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係統的完美運轉——企業收獲與退出機製(2 / 2)

或者還有一種情況,幹脆把它完全賣掉,不管不顧了。比如台灣地區最大的音樂製作公司的老板就是這樣,才48歲就退休了,搬到加拿大去住。他每天在加拿大種種菜,很悠閑地生活著。他在企業做得最好的時候把它賣掉了,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已經體驗過了從創業到成就、到創業巔峰大收獲的所有過程,他不希望擁有最後企業破產的經驗。這一點就很令人佩服。

還可以像下麵這個人一樣做。這個人在天津,是我們的一個學員,70多歲的老先生。把企業做到了五六個億,現在要來上企業家商學院。我問他:“為什麼要來學習?”他說:“沒辦法,老師,一個人太辛苦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的兒子不成材,女兒不成器,沒辦法跟上來,最後還得靠我自己,一直都是我這頭老牛在經營著這個公司。”一個企業,一年做6個億,可是還得自己幹,多可憐、多辛苦。後來我們組織去黃鳴的公司學習,他就跟黃鳴說起這個事。黃鳴告訴他,你現在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把公司賣給別人,一個是上市。上市之後讓社會幫你管理,通過領導層和管理層的更改來幫你管理這個企業。所以上市是某些人收成企業的一個做法。

一位年過半百的企業家奈傑爾,跟另外一位才30多歲的年輕企業家布萊恩達成了一項協議,要讓布萊恩加入公司擔任營銷副總裁。他們的協議中包括一個條款,就是允許布萊恩在5年之內用1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家公司。當時這家生產小餅幹的公司每年的營業收入是50萬美元,到了第三年年末,在布萊恩的努力下,公司獲得了50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並且大大提高了獲利的能力。所以他就通知奈傑爾,希望按照當時他們講好的協議來收購這家公司。但奈傑爾立即就把他炒了魷魚。布萊恩當時因為沒有其他任何收入來源,還得負擔家庭開銷以及支付40萬美元的房屋按揭貸款,而這個房子的市價已經跌落到27.5萬美元。布萊恩後來才得知奈傑爾為什麼要炒掉他,因為奈傑爾收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出價600萬美元收購他的公司的邀請,從而導致奈傑爾推翻了原來跟布萊恩達成的可以讓他用150萬美元收購的協議。

家族企業就是這樣,就算你賣給了別人,你的靈魂和底子都還在裏麵;而不賣的話,最後的結果更對不起你的家族企業,就隻有完蛋。上麵隻是一個案例,我們在經營企業時都希望我們最後絕不是一個人在那個台子上待著,而是要能夠為自己的企業做好規劃,這才是有效的收獲企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