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困難麵前敢亮劍,做一名職場勇士(1)(2 / 3)

拉爾夫和伍迪都是設計部的設計師。因為交易會的來臨,他們都接到了新的任務。這是兩個著名企業的展位設計,兩個公司都對設計標準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老板把兩個項目分別交給了拉爾夫和伍迪。

拉爾夫接手之後,感到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項目,不同以往,又沒有往例可以參考。但另一方麵,他又從心裏感到高興,因為他的內心對設計充滿了激情,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為了獲取新的靈感,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最後,他從海洋世界的紀錄片中獲得了靈感,並充滿激情地設計出美輪美奐的展位。老板和客戶都非常滿意。

伍迪看到客戶的要求,不由得抱怨起來:“怎麼可能呢?怎麼可能達到這樣的要求?簡直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於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伍迪覺得很煩惱並且失去了對設計工作的激情。他想,反正交給誰做都是一樣做不出來。於是,他仍按照以往較低的標準設計了這個展位。客戶看到初稿之後,大失所望,並明確表示,他們會考慮換另一家設計公司。這樣的結果令伍迪更為沮喪。

這個社會日新月異,沒有人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子,即使你能夠對你的明天有所把握,也不能對你的整個環境有更深入和更全麵的了解。其實,在你工作的每一個時刻裏,都充滿著“不可能完成”的某些任務。像這場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機就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了全球,帶給我們許多嚴峻的考驗。

這時候,有沒有信心的差別就體現出來了:沒信心的人認為這場危機是不可克服的,至少是自己挺不過這場危機;而有信心的人則認為這個冬天雖然寒冷,但終究會有辦法度過。在不同的心態影響下,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工作激情和能力肯定也是大不相同的。前者隻能成為危機的殉葬品,而後者則會成為受人尊敬的“職場勇士”。

別人抱怨困難,我們解決問題

在困難麵前,或許有人會說:我也想改變這一切,但就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受此思維影響,他們在碰到困難的第一刻不是想著如何分析得失、尋找方法,而是抱怨困難,甚至怨天尤人。這種狀態於事無補不說,還極大地損害了自己的職業形象。

誠然,在工作中會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甚至是無從下手的困難,但我們在抱怨之前不妨先想一想:那些已經有方法的人又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他們是一開始就想到方法的嗎?恐怕不見得,關鍵在於他們充滿信心,勤於思考。在有信心的人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不可克服的困難,隻要我們勤於思考,我們一定可以找到解決之道。因此,我們與其抱怨困難,不如靜下心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給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我們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國有長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幾米高的海浪,我們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麼名勝古跡都沒有,要發展旅遊事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李光耀看過報告,非常生氣。據說,他在報告上批了這麼一行字:你想讓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陽光就夠了!

後來,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花植草,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城市”,旅遊收入連續多年位列亞洲第三。

在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地發展旅遊,有的人覺得這是一項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在李光耀這種充滿信心的人看來,“不可能”隻是弱者逃避困難的借口。隻要肯思考,方法總比困難多。因此,在困難麵前,我們永遠不要失去信心,而要一如既往地迎難而上,用智慧的頭腦與勤勞的雙手去解決一切難題。別人抱怨困難,而我們解決問題。對於企業來說,充滿信心、勤於思考的員工永遠是最有價值的人。一個充滿自信、勤於思考的人,不管走到哪裏,都會是受老板青睞的人,因為他能真正解決問題。

美國實業家羅賓·維勒的成功秘訣是“永遠做一個不向現實妥協的叛逆者”,他使無數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以前他經營一家小皮鞋廠時,曾用獎勵的辦法讓工人們提供創意設計新款的鞋樣。產品上市後,頗受歡迎,他的廠子也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