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家風與黨風(1 / 1)

近日讀報,有兩則消息讓人感奮:一條是說河南內鄉縣公安局的警嫂們口袋裏多了一張由局長簽發的“特殊名片”,正麵寫著“為了全家的幸福,請時刻提醒你的丈夫”,背麵是該縣公安局推動廉政建設的具體措施——“一禁止、三遠離、六不準”禁令。至今,該局幹警已上交賄賂款物兩萬多元,拒收賄賂7萬多元。另一條則是河北清苑縣婦聯辦起了“賢內助培訓班”,許多黨員幹部的妻子走進課堂,學習“為妻之道”,還請專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感人的事例,引導她們幫丈夫挑擔子、補空子、出點子。

黨員幹部的家屬既當“賢內助”,又做“廉內助”,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對於黨員幹部來說,有一個“家庭紀委書記”,枕邊常吹“清廉風”,有助於他們廉潔自律,當好人民的公仆。

自古道:禍福之興,莫不本於全家。我閱史,得知曆史上有許多“廉潔夫人”相夫佐夫清廉為官的故事。比如明朝永樂年間,有人曾把銀子藏在瓜內,向刑部主事劉寧者行賄。事情被劉的妻子發覺,奏報於朝廷。明成祖下詔褒獎,有雲:“刑部主事劉寧者,平日廉信於妻,妻複能佐夫於義。”賞賜有加。劉寧者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廉吏,自然也有妻子的一份功勞。這則小故事也正說明,為官從政往往離不開來自家庭的支持。

在現實生活中,黨員幹部作風如何、品行修養怎樣,往往與家風有著密切的關係。家風不正,必然影響黨風。事實表明,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非法利益,千方百計拉攏腐蝕黨員幹部,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企圖從他們的家屬身上打開缺口。有鑒於此,作為黨員幹部,除了管好自己,還要管好自己的家屬,以防止“燈下黑”;同時,又要聽得進家人的逆耳忠言,不能以“你不懂”、“少摻和”之類的話一推了之。作為幹部的配偶,應爭做“廉內助”,以黨和人民事業為重,舍小家為大家,對丈夫在事業上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拖累;在感情上多一分溫暖,少一分埋怨;在生活上多一分關心,少一分苛求。民間有諺:妻廉夫禍少。可以這樣說,成千上萬幹淨幹事的黨員幹部,身邊常常有一位“廉內助”,而那些走向深淵的貪官,背後往往附著一個“貪內蛀”。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妻子是丈夫的廉政防線。黨員幹部要廉潔,自然離不開一位“廉內助”,而“家屬”們要想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更應謹記一句話:助“廉”為樂。

2002.4.10《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