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睡了一會又清醒了,屏退了宮中的人,問道:\\\"爹,你想好了沒有?\\\"

\\\"想什麼?\\\"

\\\"我死之後,爹立誰為儲君?老四德才兼備,可以考慮……\\\"

朱標自我感覺時日無多,早就提出了這一個最尖銳的問題,老爹卻避而不答。

朱元璋心中悲憤,語帶著哽咽:

\\\"你一天天淨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幹什麼?吃飽了撐的嗎?\\\"

朱標以頭撞床,\\\"兒子不孝,辜負了爹!兒子也想再多活幾年,可是老天不讓!\\\"

說完氣喘籲籲。

朱元璋也流下淚,\\\"標兒,為啥不讓咱替你死了呢?\\\"

說著一跺腳走了。

他實在不敢想,沒了朱標,這個國家還可以交給誰?

明朝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最製。

朱元璋精心布局,培養了朱標二十四年,如今卻……

不論再選誰為儲君,二十多年的布局都必須推倒重來!

這……

相當於重造大明啊!

朱元璋眼禁不住打了個寒戰。

鐵骨錚錚的漢子,午夜夢回時卻悽惶不已。

\\\"妹子,你說咱該咋辦啊?你說一句話啊!\\\"

沒了朱標,次子秦王朱樉是嫡長子。可是朱樉荒唐透頂,人嫌狗憎,怎麼挑得起這副擔子?

三子晉王朱棢有幾分才幹,但生性暴虐狹隘,不堪為人君。

四子燕王朱棣心機深沉才幹卓越,倒是個合適的人選,但前麵還有老二、老三,如果選老四,兄弟幾個遲早打起來。

立子不行,那就隻有立孫。

認真說來允炆其實並非嫡子,按禮法是不能繼承大位的,而且允炆根基淺薄,如何鎮得住那夥驕兵悍將?

允熥是無可爭辯的嫡子,可惜平庸懦弱,關鍵母家是常家。

常遇春的三個兒子平平無奇,不足為懼,但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驕橫跋扈不可一世,根本不是朱允熥可以駕馭的。

假如真選允熥,十有八九會發生外戚幹政的局麵,到時天下是姓朱還是姓藍都兩說。

朱元璋過去想為朱標找靠山,讓朱標娶了常遇春的女兒常蘭,而藍玉又是常蘭嫡親舅舅,視常蘭如已出。

因此,朱家、常家、藍家結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團,常遇春和馮勝又是姻親。

常藍兩家太強勢,允熥天然被排除在儲君人選之外。

回過頭來隻能選擇朱允炆。

太子繼妃呂氏母家從宋代起就是書香世家,朱允炆繼位,還可以獲得天下讀書人的擁護。但武勳肯定不樂意,指不定會搞事。

\\\"哎!隻能如此了,賊老天!\\\"

大好江山後續無人,朱元璋心如刀絞,輾轉反側到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睡著。剛閉上眼睛,就聽見朱標叫了聲:\\\"爹!\\\"

朱元璋騰地坐了起來,看見朱標一襲白衣,披頭散發站在麵前。

\\\"爹,我走了!你保重!\\\"

說著飄然而逝。

朱元璋伸手去抓,原來竟是一夢。

\\\"苦啊!\\\"

\\\"真苦啊!\\\"

\\\"咱就不該活這麼久的!\\\"

\\\"要是咱去年就死了,那該有多好啊!\\\"

一代梟雄禁不住老淚縱橫。

第二天上了朝,朱元璋看誰都不順眼,逮住誰都想凶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