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閃的紅星》reference_book_ids\":[7063374234466143240,7129434713235655717,727303408336031233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我這樣給我的這部理論評論集命名,乍一看題目,或許有人不解,賴以支撐我們民族精神之魂的英雄主義精神,難道真的到了需要我們站出來為其辯護的地步了嗎?少數人對英雄主義的另類解讀,真的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理論安全了嗎?
並非危言聳聽,請看當下已為我們司空見慣的事實:
曾幾何時,有人把“躲避崇高”當做無上榮耀,把“看破紅塵”當做深沉和時尚,把英雄行為看做是傻子和愚蠢之舉,把見義勇為看做是不可思議。有人公開標榜“他人就是地獄”理論的深刻,宣稱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和一己私利以外,他概不關心;於是,烽火年代的英雄壯舉被人嘲諷,和平歲月的見義勇為得到的是無數麻木“看客”的冷漠目光;於是,街頭遭遇歹徒的老人和少女投向社會的目光是那樣無助;於是,一切有利於他人的舉動都要用金錢來衡量,社會對這些行為由不適應變為無奈接受。一個具有英雄主義傳統的國度和具有英雄主義精神的民族,突然間像患了精神缺鈣症,對此,我們難道還不該進行深刻的反思嗎?
曾幾何時,顛覆英雄成了某些人的一種時尚:董存瑞炸碉堡的英雄壯舉受到了質疑,劉胡蘭慷慨赴死的悲壯行為被肆意歪曲,還有《林海雪原》中的楊子榮、《沙家浜》中的阿慶嫂、《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鐵道遊擊隊》中的劉洪……這些為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學藝術人物,一個個在“惡搞”和“娛樂至上”的名義下被弄得麵目全非。在當代的英雄陣容被解構得支離破碎時,有人又拿古代英雄開涮:嶽飛、文天祥一個又一個民族英雄的化身被作出另類解讀,相反,那個賣國奸相秦檜及其同類人物,有人卻要給他們重塑站起來的“正麵像”。這是怎麼了?是非真假、正義邪惡,怎麼一瞬間如此讓人朦朧難辨。當精神楷模和時代偶像遭受損毀時,所有有正義感的人們心頭充滿莫名的惆悵和沉重。有人憂慮,假如今天我們的領土再遭受強敵入侵,斷定還會有不少新的漢奸出現,其數字或許會不少於日寇入侵的年代。
曾幾何時,“娛樂至死”的享樂主義被一些人當做時尚來追求。超男超女的娛樂導向正引導著一代少男少女的精神成長走向畸形,選美選秀的泛濫蔓延正改變著社會大眾的審美自信。於是,在泛娛樂主義的一片叫好聲中,“後宮小說”、“後宮劇集”正一部接一部地麵世,脂粉氣、妖豔氣正飄蕩在我們這個社會的娛樂空間;於是,我們信守一代又一代的美醜觀念正悄悄發生變異。有人擔心這種對“後宮文化”、“妾婦心態”讚美詩樣的記述,正在改變和影響著中國的女性人格,一種甘為奴婢、甘做妾婦、甘當二奶的畸形心態正在一部分青春女性的心中暗暗湧動。一部清史,在藝術的熒屏上已經被翻過來倒過去地反複演繹多少遍了。從康熙到慈禧,一個又一個皇帝一遍又一遍登場,一個充滿屈辱和不堪回首的朝代,我們所謂的藝術家們卻那麼有興致地為這個末代王朝一首又一首地吟唱那麼動聽的挽歌。悠久的曆史對一個民族來說,本來就是件喜憂參半的事情,能夠吸取曆史教訓,曆史就是財富;相反,如果迷戀曆史垃圾堆裏散發著惡臭的肮髒貨,那麼曆史就是沉重的包袱。而我們那些有逐臭嗜好的所謂“家”們,他們不是去清掃它,而是翻開它,讓它臭氣熏天,以吸引蒼蠅。我們浩浩史卷中張揚著英雄氣的主流文化,卻又常常被他們有意無意地給予忽略。我們民族曆史上,那些“為民請命”的硬漢,那些“舍身求法”的英雄,那些“拚命硬幹”的豪傑,為什麼有些人竟視而不見呢?
種種現象,不能不讓我們沉思,不能不讓我們憂慮。我的這本理論評論集,因其大多篇章依附文藝作品,闡述的是陽剛之氣,是英雄精神,張揚的是英雄理念,故取名《為英雄主義辯護》。有人說,它充其量隻能是孤掌之鳴,盡管如此,我也要用十二分的努力去做正義的呼喚,為民族精神鼓與呼,這是每個中國知識分子義不容辭的責任。願這孤掌之鳴,能喚來呼嘯的山風,能喚來翻滾的波濤,能喚來回蕩中國大地的浩然正氣,能喚回我們對英雄的珍愛和自信。
值此這部理論評論集出版之際,我懷著十二分的誠意對藍天出版社的社長陳學建同誌表示真摯的謝意,在如今理論評論類圖書不景氣的情況下,他對此書給予了熱情關注,沒有他的支持,我出版此書的夙願是難以實現的。我還要感謝雷洪連、傅曉莉等藍天出版社的諸位朋友,是他們給予這部書從編輯、版式等多方麵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做了不少工作。我對他們的敬業精神表示敬意。
本書作者
2007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