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們就決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問說:
“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另一個笑著回答說:
“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裏的深處,那裏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故事啟示
有位名人說過:“如果想交朋友,請睜開你的雙眼;如果想留住這個朋友,那請你再閉上一隻眼睛。”當你和某人成為朋友,說明你們具有共同之處,或是思想或是興趣愛好。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無暇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果對於朋友的一些小缺點不是包容而是過於苛責,豈不是因小失大,很有可能失去一位朋友。
日常生活中,即使最好的朋友之間也難免有摩擦。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該閉上一隻眼睛,多一些包容和諒解呢?一味的爭執隻會讓事情變的越來越糟。別讓衝動控製了你的行動,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事實上,有時朋友對自己的傷害或許是無心的,而那些幫助確是真心實意的,讓我們忘掉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真心的幫助,你會發現世界上有很多真心的朋友。
世間最偉大的真情莫過於母愛。
——高爾基
)第二十一節 周豫煮鱔魚
中國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讀書人。有個朋友送了生猛海鮮給他,正是他最嗜吃的鱔魚。剛巧這一天閑來無事,周豫一時技癢,便想親自動手,試試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藝,好好地將這些朋友送來的鱔魚,煮上一鍋清燉鱔魚湯來嚐嚐。
周豫將魚放入鍋中,隻見那些鱔魚仍自由自在地在鍋裏遊著。在鍋底下用小火緩緩加熱,水溫逐漸變高,鱔魚在鍋中絲毫不覺水溫的變化,慢慢地就會被煮熟,這就是周豫過人的廚藝所在。據說,用這方式煮熟的鱔魚,因為不會經曆被殺的過程,沒有掙紮,所以它的肉質也就不會緊繃,相對地口感自然好上許多。
隨著那一鍋湯慢慢煮沸了,周豫將鍋蓋掀起來看看,卻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鍋中有一條鱔魚的身體竟然向上弓起,整個腹部都向上彎了起來,露出在沸湯之外,隻留頭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湯水之中,一直到它死了,身體猶然保持彎起的形狀而不倒下。
周豫看到這種情形,心中感到十分好奇,便立刻將這條形狀奇特的鱔魚撈出湯中,取了一把刀來,將鱔魚彎起的腹部剖開來,想要看個清楚,它究竟是為何,需要如此辛苦地將腹部彎起。在剖開的鱔魚腹中,周豫驚奇地發現,那裏麵竟藏著滿滿的魚卵,數目之多,難以計算。原來這條母鱔為了保護肚子裏的魚卵,情願將自己的頭尾浸入沸湯之中,直至死亡。護子心切而將腹部彎起,得以避開滾熱的湯水。
周豫看到這一幕,呆呆地不知在原地站了多久,淚水禁不住地潸潸流個不停,尋思鱔魚舍命護子,自己對母親,卻仍於孝道有虧。周豫感慨之餘,發誓終身不再吃鱔魚,並對母親加倍地尊敬與孝順。
故事啟示
親情,特指親人之間的那種特殊的感情,不管對方怎樣也要愛對方,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甚至無論善惡。親情的定義就是人們渴求為親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親情古今中外是永恒不變的,在親情慈暉滋潤下,不論是西方,或者是東方,都洋溢著幸福與溫馨。
有些時候,我們也許能夠長久地跟一位普通朋友相處好,但卻不能與自己的親人和睦相處,這或許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看待親情而造成的。
“愛之深,責之切。”天下父母無不如是。而為人子女者,卻很少能體會父母這至深至愛之情。犯了錯,不能接受父母的教誨,反而陽奉陰違。其實知恥近乎勇,改過遷善不是羞恥,這需要極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不懂得體諒和感恩,就失去了愛父母的感情基礎。試想,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又怎麼可能愛事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為了子女窮其一身之力,隻要是有益於孩子的或孩子需要,父母都傾心竭力地給予。父母的愛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付出。因此,我們更應感念父母不厭其煩的教導、成就我們的良苦用心。
感恩和孝敬父母其實也是在成就自己。真正能感懷的親情就是體諒、深愛親人,將自己奉獻給一生的親人。永遠不要漠視親情,不要忽略你的親人。漠視親情,你就會成為一個怪物。忽略親人,你將失去最寶貴的人生財富。珍惜你的家,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上路,你才會越走越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