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 蘭亭雅集(8)(1 / 1)

謝安向謝石道:“你可看清楚了。花道郎君之劍道不同於常人,陰柔精深,遠過於昔日的‘飄柔一劍’。”

謝石點頭。

支道林亦善武學,當下凝神觀舞。

諸葛鳳手中無物,乃揮臂為劍,與謝玄共戲於亭外。

忽而岩畔,忽而樹梢。

嫋嫋婷婷似幼女學扇。

隱隱約約又似達摩麵壁。

劍風寒。

劍氣深。

揮臂一指,萬山縱橫。

謝玄劍路開闊,大氣磅礴,以不變應萬變,非常剛猛。

旁外蘭花皆起舞,大放奇香。

二人騰挪揮灑,倏爾已過百招,勝負未分。

王羲之笑道:“二位且稍住,飲足美酒再舞不遲。”

二人相視一笑,各自收功翔下,攜手入亭。

諸友大為讚歎:“真高人也。”

謝玄稱遜:“吾不若祖生。”

諸葛鳳向謝安道:“吾非自炫,玄兄力猛,劍光所及恐傷生靈,吾惜蘭花嬌弱,故前往護之。”

支道林頌佛曰:“花道郎君真乃護花使者也,我佛慈悲,先渡此人。”

諸葛鳳一笑:“我若去了,天下名花無主矣。”

謝安莞爾:“放心放心,還有我在。”

二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座中顧愷之視王獻之曰:“如賢侄者已摧花無數,恐入阿鼻地獄。”

言畢暴笑。

王獻之肅然曰:“我為情死,我為情狂,又何傷焉?”

諸友見此子風流倜儻,坐擁雙美,出語輕狂可愛,皆向王羲之取笑道:“子敬如此風流,大似君之當年!”

王羲之竟似默認了。

諸友忍不住又大笑。

謝道韞暗睇王獻之,示意可稍稍收斂。

王獻之見嫂嫂目光嚴厲,看上去卻更美麗了,拉了拉二兄衣袖,心中又是一樂。

一蘭在手。

一山在心。

諸葛鳳向謝安道:“昔年我在雲嶺之南,仰見深山中茶花盛開,如火燒山,如龍泳川,一片輝煌。我本欲采花,見花如海,不知不覺悵然若失,不能采一枝。”

聽到此處,支道林慨然曰:“佛法亦如是!道多傷道,不如守一。”

王凝之冷冷一笑:“此為我道家精義,不想被佛門高僧盜去以為寶。”

支道林應聲曰:“道可盜,非常盜。”

王凝之回敬道:“佛非福,吾難服。”

眾人懶得理他二人鬥法,皆靜聽花道郎君講述奇聞。

諸葛鳳道:“我攀岩到茶花林中,升上樹頂,見滿目芳菲,如萬蝶齊舞。覺青春無限,垂手可得。那花一疊一疊,一浪一浪,層層奇英,處處夢景。我心喜悅,賞花三月方才回家,衣上異香經年不斷。”

謝安微笑,問此間蘭花如何?

花道郎君曰:“初嗅似幼女之清香,再嗅似少女之幽香,三嗅則熏香滿鼻,似新婦出浴也。

再嗅則無香,蓋佳人眠矣。”

眾人稱妙。

諸葛鳳當眾嗅花,陶醉自賞。

王獻之暗與桃葉姐妹一笑,對眾人道:“我亦時常覺得世間美女身上香味不同,本不能解,如今聽花道郎君講起,始知原因……”

謝安聞言一哂,看來他很有同感。

謝朗笑問:“何為花道?”

諸葛鳳肅然曰:“品花萬種,以芳吾心,此為花道。花為萬物之華,乃宇宙之元神,天地山川之瓊英。花開花落,一任其心。古來高潔之士皆好花也。”

不覺傲然道:“吾修花道而為‘花聖’,何愧於安石、右軍哉!”

王羲之朗然一笑:“我願世人皆成仙成聖,各享其美。”

謝安微笑。

諸葛鳳因憶舊年之約,與諸友一一飲遍,胸佩一支蘭,匆匆又離去。

去時香風冉冉……

拂林升嶺……

身下蘭花皆仰頭搖曳,大似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