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競爭對手比作是“狼”,你就得“與狼共舞”,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也變成“狼”,然後變成比“狼”更“狡猾”的“狐狸”。
——佚名
)第十一節 屠夫遇狼
從前有一個屠夫在市場賣肉。有一天天色漸黑,屠夫挑著擔子從市場上回家。肉都賣光了,竹筐裏隻剩下一堆骨頭。
在經過一片荒丘的時候,他聽見背後有沙沙的聲音,回頭—看,有兩隻餓狼瞪著綠眼睛,呲著白牙,不緊不慢地跟著他。屠夫走,狼也走;屠夫停,狼也停。
屠夫嚇得心驚肉跳,連忙從竹筐裏丟出幾根骨頭,想把餓狼打發走。誰知一隻狼啃著骨頭停下來,另一隻狼仍然尾隨不舍。屠夫又丟出一根骨頭,這隻狼低頭大啃,後麵那隻狼又舔著嘴巴追上來。可是沒過一會兒,骨頭就丟完了。兩隻狼看見屠夫不再扔骨頭了,又並肩緊跟在他的後麵。
屠夫急得渾身冒汗,唯恐狼從兩麵夾攻,腹背受敵,可能就沒命了。他急忙向四周打量,遠遠看見田野上有個打麥場,場上堆著高高的麥垛,像小山一樣。他慌忙奔過去,背靠麥垛,扔下擔子,手裏舉起明晃晃的割肉刀。
這一下,狼不敢輕舉妄動,隻好鼓著凶貪的眼光盯著屠夫。相持了好一陣,有一隻狼仿佛等不下去了,調轉屁股遠遠走開了。另一隻狼蹲在地上,好像疲倦似的,慢慢合上眼睛,神態悠閑,打起瞌睡來了。說時遲,那時快,屠夫看到狼沒有防備,唰地跳起來,衝到狼的跟前,一刀劈中狼頭,又接連幾刀,結果了這隻狼的性命。
屠夫鬆了口氣,轉身回去拿擔子剛想要走,忽然發現麥垛裏麵有東西在輕輕動彈。他悄悄繞到麥垛後麵定睛一看,原來是先前走開的那隻狼正悄悄地拱進麥垛,身子已經進去一半了,隻露出半截屁股在外。屠夫放下擔子,急忙上前,奮起一刀,將狼劈做兩截。
屠夫這時才醒悟過來:原來一隻狼佯裝瞌睡,誘他麻痹,為另一隻狼做掩護;另一隻狼則假裝遠去,其實想拱進麥垛,從背後咬住他,多麼狡猾啊!
故事啟示
商場如戰場。商場上的每一位競爭者都是不可小視的,一旦自己出現一點點失誤,競爭對手就會敏銳地抓住機會給予自己沉重而致命的打擊。輕視敵人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別看表麵靜如平鏡,實際暗流湧動。在如此激烈的環境下,就要求我們應有龐大的信息收集和反饋係統,迅速更新信息,時刻掌握競爭對手的動態,充分了解競爭對手;我們要具備科學嚴謹的戰略製定機製,可以使我們在競爭對手改變行動方針時迅速做出有效的應對策略,使我們的決策做到快、狠、準。
競爭者就如同故事中的狼,狼天生就是一名優秀的獵手,善於在對方弱點暴露時進行攻擊,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不輕易出手,出手必是殺招,給予獵物致命傷害。競爭者有時會放出各種迷惑我們判斷的煙霧彈,偽裝自己真實的意圖,來誘導我們進入他們所設定的範式當中,錯失決定成敗的關鍵機會。
我們應警惕競爭對手,但更要清楚自己的實力,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自己能力範圍以內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敵人是凶惡而狡猾的,與對方周旋,必須萬分機警,不可掉以輕心。
合作是一切團隊繁榮的根本。
——美國自由黨領袖大衛·史提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