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又說:“這件事隻須問問送信的人就可以弄明白!不過,我想他肯定早已經逃匿了。”
左右下屬連忙命人去尋找那個送信的人,送信人果然已逃得無影無蹤了。
見一計不成,上官桀等人又生一計,所以他們經常在漢昭帝麵前說霍光的壞話,極盡挑撥之能事。
最後,漢昭帝忍無可忍,勃然大怒,對他們直接說道:“大將軍是忠臣,先帝囑托他輔佐我,以後誰要再敢誣蔑大將軍,我就治誰的罪!”
上官桀等人看到這個方法還是行不通,就密謀讓蓋長公主出麵請霍光喝酒,然後借機殺掉他,廢掉漢昭帝,立燕王劉旦為帝。但他們的陰謀還沒來得及施行,就被漢昭帝和霍光發覺了,一幹奸賊逆臣全部被誅。
所謂“主明術”,強調的就是君主隻有耳聰、目明、心智,才能做到明察秋毫,洞“天下奸”,而不致被事物的外在假象蒙蔽、混淆了自己的判斷力。霍光如果跟隨的是一個昏庸的皇上,恐怕沒被斬首也早就造反了。昭帝僅僅從信中的時間就能準確推斷出燕王不可能知道近期發生的事,並令人去追查送信之人,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給誣陷霍光的人一個威嚇,提出警告。可惜的是,上官桀等人怙惡不逡,死性不改,仍然意圖謀反,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罰人救火保都城
戰國時期,一到冬天,魯國都城南門附近的人們就會到蘆葦蕩子裏去打獵。由於那裏濕度適宜,生長著大片大片豐茂肥美的野草,數不清的魚蝦在池塘裏嬉戲,許多飛禽猛獸也棲息在這塊風水寶地,過著飽食無憂的愜意生活。
(76 蘆葦海)
人們都說在這裏打到的獵物不僅肉質鮮嫩好吃,而且皮毛也能賣個好價錢,所以大家聞風而動,來這裏打獵的人絡繹不絕。一天,不知是誰為了一時之利,竟放了一把火來捕殺獵物。火借風威,風助火勢,不一會兒大火就蔓延開來,甚至馬上就要殃及都城了,但卻沒有一個人去救火,大家仍然興高采烈地追逐著四處逃竄的動物。
魯哀公在宮中聽到火災的消息,大吃一驚,趕忙派人去救火,但是被派去的人也都跟著眾人去追逐火海中逃出來的獵物了。看到這亂糟糟的情形,魯哀公不知所措,擔心再延誤下去都城就要在大火中化為灰燼了。
這時,宮中一位大臣建議道:“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我們沒有設置任何獎賞和懲罰,他們當然不願意冒險去滅火了。更何況趁機捕殺獵物不僅有利可圖,也有趣味,他們自然就趨之若鶩,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在所難免的。”
魯哀公心中本來煩亂不堪,聽到這話,茅塞頓開,便想立即傳令下去,凡是參加救火的人就都屬於為挽救都城立下功勞的人,一定會得到重賞!
那位大臣趕忙勸阻道說:“這樣也不太好。現在情況是一團糟,根本無法弄清楚誰在救火,誰在追逐獵物。至於誰的功勞大誰的功勞小,更是沒有辦法評定。就算這些都解決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現在人這麼多,花費這麼多的財富去賞賜實在是不劃算啊!”
魯哀公想想覺得也對,又開始發愁了,說:“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大臣回答道:“既然獎賞不行,那為什麼不懲罰呢?我們可以規定,捕殺獵物者視同玩忽職守,不救火的人等同於戰場上的逃兵。一旦被發現查實,不管是誰,都要以軍紀處罰,不留半點情麵!這樣不用花一分錢,就能達到目的。您覺得怎麼樣?”
魯哀公一聽,連聲稱好,便立馬傳令下去。在場的人聽到命令都害怕了,紛紛救火。有的脫下自己的衣服撲滅火苗,有的拿來工具切斷向四周蔓延的火,有的鏟土掩蓋即將複燃的灰燼。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大火就被撲滅了。
所謂“主賞術”,就是提醒君主要善於運用賞罰的手段來激勵他人為自己服務。魯哀公采納宮中大臣的賞罰之法,其成功之處就在於對形勢、施術對象的分析精當,抓住了此情此景下人們害怕受到懲罰的心理,以法治事,靈活地製定賞罰策略,最終團結人心,撲滅了大火。可見,賞罰分明不僅可以做為製度來遵循,還可以通過變通的手段靈活加以利用。
【商界活用】
“奔馳”精益求精樹品牌
“奔馳”是著名的世界十大名車品牌之一。其創始人卡爾?奔馳生於1844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車發明人之一。1866年7月3日,他發明的汽車第一次開上馬路,1893年起正式投入生產與銷售。一百多年來,奔馳汽車憑借其無可匹敵的質量優勢,成為地位、權力的象征。
奔馳的質量體現在奔馳車的方方麵麵,甚至細到每一顆螺釘都是精益求精的。以其座位用料為例:羊毛是專門從新西蘭進口的,其粗細必須在23至25微米之間,細的用來織造高檔車的座位麵料,以保持柔軟舒適,粗的則用來織造中檔車的座位麵料。紡織時,根據各種麵料的不同要求,還要摻入從中國進口的真絲以及從印度進口的羊絨。而製造皮革座位則選用全世界最好的皮子。為此,他們先後到世界各地考察、選擇。最後經過千挑萬選,他們認為南德地區的公牛皮質最好。確定了皮革供應點之後,奔馳公司又要求在飼養過程中防止出現外傷和寄生蟲,既要保持飼養場地良好的衛生狀況,又要防止牛皮受到各種損傷。座椅製成後,還要由工人用紅外線照射器把皮椅上的皺紋熨平。
窺一斑則可見全豹,奔馳公司為了保持其長盛不衰的世界名牌地位,真是煞費苦心,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正所謂“循名而為實,按實而定名。名實相生,反相為情”,就是說聖智之人若遵循名分去行事,依據客觀事物的名分去考察事物的實際,按照客觀事物的實際來確定事物的名分,就會名實相符,相得益彰。奔馳公司采取的種種舉措,使得其產品質量與其名牌地位名副其實,樹立了其優秀的企業品質,展現了作為世界名車的風範,從而穩固了其長盛不衰、經典長存的世界名車地位。
“老二”的哲學
當年,艾維斯雖然在美國出租車行業市場上的占有率名列第二,僅次於赫茲出租車公司,但實際營業額卻落後於赫茲一大截。從艾維斯創立的1952年開始到1962年的11年間,艾維斯一直被赫茲的激烈競爭壓得喘不過氣來,幾乎年年虧損。一直到1962年羅伯特?湯森出任艾維斯的總裁後,營業才稍有轉機。
那時赫茲的資產是艾維斯的5倍,但兩家公司的汽車、汽油、機油、租金、保險、員工工資等成本都差不多。因此,湯森認為:艾維斯的1元必須當作5元來用才能與赫茲一決高下。於是,他堅持要找到一家能夠隻需花100萬代價而能夠創造出500萬價值的廣告代理商。許多廣告公司麵對這極富挑戰性的5倍的創意策劃都望而卻步了,隻有DDB的伯恩巴克大膽地承接了這筆生意,但卻提出了三項附帶條件:
(1)艾維斯必須毫無保留地提供最詳盡的業務資料,以便於DDB深入了解實情狀況,對症下藥。
(2)給DDB90天的策劃時間。
(3)對於DDB設計撰寫的策劃方案,艾維斯不得有任何修改,而且廣告必須刊登在DDB所指定好的媒體上。
處於困境中的湯森痛定思痛,爽快地答應了DDB的全部條件。接著,伯恩巴克在深入細致了解艾維斯與整個出租行業的狀況以後,與湯森進行了坦誠的交談。
伯恩巴克問:“艾維斯的汽車比赫茲擁有的汽車新嗎?”湯森回答:“不!”
又問:“收費上比較便宜嗎?”湯森回答:“也不!”
繼續問:“那麼艾維斯與赫茲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呢?”這時湯森充滿信心地回答:“我們比較認真!”
就是湯森的寥寥數語激發了伯恩巴克的“老二”定位的偉大創意。
90天後,DDB推出了以“老二”為創意的策劃方案:
“我們隻是老二,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艾維斯在出租車行業中是老二,為什麼您要租我們的車?”
“如果您在艾維斯的車內發現煙屁股,請您抱怨,那是為我們好。”
“當你隻是老二時,你要努力不懈,否則……”
上麵這些公開宣傳的口號中的努力具體指的是:洗得幹淨漂亮的車子,幹淨的煙灰缸,滿滿的油箱,完好無故障的空調、輪胎和雨刷,可順利方便調整的座位,熱忱周到的服務等等。
與宣傳口號相互作用的宣傳招貼畫也做得風趣幽默:一大一小兩條魚,大魚張開口想把小魚吞吃了,小魚則趕緊往前遊不讓大魚追上。另一幅宣傳招貼畫中,一個人在電話亭外等了很久,又急又躁。警察及時趕到,將他送到下一個(第二個)電話亭。通過這些,傳達出了艾維斯有勇氣承認自己是“老二”,是小魚,的確贏得了顧客的好感。同時艾維斯的員工們並不因此而泄氣,相反,他們感覺自己與老大“赫茲”的距離會不斷拉近,工作十分賣力。
結果,1963年,艾維斯首度扭虧為盈,並且賺了120萬美元。1964年,賺了260萬美元;1965年,賺了500萬美元。雖然仍與赫茲有一點距離,但在顧客的心目中,兩者的地位是相等同的。而伯恩巴克的“老二”哲學,不但挽救了艾維斯,也使自己獲得了“創意策劃界的良心”的美譽。
《鬼穀子?符言》篇中談到如何把握名分時指出:“循名而為,實安而完;名實相生,反相為情。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理生於名實之德。”意即遵循著名分而做事,那麼事情就會安全完善;名和實相輔相成,互相助長,反過來會使對方更真實具體,仿佛觸手可及。所以說:恰當的名分產生於實際行為,實際行為產生於事理,事理產生於名和實的品德。鬼穀子這裏所講的,就是強調如何做到名符其實。
廣告宣傳中誠實法則有著重要的意義。艾維斯公司多年以來曾一直以“最好的轎車租借公司”作為廣告語,企圖以此來樹立本公司的最佳形象。但結果卻事與願違、適得其反,效果並不見佳。這是因為在美國顧客的心目中,轎車租借仍以赫茲公司為第一位,這是長期形成的印象,那麼艾維斯又怎麼會是最好的轎車租借公司呢?這分明是在吹牛皮!於是這家公司在顧客心目中的地位會大為降低。而經過重新的創意和策劃,對企業進行恰如其分的“定位”,公開承認自己是“老二”,這樣反而促使自己的員工更加努力認真地工作。
實際上,如果沒有DDB的策劃,艾維斯可能很快便會滑落到第三、第四甚至更差的位置上,定位“老二”是把自己和老大聯係在一起,凸顯自己的第二位置。同時以明快單純、簡潔易懂的宣傳口號和宣傳畫,利用顧客同情弱者的心理作為切入點,由此引起乘客姑且一試的心態而采取行動。而在服務方麵的具體改善使得乘客在一試之下便能深深體會到其明顯的進步之處,於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可見,“老二”哲學絲毫不比“老大” 哲學遜色。
羅賓集思廣益謀發展
當短幫皮靴成為全美國的一種流行時尚時,幾乎每個從事皮靴行業的企業都趨之若鶩地搶著製造短皮靴,以供應給各大百貨商店,他們皆認為趕著大潮流走要省力得多,效果也立竿見影。
而當時的羅賓,還在經營著—家小規模的皮鞋工場,隻有區區十幾個雇工。他深知自己的工場規模小,要掙到大筆的錢誠非易事。自己薄弱的資本、微小的規模,根本不足以和強大的同行們相抗衡。那麼到底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權,爭取到有利地位呢?
羅賓考慮了兩條道路:一是著眼於皮鞋的用料,即盡量提高鞋料成本,使自己工場的皮鞋在質量上勝人一籌。然而,這條道路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行走起來是很困難的,因為自己的產出本來就比別人少得多,成本自然就比別人高了,如果再提高成本,那麼獲利肯定是有減無增。顯然,這條道路是行不通的。二是著手進行皮鞋款式的改革,以新領先。羅賓認為這個方法不失妥當,隻要自己能夠翻出新花樣、新款式,不斷求變,不斷創新,招招占人之先,就可以打開一條屬於自己的出路。而一旦自己創造設計的新款式為廣大顧客所鍾愛,那麼利潤就會接踵而至、滾滾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