核心關鍵詞是什麼。以新浪為例,2015年4月,我在站長工具下麵的HTTP:\/\/後輸入“sina.com”然後點擊下麵的SEO綜合查詢模塊,就會跳轉到SEO綜合查詢的網頁,在“請輸入網站地址”後麵的方框中顯示為“sina.com\/”,然後點擊查詢(見圖6-1),就會發現ALEXA排名中顯示,新浪網的世界排名為6108,流量排名為7410,日均IP約為144000,日均PV(Page View,網麵瀏覽量)約為331200;SEO信息中,顯示新浪網的百度權重為6,一般情況下,最高的權重是10,而新浪網的穀歌權重為8,另外,新浪網的反鏈數為15967,出站鏈接為1,站內鏈接為5。通過這些數據,我能了解這個網站到底怎麼樣。
圖6-1 站長工具關於新浪網的SEO綜合查詢的截圖
站長工具正是通過第三方工具檢測到對手或者同行用了哪些關鍵詞,目前網站排名多少等信息的。同時,我們會看到其他一些信息。比如,我看到新浪網域名的IP竟然是美國的,同IP的有3個網站,相應時間為265毫秒。我還看到新浪網的域名創建時間是1998年9月16日,過期時間為2019年9月15日,還有新浪網站的備案號。
網站做好後,一定要盡快備案。備案是讓訪客信任你。如果你備案了,訪客就可以查到你的網站的備案情況。比如,北京新浪互聯網信息責任有限公司,審核是2015年4月。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站長工具看到百度、360、搜狗等搜索引擎對新浪網的收錄。
一般情況下,站長工具是一款非常好的了解同行或對手信息的第三方工具。通過站長工具,你可以了解到對手的基本信息,從而知己知彼,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百度指數
除了站長工具,還有一款百度指數。百度指數是關於某個關鍵詞網民搜索的頻率。這是百度的一款產品,域名是index.baidu.com。通過百度指數,我們可以知道在做百度推廣的時候,應該投放哪些關鍵詞,不該投放哪些關鍵詞;哪些關鍵詞搜索的人多,哪些關鍵詞搜索的人少。打開百度指數,我們可以在上麵搜索競爭對手可能使用哪些關鍵詞。這個網站的功能是讓我們檢測到目前網上哪些人比較關注什麼關鍵詞,或者是關注什麼產品。你會看到百度還有一個“移動趨勢盡掌握”的宣傳語,就是幫你把握最新動向。在移動互聯網上,你可以在智能手機上下載百度App,然後查看百度指數,它會推薦《爸爸去哪兒》《快樂大本營》等節目,功能很強大。
如何借助百度指數了解互聯網上大家比較關注的一些資訊呢?我們可以按照關鍵詞了解網民每天的搜索情況,同時可選擇不同地域進行對比。我們按關鍵詞來了解一下,百度指數上麵顯示:指數探索、行業指數、我的指數等等,信息比較全麵。針對中小企業,老板隻要了解一下百度指數通過哪些工具能實現搜索,然後提出要求,交給技術人員操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