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法則:優先製訂整體的進度計劃
管理者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整體計劃的製訂上,並且對每項主幹計劃的進度設定期限或跟進日期。重要的不是你有沒有設計執行的細節,而是有沒有針對執行環節的完善的考核計劃。
效能法則:計劃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和節約時間,而不是相反
如果一份計劃不但降低了管理效能,還浪費了每個參與者的時間,那它就是“危險的垃圾”,應該果斷丟棄。所有的成功計劃都應該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節約企業的時間。
授權法則:製訂授權計劃,並用製度管理授權
一個人幹不了所有的工作,所以管理者的授權計劃是什麼?沒有授權就沒有成功的管理。我們要發現得力的助手,然後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度,允許他們作出自己的決定——隻要不違背企業的整體目標。
會議法則:一切能使用電話或郵件代替的會議都應取消
取消不必要的會議,或者壓縮它們的時間。用嚴格的限製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否則無休無止的會議一定殺死企業的活力。
專注法則:保證自己的專注力,做事情有始有終
管理者要盡量完成一項工作後再開始另一項,切忌有頭無尾。我們的工作計劃也應該如此,並把這一原則教給所有的員工。
簡化法則:製定最簡單的工作流程,因為越高效的就越簡單
在計劃中要消除不必要的任務或者步驟。比如通過合並、撤銷來達到簡單的目的,讓工作流程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減小理解、學習和執行的難度,是我們做計劃的原則之一。
目標法則:要發現和製定獨特的目標,而不是跟隨別人
巴菲特說:“到其他人都投了資的地方去投資,你一定不會發財。”這表明,計劃的方向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你的計劃再嚴謹,也可能很難成功。
延續法則:計劃的目的是讓企業的成長具有延續性
簡言之,在做計劃時,上一個目標是我們下一個目標的基礎,而下一個目標則是上一個目標的延續。這要求管理者不能破壞企業的傳統,不能切割企業的昨天與明天的聯係,而應繼承發展企業已經擁有的基礎。
討論法則:最大限度地允許爭論,在討論中製訂最好的計劃
美國莊臣公司的總經理波克說:“隻有在爭辯中,我們才可能發現最好的主意,作出最好的決定。”這是因為一個人的視野總是狹窄的,需要跟眾人碰撞才能激發思想的火花,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主見法則:如果你的意見是正確的,就必須堅持主見
美國經濟學家韋奇說:“即使你已經有了主見,但如果有十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這充分說明了堅持主見有多麼困難。越是這樣,管理者就越要堅定自己的意誌。可以在討論時聽取任何意見,但決策時就要立場堅定,不可輕易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