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潛龍篇(17)(2 / 3)

“是決一死戰呢芽還是退回城中芽”擺在麵前的兩個選擇令埃托馬斯猶豫不決。按道理,他們是應該前進的。因為就他們的“大義”而言,前進是為國獻身,流芳千古的好事。但埃托馬斯卻清楚地明白,前進隻有死路一條。想當初自己以倍數以上的兵力去攻擊眼下這五千人馬,依舊被殺得大敗,何況現在隻剩下五千的人馬呢。埃托馬斯平素雖然還比較勇猛,但在此時此刻卻也被眼前沙場的慘烈給嚇著了,竟生出畏懼之心。

那麼就別打了吧。這話說得輕巧,但卻讓埃托馬斯有些為難。因為他就算心裏有了畏懼,可在心裏的自尊麵前又不願後退。他是將軍,自然必須有一種威嚴,如果就在自己手下的士兵麵前退卻,隻怕以後會被人瞧不起的。何況眼前的敵人是“異教徒”是惡魔的化身,那麼自己的退卻不就成了對惡魔的低伏了嗎芽對於這個大問題,不要說埃托馬斯自己不願意承認,就連一個普通的羅爾帝國軍士兵在沒有徹底膽寒之前也是不願意承認的。

埃托馬斯靜靜地騎在馬上,默默地看著對麵那依舊緊湊的陣形,眉頭不由得緊緊地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問題。突然,他鬆開了緊皺的眉頭,兩眼射出銳利的目光,隻見他鋼牙一咬,臉上盡是一片堅決的神色。

“我們不能撤退的,為了祖國,為了真理和正義,我們不能撤退,我們要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讓‘異教徒’也看看我們的厲害。”埃托馬斯堅決地對自己身後的士兵說道。很顯然,他心中已在那難以決斷的兩個選擇中作出了自己的決定,那就是“戰”。

隨著他手中戰刀向前猛烈的一劈,他身邊的士兵都大聲地吆喝起來。埃托馬斯微微前驅自己身下的坐騎,身先士卒的朝“異教徒”的陣形衝去。經過了一段內心的決斷,他的心意變得堅定無比,想來已是下了必死的決心吧。

一時間山穀裏又響起了殺伐的樂音……

揚水城靜靜地沐浴在冬日午後的陽光之中。這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城池,五丈高的城牆悠悠然地圍繞著城內方圓十裏的地區。引雷科爾河之水繞城一周而形成足足有三丈寬闊的護城河靜靜地流淌著。如果不是城之北門依舊破敗不堪,還真是難以想像這座城池曾在不遠的過去遭受戰火的無情洗禮呢。

午後的風洋溢著冰冷的氣息。它貼著地麵呼嘯而過,揚起了地上的細雪,將微粒大小的塵土帶上了天。

在埃托馬斯帶著手下的人馬離開揚水城前去迎敵後的不久,揚水城的北門又一次開啟了。吊橋在“吱呀”聲中被放下。一路約五千人的隊伍從城門洞裏走了出來,在隊列之前的一位將軍的帶領下將部隊散開於城門之前,布下了羅爾帝國軍最慣用的陣形——步兵四方陣。

“他們會來嗎芽艾納海將軍。”一名副將模樣的人輕聲詢問隊列前頭的那位將軍道。

“會的。”艾納海肯定地點了點頭,“埃托馬斯現在所遇到的敵人必然是聖龍軍的一路誘敵部隊,而他們的主力一定是往這個方向攻來的。因為他們也曉得北門的殘破啊。”

他說著,麵帶苦笑地看了看自己身後那可以用“體無完膚”來形容的北門,心中感慨萬千:“我們是從北門攻進揚水城的,但現在我興許又要從北門失去它了。這樣快的變化哪怕是吉利亞將軍自己也不曾想到的吧。唉……我們攻下了城池,卻沒有能力將城池恢複原狀,連防禦工事都無法構建,看來這一戰我們再怎麼打也是輸定了。為今之際,隻有投降才能保住自己和手下士兵的生命。這麼快的失利,也許便是上天對我們所進行暴政的懲罰吧。”

艾納海回過頭來,艱澀地抽動自己的嘴角,冷靜地下了命令:“旗手,舉白旗等候。”他不想打仗,他決定投降。這並不是因為他膽小,而是因為他謹慎。因為他清楚地明白以眼下揚水城的條件是無法再經受任何一場戰鬥的。無論是攻城戰,還是圍城戰,揚水城都無法承擔戰爭的包袱。

“城無糧草,則不利於守。軍無鬥誌,則不利於戰。”艾納海的頭腦比這裏的任何人都清楚,他知道自己的軍隊是個什麼樣子,也明白即將來襲的敵人是多麼的“狡詐”,“勇猛”。在兩相比較之下,他得出了一個結論:揚水城的守軍是不堪一擊的。隻要它在敵人的威勢麵前稍稍受挫,很快就會形成兵敗如山倒的局麵。

能避免這種局麵發生的似乎也隻有投降一途了。他不想撤退,雖然說他在此時撤退能完整地保證自己的部隊不受傷害,但他並沒有這個打算。他知道撤退並不能解決問題。

遠方的山穀邊漸漸地轉出了一路氣勢如虹的人馬。他們手持古怪的兵器,身著奇異的盔甲,張揚著令人炫目的旌旗朝這裏行來。

“終於來了。”艾納海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抬眼望向那逐漸行來的隊伍。他看見在那隊伍之中有一麵黃色的大旗迎風招展著。那上頭並沒有繡什麼圖案,隻有一個鬥大的繡金“關”字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