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不會有危險?”朋友擔心地說。
“當然,飛行當然有一定的危險,但是飛機上設備齊全,安全專家已經把所有可能的意外都想到了,而且我們會選擇有益於飛行的天氣進行訓練。所以,一般來說,還是很安全的。”
“可是,萬一那些安全設施失靈了怎麼辦?”
“不會那麼巧。就算安全設施失靈了,還有應急措施呢。即使一切都失靈了,還可以跳傘自救。”
“跳傘也挺讓人擔心的啊。我們做別的事都允許失敗,失敗了還可以重新再來嘛,可是這跳傘就不一樣了,它隻能成功,一旦失敗可是以性命為代價啊。你能保證你跳的每一次都一定有把握嗎?”
飛行員覺得這個朋友也太多慮了,就開玩笑地說:“草原上多的是幹草垛,就算跳傘失敗了,我也會想辦法落到幹草垛上去的。”
“怎麼能夠正好落上去呢?天空那麼大,草垛那麼小。再說了,牧民們都愛用糞叉挑草,如果幹草垛上碰巧插了一把糞叉,那可危險了,糞叉都是又尖又利的。”
“草垛那麼大,我也不一定就正好落到糞叉上啊。”
“就算是萬一,那到時候可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了。”
“就是有萬一,這所有的不幸也不會都讓我攤上吧?”飛行員聳聳肩。
……
故事啟示
看了這位飛行員和他朋友的一問一答,不由得會笑他的這位膽小的朋友。從他的擔心疑問中可以發現,他對待事情的態度是,習慣性的一概回縮躲避,這就讓我們想起了生活在大海裏的章魚。章魚沒有脊椎,所以能夠把自己70磅重的身體自如地縮小,藏在海螺的殼裏。一旦有其他魚類經過,它便能夠從自己的完美偽裝中出來,用毒液將比自己身體還要龐大的魚麻醉,然後吃掉它們。這種本領讓章魚成為很多魚類的克星。人們為了捕捉章魚而又不被它的毒液所傷,就巧妙地利用了它見到小型物體就鑽的這一特性。人們準備了很多瓶子,投到海裏章魚經常出沒的地方,很容易地就捕捉到了它。而章魚之所以無法逃脫,是因為人們準備的瓶子口徑很小。章魚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身體縮小,而最終成為人們的獵物。我們自己的心靈也是一樣的,如果隻知道一味回縮,不能輕鬆開闊,生命的活力也就被禁錮了,我們就變成了自己心靈的囚徒。
惱怒將理智的燈吹熄,所以在考慮解決一個重大問題時,要心平氣和,頭腦冷靜。
——英格索爾
)第四節 非洲野馬之死
在非洲草原上,生長著鬱鬱蔥蔥的植物和種類眾多的讓人吃驚的動物。可是如果和一些喜歡大自然的人在那裏住一段時間的話,會感到受不了。這不僅僅是因為那裏天氣的酷熱難耐,更多是因為人們難以忍受那些無處不在的、以吸血為生的小動物。
有一種叫吸血蝙蝠的小動物在非洲草原上隨處可見。它小得有些不起眼,不過吸血的本領卻一流,據說每年死在吸血小蝙蝠嘴下的野馬不計其數。體格龐大的野馬怎麼會死在吸血小蝙蝠嘴下呢?
難道小小的蝙蝠竟然能使野馬因失血過多而死嗎?
帶著一連串的疑問,一批馬上就要畢業的大學生來到了非洲草原,他們想要了解野馬究竟是如何死於吸血小蝙蝠嘴下的。他們將幾十部特製的微型攝像機放到了野馬出沒的地方,經過幾天的跟蹤拍攝,大學生們終於看到了野馬與吸血小蝙蝠“搏鬥”的全過程。
吸血小蝙蝠輕輕地附在野馬腿上,然後用鋒利的牙齒迅速刺破野馬腿上的一塊皮膚,同時開始將尖尖的嘴伸到傷口處用力吸血。
感到疼痛的野馬迅速踢腿、狂奔,可是任憑野馬怎樣劇烈運動,吸血小蝙蝠都不肯放棄,仍然將嘴埋在那裏用力吸血。野馬越是劇烈的運動,傷口處的血就越是往外湧,這會吸引更多的吸血小蝙蝠。
當越來越多的吸血小蝙蝠飛來的時候,野馬仍然不停地奔跑,使勁用力踢踏腳下的植物。吸血小蝙蝠們終於吸得肚皮鼓鼓地飛去,可是野馬卻被它們折騰得憤怒至極,到處橫衝直撞,簡直就像發了瘋一樣不住地奔跑,最後終於在精疲力竭中死去。
當這些大學生反複對這些影像資料進行分析,又結合吸血小蝙蝠的吸血量和野馬的體格特征進行深入研究,結果他們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吸血小蝙蝠吸取的血量對於野馬來說其實是微不足道的,真正使野馬死去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失去的這些鮮血,而是野馬在被小蝙蝠襲擊之後的暴怒和劇烈運動。也就是說,如果野馬能夠按捺住怒氣,不理會吸血小蝙蝠的襲擊,任憑小蝙蝠吃個飽,它也不會失去多少血,更不會因此喪命。
故事啟示
麵對強敵,我們常常依靠勇氣和毅力來喚醒無盡的潛力,最終獲得勝利的往往是自己;可是當麵對微不足道的小事時,我們往往不能沉著冷靜地處理這些紛擾,結果被這些瑣事擾亂了自己的心緒,進而影響了工作狀態,最後破壞了我們原有的寧靜生活。因此,當我們遇到這種紛擾瑣事時,我們要首先戰勝自己,克製自己的負麵情緒,冷靜地分析問題,並理智地解決掉它們。
管理者,先管好你自己!“率先垂範”這種精神,乃是人們處理好相互關係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