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開掘之《楊門女將》
“文戲踏破台,武戲慢慢來”,婺劇的武戲之所以慢,因為有許多傳統的表演程式,譬如打仗前的起霸,據說一個“桃花霸”就有一百零八個動作,連成舞蹈,誇張劇烈,時間較長,起到一個鋪墊劇情和烘托氣氛的作用。
而蘭溪市婺劇團演出的《楊門女將》,確實做到了“武戲慢慢來”。之所以慢慢來,倒不是因為傳統的表演程式,而在“鬥誌鬥勇”的過程中,更加突出“鬥智”的過程,對“鬥勇”的結果則是點到為止、一筆帶過。
在《楊門女將》中,西夏賊將王文進犯三關,元帥楊宗保以身殉職。佘太君百歲掛帥,帶領楊家十二寡婦征西。王文初戰失利,憑著天險,堅守不戰,等待楊家將糧草斷絕,不戰而退。
在這種膠著狀態下,交戰雙方開始“鬥智”。佘太君夜探葫蘆穀(七分鍾)、穆桂英深夜進軍帳商議用兵計策(四分鍾)、佘太君升帳接受西夏戰書(十分鍾)、穆桂英深入葫蘆穀尋找棧道(十六分鍾),整個“鬥智”過程長達三十七分鍾。一旦“鬥智”過程結束,進入“鬥勇”階段,雙方將帥和士兵交戰,無非是比劃刀槍,隻有短短的七分鍾,隻有“鬥智”過程的一個零頭。可謂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啟示:文戲是婺劇的一條腿,武戲是婺劇的另一條腿。如何演好表現軍事題材的武戲?以往的做法大多是翻翻跟鬥、耍耍花槍、搖旗呐喊、地動山搖,比誰的跟鬥翻得多、誰的花槍耍得好,重在“鬥勇”的結果,缺乏“鬥智”的過程,難免浮淺和粗糙,缺乏耐看性。《楊門女將》重“鬥智”輕“鬥勇”、重過程輕結果的做法,為武戲文做探索了一條深度挖掘的新路。
起伏跌宕之《三女審子》
在現代偵探片中,喜歡層層推理,步步深入,由表及裏,撥去煙幕,揭示真相,情節跌宕起伏,穿插著很多懸念,吊人胃口,引人入勝。而地方戲往往以傳統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取勝,情節平淡老套,無非是“私訂終身後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最後來一個皆大歡喜的大團圓。戲才開了一個頭,觀眾就可以猜到大致的結局,八九不離十。而蘭溪市婺劇團演的《三女審子》,突破了傳統的窠臼,情節起伏跌宕、懸念層出不窮,可謂婺劇中的精彩“偵探片”,如果拍成電視劇,也毫不遜色。
《三女審子》演的是宋時金兵入侵,三關的頭關、二關失守,守將陳氏兄弟陣亡,其妻冰娘、韓素娘退守三關。途中冰娘之女和韓素娘之子丟失,為獵戶關義撿去撫養,取名關誌春、關誌萍。十八年後,金將薛裏花郎喬裝獵戶,化名汪文煥,混入三關,並拜三關守將陳旭及其夫人趙豔娘為義父、義母。關氏兄妹同時入關投軍,被汪文煥視為眼中釘。三個月後,冰娘欲收關氏兄妹作螟蛉。當晚,汪文煥盜得關誌春之箭,命旗牌射死陳旭,嫁禍關誌春。趙豔娘欲斬關誌春,冰娘、韓素娘阻攔,於是三女審子,開始進入正題。
關誌萍捉住旗牌,但旗牌受汪文煥威脅,反誣關誌春為幕後主謀。趙豔娘為汪文煥所蠱惑,不顧韓素娘提出的疑點,執意要斬關誌春。韓素娘立下軍令狀,要在三天內查出真凶。
韓素娘對汪文煥提出疑問,派人查探,苦於一時沒有證據。立軍令狀的第三晚,關義來到軍營,揭開關氏兄妹身世之謎。固執己見的趙豔娘仍執意要斬關誌春。韓素娘夜審旗牌,並賞酒,不料被狡猾的汪文煥下毒,反使去取酒的關誌萍成為疑凶。韓素娘通過種種蛛絲馬跡,認定汪文煥是奸細。汪文煥知道韓素娘已起疑心,派人送信前往金營,約其攻宋。韓素娘一麵派人截住送信人,一麵夜訪汪文煥,借飲酒與其周旋。通過一番智鬥,終於取得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