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紅海”,信心就是競爭力
今天,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日益加快,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眾多競爭對手擠在一個狹窄的市場空間裏,分食一塊奶酪,產品的整體利潤和單品利潤都在不斷下降——我們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利潤微薄的“紅海”。如今,這種趨勢將隨著金融危機的全麵到來而有增無減。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高科技產業,無論是企業管理者,還是普通的打工仔,大家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然而,正如柏拉圖所說的,“耐性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在生活和事業上碰到挑戰或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失去了繼續奮鬥的信心和勇氣。在這些困境麵前,缺乏信心的人往往達不到成功的終點,隻有信心堅定的人才能夠品嚐成功的喜悅。俗話說,“笑到最後,才是笑得最好”,一個人隻有充滿信心,不因逆境和挫折而輕易放棄,這樣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決勝紅海,我們靠的就是信心!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是當今世界汽車工業三大巨頭之一,它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終充滿信心。
20世紀20年代,豐田喜一郎選擇了汽車製造業。他到美國學習以後,回到日本名古屋試製。由於準備不足,豐田喜一郎失敗了,但他並未因此喪失信心,而是決定堅持下去。
豐田喜一郎分析了失敗的原因。當時日本落後的工業無法製造引擎,為了突破這一難關,他開始自行設計引擎,並製造出來。有了引擎,他開始製造汽車。從1933年到1936年,他造出了日本第一輛卡車和第一輛公共汽車。投放市場以後,因油耗高、噪音大、速度慢而市場反應不佳。
麵對又一次的失敗,豐田喜一郎沒有不灰心,決定再試一次。日本對外侵略戰爭開始以後,軍隊需要大量軍用卡車,這為豐田喜一郎提供了機會,他開始生產軍用卡車。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戰爭結束,豐田喜一郎隻好停止生產軍用卡車,當時日本經濟嚴重衰退,民用汽車很難賣出去,豐田即將破產。麵對這一次挫折,豐田喜一郎喪失信心了嗎?沒有!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事情一定會有轉機的。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向日本購買卡車,豐田喜一郎迎來了又一次發展機遇。
20世紀60年代,豐田開始試著進入美國市場。但剛一進入,就遭到慘敗。皇冠轎車馬力不足,根本無法在美國的高速公路上行駛。是否就此止步?是否就此放棄整個計劃?豐田決定堅持下去。豐田說,即使公司隻在美國登記也好,哪怕隻賣出50輛或100輛也行。這一堅持就是7年。豐田公司花了7年時間才推出第一輛在美國銷售成功的汽車。
現在,豐田已經走過了80多年的曆程。在這艱難的歲月中,在任何一次需要堅持的時候,如果喪失信心了,世界汽車工業三大巨頭之一的頭銜就會與豐田無緣了。
阿裏巴巴集團的主要創辦人、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雲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見不到後天的太陽。”為什麼這些人見不到後天的太陽?原因無他,他們喪失了信心,放棄了努力與堅持。很多時候,市場競爭就是信心的競爭,看誰更有毅力堅持下去,咬牙挺住了,勝利就可能屬於你。
如今,麵對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我們也要有堅持到底的信心,勇敢地拚搏下去。一切正如富蘭克林所說的:“有耐心的人,無往而不利。”隻要相信自己,相信明天,發揚堅持到底、絕不言棄的精神,企業就能把握每一次機遇,擺脫困境,迎來經濟複蘇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