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信心澆開業績之花(1)(2 / 3)

當然,這事對於羅萍來說也是一次轉機。由於羅萍勇敢而機智地避免了一場危機的上演,受到公司領導的高度讚揚。不久,她就被升為店長了。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跟羅萍一樣,是個不起眼的小職員,但是羅萍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哪怕是小人物,隻要懷有信心,就能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幫助企業化解危機,甚至變危機為良機,給企業、給個人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一個人永遠不要高估了困難,卻低估了自己。隻要有信心,你就能贏得更多的成功機遇。

用業績證明自己的價值

一名優秀的員工不僅要肯做事,還要能做事;不僅要主動做事情,還要把事情做好,做出成績來。因為隻有做出了成績,我們才有更強的實力去整合資源、吸收外部力量,從而獲得更多的優勢。這又會反過來增加我們對未來的把握,從而提升自信的程度。可以說,在業績的影響下,信心與行動將實現互為因果的良性循環。

戴約瑟14歲的時候,在一個公司打雜,他一直夢想成為一個傑出的推銷員。

有一天下午,從芝加哥來了一個大客戶。當時是7月3日,他在7月5日便要動身前往歐洲,在動身之前他想訂一些貨。

這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辦好,但第二天7月4日正好是國慶日,是全國放假的日子,不過店主答應那天派一個店員來處理。普通訂貨的手續是,客戶先把各種貨物的樣品看一遍,選定他所想要的貨,然後推銷員把他訂的貨拿來再認真地檢查一遍。但是,這次被指派去做這一工作的那個年輕店員不願意犧牲他的假日來取貨,他為難地說,他的父親是非常愛國的,絕不肯讓他的兒子把國慶日這樣的節日浪費掉。這當然隻是托詞,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想去看球賽。

於是,戴約瑟對那個店員說,願意代替他做,結果沒過多久戴約瑟就成為公司正式的推銷員。在17歲的時候,戴約瑟便成為一個十分成功的推銷員了。

同是打雜的,戴約瑟之所以能夠迅速實現夢想,就在於他不僅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還在於他把這種信念轉化為行動。我們要建立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同樣需要這麼做。這期間,我們可能會碰到無數的困難,但隻要肯努力,終究會得償所願。

紐約首屈一指的毛織物批發商達勒·柯姆,有一年雇用了一名雜役,是一位叫喬瑟夫的少年。每天早晨6點鍾,喬瑟夫要到富蘭克林街的辦公室,在七點半辦事員來之前,把辦公室打掃整理好。除此之外,白天一整天,他都要為一名罹患慢性胃病的董事,來回不斷地送熱水。

當周薪被調整到五美元的時候,喬瑟夫申請推銷毛織物。

有一天,大風雪吹襲全紐約,就在這場大災難剛過不久,推銷員在中午時,紛紛趕回富蘭克林街的辦公室,爭先恐後靠到火爐旁,盡興地聊著天。

到了下午時,已經凍僵了的喬瑟夫,走進了辦公室。

“原來是董事先生上班了。”資深的推銷員諷刺地說。

“不過,我把今天應做的工作全做了。”他回答說,“在這樣的大風雪,我更加勤奮,而且這樣的日子,不會有競爭對手,所以給客人們看了更多的樣本,今天獲得了43件訂貨。”

於是,他立即被升為正式的推銷員,薪水也增加了。

喬瑟夫用自己的業績獲得了老板的重用,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在工作當中,我們要拿什麼證明自己?或者說,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給老板一個提升我們的理由?業績!無論是什麼行業,無論是什麼職位,業績才是硬道理。因此,員工要善於在工作中把業績最大化,這樣老板才能看到你的信心與能力,從而放心地把更多的資源和機會交給你。事實證明,這麼做不僅可以反過來增添我們的信心,還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從而實現自我的價值。

1994年初進微軟的唐駿沒能去他想去的市場部門,而成了微軟Windows NT開發組的程序員。那時微軟擁有像唐駿這樣的工程師不下萬人,但是他並未因此灰心喪氣,而是開動起了腦筋。

如何讓自己從這些工程師中脫穎而出呢?

他做的第一步是發現問題、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