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啟示
這個故事看起來有些傳奇。仔細想想,卻在情理之中。俗話說得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金小姐因為自己的善舉得到了以後她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收獲,從而挽救了自己的公司。當你在“不小心”幫助他人的時候,機遇說不定就偷偷降臨在你的身上。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一種平等互惠的關係,也就是說,你對別人怎麼樣,別人就會怎麼樣對你。你幫助我,我就會幫助你。正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一個人隻有大方而熱情地幫助和關懷他人,他人才會給你以幫助。所以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你自己首先必須幫助別人。
我們應該時時伸出熱情的手,時時幫助和關懷別人,因為我們的幫助,不僅能助人一臂之力,而且能給對方帶來力量和信心,使他們有更大的勇氣去戰勝困難。特別是當一個人遇到挫折,處於逆境之中時,如果我們能熱情相助,那將猶如雪中送炭,別人也定會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激。“危難之中見真情”,很多人在受到別人真誠的幫助後,總能以更真誠的感激報答別人。
相信別人是一種幸福,被人相信是一種責任。
——佚名
)第十節 信任
一個勞改犯人在外出修路時,撿到了1000元錢,不假思索地交給了警察。可是,警察卻輕蔑地對他說:“你別來這一套,用自己的錢變著花樣賄賂我,想換資本減刑,你們這號人就是不老實!”
囚犯萬念俱灰,心想這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相信他了。晚上,他越獄了。
亡命途中,他大肆搶劫錢財,準備外逃。在搶得足夠的錢財後,他乘上開往邊境的火車。火車上很擠,他隻好站在廁所旁。這時,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進廁所,關門時卻發現門扣壞了。她走出來,輕聲對他說:“先生,你能為我把門嗎?”
他一愣,看著姑娘純潔無邪的眼神,點了點頭。姑娘紅著臉進了廁所,而他像一位忠誠的衛士一樣,嚴密地把守著門。
在這一刹那,他突然改變了主意。下一站,他下車到車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故事啟示
一句話可以殺人,一句話也可以救人。殺人或救人,取決你對他人的信任。在這個世界上,信任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東西,沒有人能夠用金錢買得到,也沒有人可用利誘和武力爭取得到。它來自於一個人的靈魂深處,是火災靈魂裏的清泉,可以挽救靈魂,讓心靈充滿純潔和自信。
信任是架設在人心的橋梁,是溝通心靈的紐帶,是震蕩情感之波的琴弦。警察對犯人的不信任,使得犯人萬念俱灰,自暴自棄,最終越獄逃跑;一位姑娘對犯人的信任,卻使犯人良知頓回,幡然醒悟,決心認罪。信任的力量是多麼的巨大啊!它可以在別人心中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哪怕對方是個十惡不赦的歹徒。善良的人們,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對別人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寬容,我們的世界不是會更美好嗎?
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
——歐文
)第十一節 學會諒解
一天,一個年輕的猶太媽媽帶著兒子去拜訪朋友。在公共汽車上,一位背著大包的青年擠進了車廂,媽媽被大包撞到了一邊。
兒子關切地問:“媽媽,你沒事吧?”同時,他惱怒地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
年輕的媽媽看著兒子,說道:“可不能這麼說,這位叔叔不是故意的。”這時,那位青年也連連向她道歉。兒子聽到這些,慚愧地低下了頭。
幾天以後,媽媽早早下了班,她騎著車子來到學校,準備接兒子回家,結果發現兒子的手破了皮,血一滴滴往下流。媽媽心疼極了,趕快找來一些紗布,將他的傷口包好。然後就去問老師是怎麼回事,老師也很納悶,因為她既沒有看到他來報告,也沒有聽到他哭過。
媽媽不解地問:“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
他笑著說道:“媽媽,小朋友不是有意弄傷我的呀!為這事,他已經深感不安了,如果我再去告訴老師,他會更加自責的。”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他摸著兒子的頭說:“好孩子,你已經學會了諒解別人。”
故事啟示
人是麻煩的集合體。生活中,我們除了要承受工作上的壓力,同時也要擔負起家庭的責任。我們隻有將對工作和家庭的關注程度合理地協調統一在一起時,才會使自己在外努力奮鬥時能有一個安定和睦的家庭作為自己力量的來源,在內照顧家庭時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