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如何與自己相處(2)(3 / 3)

一個人之所以會形成外部評價體係,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歡控製他。父母太喜歡使用口頭獎懲、物質獎懲等控製孩子,而不去理會孩子自己的動機。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記了自己的原初動機,做什麼都很在乎外部的評價。上學時,他忘記了學習的原初動機——好奇心和學習的快樂;工作後,他又忘記了工作的原初動機——成長的快樂,上司的評價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樂和痛苦的源頭。

切記:外部評價係統經常是一種家族遺傳,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從現在開始培育自己的內部評價體係,讓學習和工作變成“為自己而玩”。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謬以千裏。

——《易》

)第十節 鐵釘、戰馬與王朝

在英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缺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

掉了一隻馬掌,失去一匹戰馬;

失去一匹戰馬,損了一位騎兵;

損了一位騎兵,丟了一次戰鬥;

丟了一次戰鬥,輸掉一場戰役;

輸掉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

同所有民間諺語和歌謠一樣,這首歌謠也是源自於社會生活當中,它反映的是戰場上的一個真實事件,而且這首歌謠還以極其生動和簡潔的形式幾乎十分完整地敘述了那場戰爭。

那是在1485年,當時的英國國王到波斯沃斯征討與自己爭奪王位的裏奇蒙德伯爵。決戰馬上就要開始了,戰鬥雙方劍拔弩張。

他們都知道勝敗將在此一舉,他們當中總有一方要戴上大英帝國的王冠,而另一方則隻能淪為階下囚。

決戰開始的前一天,國王責令全軍將士都要嚴整軍容,並且要把所有的戰鬥工具調整到最好的狀態。比如,確保足夠的盾牌和長矛數量,使自己的鋼刀更加鋒利,以及使自己的戰馬更加勇往直前等。一個叫傑克的毛頭小夥子在這場戰役中擔任國王的禦用馬夫。

他牽著國王最鍾愛的戰馬來到了鐵匠鋪裏,要求鐵匠為這匹屢建奇功的戰馬釘上馬掌。

釘馬掌隻是一件小活兒,卻因最近戰事頻繁,鐵匠鋪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所以鐵匠對這個年輕的馬夫有些怠慢。身為國王的馬夫,傑克當然容不得對方的這種輕視態度,於是他端著架子對鐵匠說:“你知道這匹馬的主人是誰嗎?你知道這匹戰馬將要立下怎樣的戰功嗎?告訴你,這可是國王的戰馬,明天國王就要騎著它打敗裏奇蒙德伯爵。”鐵匠再也不敢怠慢眼前的小馬夫了,他把馬牽到棚子裏開始為馬釘馬掌。

釘馬掌的工作其實很簡單,這個技藝嫻熟的鐵匠不知道已經為多少戰馬釘過馬掌了。但是今天,就在為國王的禦用戰馬釘馬掌的這一刻,他卻感到了為難,原來他手中的鐵片不夠了。於是他告訴馬夫需要等一會兒,自己要到倉庫中尋找一些能用於釘馬掌的鐵片。可是馬夫傑克卻很不耐煩,他說:“我可沒有那麼多時間等你,裏奇蒙德伯爵率領的軍隊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們逼進,耽誤了戰鬥,無論是你還是我都承擔不起責任。”看到鐵匠愁眉苦臉的樣子,他又說:“你可以隨便找其他一些東西來代替那種鐵片嗎?難道在你偌大個鐵匠鋪裏就找不到這樣一些東西嗎?”傑克的話提醒了鐵匠,他找到一根鐵條,當鐵條被橫截之後,正好可以當成鐵片用。

鐵匠將這些鐵片一一釘在了戰馬的腳掌上。可是當他釘完第三個馬掌的時候,他發現又有新問題出現了——這一次是釘馬掌用的釘子用完了。這不能怪鐵匠儲備的東西不夠豐富,實在是戰爭中需要用的鐵製工具太多了。鐵匠隻好再請求馬夫再等一會兒,等自己砸好鐵釘再把馬掌釘好。馬夫傑克實在是等不及了,讓鐵匠再湊合湊合得了,鐵匠告訴他恐怕不牢固,但馬夫堅持不願意再等了。這匹戰馬就這樣帶著一個缺少了釘子的馬掌離開鐵匠鋪,載著國王衝到了戰鬥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