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潛龍篇(17)(3 / 3)

“那便是敵人的帥旗吧。”艾納海心裏猜測著。他翻身下馬,獨自牽著韁繩迎了上去……

絕 地

慘烈的殺戮在山穀中持續著,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吼聲回蕩在空曠的峰巒之間。紅色的鮮血從一具具屍體的創口中流出混進了地上的塵血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凝固起來變成黑紫色的凝塊。刀劍早已落地,長槍早已折斷,原本潔白素淨的天地此刻卻成了人間的地獄。

戰鬥到了此刻,陣形的對攻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效用了。隻聽著聖龍軍陣內將軍的一聲怒吼,聖龍軍的步兵隊放棄了集結起來的陣形,而以自身的力量同迎麵而來的羅爾帝國軍士兵爭鬥在一起。

一聲慘號,一陣呻吟都代表著一條生命正無可奈何地步向死亡的門檻。風在呼嘯,彌漫在空氣裏的冰冷寒意卻無法凍結雙方士兵心頭的怒火。為了什麼芽為國,為情,為義……他們自己也不甚了了。然而他們都清楚地明白一點,麵對眼下的情形,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在一切都拋之腦後的情況下,生與死不能共存的矛盾,是最直接、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理由了。

一方的士兵不斷地退卻,人也不斷地倒下。他們士氣越來越低落,大有雙目一閉任人宰割的樣子;而另一方的士兵則不斷湧上,人雖有傷亡但和頹敗的一方比較起來,那簡直是不成比例的。他們越戰越勇,手中的兵刃閃爍著午後冬日的光芒,不斷朝退敗一方殺去。他們是勝利的一方,無論從精神上、士氣上,還是手中的刀劍、身上的鎧甲,抑或是所受的訓練上,他們都比那敗退的一方要好得多。他們是聖龍軍中的老資格了,參加這次戰鬥的人馬十有八九都是跨洋而來的。他們所經過的兩年多艱苦的訓練終究沒有白費,在這一次的戰鬥中以五千的兵力抗擊兩倍以上的敵人而不敗落便是最好的證明。

殺戮慢慢地停止了。這是必然的事情,因為戰場上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當一方的士兵數量越來越趨向於零的時候,這一方不停止也是不行的了。戰敗對羅爾帝國軍而言是早已預料的結果,早在埃托馬斯決定發動最後衝鋒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埃托馬斯的舉動很瘋狂,但他內心卻十分清醒,他知道無論怎樣都挽回不了最終戰敗的命運。

然而他的手卻依舊沒有放緩下來。明知是失敗也要戰鬥到底,這便是埃托馬斯心中最後的決定。在整個東征軍中他最佩服的便是那在雷影關頭的斜坡之上與關信騰死鬥到底的多奈爾,他一直以為自己是不會有多奈爾那種勇氣的。可現在麵對如此的危局,他卻在兩難的決定中做出這樣的選擇。他決定和多奈爾一樣,為了自己的“正義”而戰鬥到底,當然他並不明白自己所信奉的“正義”是錯誤的。這也許是他的悲哀,也許是他的幸運。

總而言之,在不斷的爭鬥廝殺中,他慢慢地看清了局勢的發展。他也想抗拒這種結局,為此他豁出了老命,揮舞著手中的戰刀奮力斬殺著周圍的敵人。鮮血從敵人的身體中流出,像噴湧的泉水一般濺灑到他身上。血腥的氣息充斥著他的嗅覺,但他卻早已麻木不仁了。

他的精力慢慢地消耗,隨著時間的消逝,他揮出的刀雖然依舊淩厲,卻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那種狂猛的氣勢。他已經是窮途末路了,身上的傷口也一條一條地增加。他無力了,隻能在身邊人的護衛下堅守著場上最後一塊屬於羅爾帝國軍的立足之地。他明白一切都完了,在耳畔他已經聽不到那帶著濃鬱羅爾帝國嗓音的嘶吼聲。他知道敗局已定。他靜靜地呆著,手中的戰刀垂了下來。並不是他不想再打,而是他根本就沒有打下去的力量了。

結局終於呈現在埃托馬斯的麵前。除了他周圍的十幾名親衛兵,戰場上已經沒有活著的羅爾帝國軍人了(在埃托馬斯看來,投降者並不算是活人,而是淪入魔道的魔鬼)。死亡的氣息漸漸地會聚成一朵無形的烏雲籠罩在存者心靈的上空。聖龍軍的戰士圍了上來,裏十層,外十層,將最後的十幾名負隅頑抗者緊緊地圍住。除非埃托馬斯有飛或者是瞬間移動的本領,否則他真的無法逃脫這最後命運的到來。

圍住埃托馬斯的聖龍軍士兵突地向兩旁退去,在包圍陣形的中間讓出一條可通三人的道路來。當然他們並沒有放棄戒備,即使在退卻的當口,他們手中的兵刃也是拿得穩穩的,鋒利的刃尖直直地對準圈內的敵人。

“他們這是想做什麼芽”埃托馬斯對“異教徒”的行動感到一絲疑惑,但他並沒有將這疑惑說出來。他知道這個疑惑並不需要詢問的,自己反正已經沒有再打下去的能力了,倒不如靜靜地等待,看看傳說中的“魔鬼”究竟準備搞什麼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