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中心也可細分為三種類型:
第五類型:觀察型
這種類型的人帶著距離來經驗生命,避免牽扯任何情緒,重觀察更勝於參與。他們是需要高度隱私的人,如果得不到屬於自己的充分時間,會感到枯竭、焦慮,因為他們用這種方式來回顧事情,並體驗在日常事物中難以感覺到的安定情緒。心智生活對他們而言相當重要,他們具有對知識和資訊的熱愛,通常是某個專門領域的研究者。觀察型把生活規劃成許多區塊,雖然他們不喜歡預定的例行公事,卻希望事先知道在工作與休閑時他們被期望的是什麼,他們會是傑出的決策者和具有創意的知識分子。
第六類型:忠誠型
這種類型的人把世界看做是威脅,雖然他們可能覺察不到自己處在恐懼中。他們對威脅的來源明察秋毫,為了先行武裝,他們會預想最糟的可能結果。他們這種懷疑的心智架構會產生對做事的拖延及對他人動機的猜疑。他們不喜歡權威,也可說是害怕權威,參與弱勢團體運動,而且在權威中難以輕易自處,或維持成功。某些忠誠型具有退縮並保護自己免於威脅的傾向,某些則先發製人,迎向前去克服它,而表現出極大的攻擊性。一旦願意信任時,忠誠型會是忠誠而具承諾的朋友和團隊夥伴。
第七類型:享樂型
這種類型的人樂觀、精力充沛、迷人,而且難以捉摸。他們痛恨被束縛或控製,而且盡可能保留許多愉快的選擇。在不愉快的情況下,他們會從心理上逃脫到愉快的幻想中。享樂型是未來導向者,具有涵蓋每件想要完成的事情的內在計劃,而且當新的選擇出現時,他們還會適時更新內容。那份想保持生命愉悅的需要,導引他們重新架構現實世界,以排除有損自我形象的負麵情緒和潛在打擊。他們享受新的經驗、新的人群和新的點子,是富有創意的電腦網絡工作者、綜合家及理論家。
(三)行動中心與三種類型
與情感和思維中心不同,行動(腹)中心的人是最不會空想,最腳踏實地、最在乎生存問題的人。他們最關切那些實實在在摸得到、吃得到、捉得著的東西,他們的智慧主要來自生活中真實的經驗和磨練。所以雖然語不驚人,卻也因其實效性而讓人折服。屬於這一中心的人不需要反複思量、向內感受,便能夠直接趨生明快的行動,是天生的問題解決專家。所以在三大中心裏,他們可說對於“事”最感興趣,也最有辦法的。
行動中心一樣有三種類型:
第八類型:指導型
這種類型的人獨斷、有時具攻擊性,對生命抱持“一不作二不休”的態度。他們通常是領袖,或極端孤立者,朋友和人們在他們的照料下相當受到保護。他們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關心正義和公平,並且樂意為此而戰。指導型格外追求享樂,從和朋友喝酒作樂到理性的討論都有。他們能覺察權力所在之處,讓自己不受到他人的控製,而且具有支配力。指導型會忠誠地運用自己的力量,並毫無倦怠地支持有價值的事件。
第九類型:調停型
這種類型的人是和平使者。他們善於了解每個人的觀點,卻不知道自己所想、所要的是什麼。他們喜歡和諧而舒適的生活,寧願配合他人的安排,也不要製造衝突。然而,如果被人施壓,他們會變得很頑固,有時甚至會動怒。他們通常非常主動,興趣很多,但是卻將自己的優先事項拖到最後一分鍾才做。他們還具有自我麻醉的傾向,讓自己去做些優先順位上位居次要的活動,如看書、和朋友閑晃、看錄影帶等。調停型是很好的仲裁者、磋商對象,而且能專心執行一項團體計劃。
第一類型:完美型
這種類型的人愛批判自己,也愛批判別人,他們內心擁有一張列滿應該與不應該的清單。他們認真盡責,希望所做的每件事都絕對正確。他們很難為了自己而輕鬆玩樂。因為他們以超高標準來審查自己的行為,而且老是覺得做得還不夠。他們有可能因為害怕無法臻於完美而耽擱了事情。完美型有種道德優越感,很可能厭惡那些不守規矩的人,特別是當這些人越矩得逞時。他們是優秀的組織人才,能夠緊追錯誤和必須完成的事項,把任務完成。
▲第二節 了解相鄰的人格類型
每種“九型人格”類型都有兩個與其相鄰的人格類型,具體是指九點圖中某一類型兩邊的人格類型。根據“九型人格”理論,某一類型主要個性會受到相鄰人格類型的影響,表現出一些相鄰人格類型具有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相鄰的人格類型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九型人格”類型,隻是或多或少會有所影響,有時甚至也會沒有任何影響。而且通常情況下,人在年輕時往往其中一個相鄰的人格類型比較活躍,隨著性格的成熟,另外那個相鄰的人格類型才會逐漸顯現更大的作用。
★一、完美型(側型為調停型和給予型)
(一)接近調停型的個性
完美型若接近調停型,會比較隨和、率性、不遷怒,沒有那麼嚴肅和沒有那麼具有個人色彩,他們會變得體諒別人、悠閑、欣賞生命。調停型享受生活的個性會讓他們放鬆,不會那麼容易批評別人。
通過調停型側,完美型會上升到健康的享樂型,這會使他們變得快樂、大方、慷慨、自然而且有更多樂趣。他們會跟外在世界更多接觸,樂意去容納新事物,也更有創意。
(二)接近給予型的個性
若完美型接近旁側的給予型,則會熱心幫助別人,有同情心、好幻想,不過他們亦會學到給予型喜歡尋求注意力、強迫別人接受自己好意的缺點,這時就會變得不重理性、自我中心。
傾向給予型的完美型,因為事事過分要求完美,又喜歡公開尋求注意,所以很容易會向下掉落浪漫型的陷阱裏——抑鬱、自閉、自覺獨特而太要求別人注意自己,卻又常常自視不高,這會讓他們經常在自卑、自毀的邊緣裏翻滾,這是十分危險的狀態。
★二、給予型(側型為完美型和實踐型)
(一)接近完美型的個性
給予型一般理性,懂得周詳規劃,他們有清楚的條理和目標,處事較客觀、理想主義,不過他們也學會了完美型愛批評、好要求、霸道、道學、呆板、克製、悲觀的觀點。
(二)接近實踐型的個性
實踐型十分在意自己的感覺及形象,所以靠近實踐型的給予型,也會變得更活躍和樂於表現自己,他們不介意在人前表白個人的感受和困擾,願意接受別人的援手。但同時要避免學到實踐型的自我中心和善於鑽研的滑頭個性。
給予型的健康出路是向它的相對個性浪漫型取經。他們要懂得返回自己的感覺,肯定自己也有表達情感的權利與需要,也需要尋找自我價值,而不是一味以人家的目標為目標,人家的成就為成就,寄望別人去圓自己的夢。給予型要記住自己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僅僅為服務人群而活在世上,應該學習尊重自己的感受,跟隨自己的意願而走!
他們也要明白付出不是強者,接受也不是弱者,雙方應該在授受關係中保持平起平坐。不自覺、不成熟的給予型會沾染到指導型的缺點。這時,他們會由人見人愛、善解人意的“眾人媽咪”,搖身一變而為專橫霸道的暴君、獨裁者,更傾向於控製別人。當然,他們的理由仍然是頂著光環的,他們會說:“我這樣是為了你好啊!”就是因為他們自以為理所當然,對於企圖抵抗他們的人,他們會不惜一切地加以“鎮壓”,用種種手段臣服別人,令人無法逃脫他的魔掌。很多傳統型的母親,不也有這種特質嗎?
一般來說,接近實踐型的給予型較能往健康的方向——浪漫型走,因為活潑的實踐型可以解除給予型將注意力放在能否迎合他人需要的緊張性,緩解他們一直因人際關係繃緊的神經,並借此回歸個人心靈的充實感和平靜舒泰。而靠近完美型的給予型,較容易陷落於指導型的不自覺狀態。因為愛批評、好秩序的完美型側翼,會使原本熱衷於親和關係的給予型個性變質,順勢滑落到愛要求、責備別人的指導型負麵意識裏。
★三、實踐型(側型為給予型和浪漫型)
(一)接近給予型的個性
具有強烈給予型個性的實踐型,比較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設想,樂於助人,與人同情共感。不過,他們可能亦會與不健康的給予型一樣,常常多管閑事,喜歡操縱別人,占有欲強,反而難以與人為善。
(二)接近浪漫型的個性
這類實踐型較有創造力,沉靜、知性、內向、情緒化、敏感,有時會覺得被遺棄。
實踐型的左右兩側都屬於情感中心,不論靠近哪一邊,相對來說,他們的個性都有不大穩定的一麵。假如他們能夠向上吸收忠誠型的特點,他們的行事方式會變得較為規律和有秩序。這時他們會發展出忠誠的個性,懂得照顧團體的整體利益,不會將目光僅僅盯在一己的堡壘。
遭逢失敗的實踐型很容易掉落調停型的負麵情緒中:從躊躇滿誌一變而為意誌消沉,否定自己的一切價值,覺得自己毫不重要,沒有奮鬥下去的雄心壯誌。當自戀的妄想症崩滅後,實踐型會退而變得麻木不仁,精神萎靡不振,與世隔絕。
哪些實踐型最容易取得忠誠型的優點呢?答案就是接近給予型的實踐型,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給予型天生就有照料別人的稟性,這確是化解實踐型自我中心的良方。
相反,接近浪漫型的實踐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雖然心思靈活,不過缺點是心靈脆弱,有浪漫型內向消沉的傾向,有時會過分敏感,一旦失敗,自信即刻直線滑落。
★四、浪漫型(側型為實踐型和觀察型)
(一)接近實踐型的個性
實踐型可讓浪漫型變得較有生氣、活潑、外向、有競爭性、追求外在的成就,變得有雄心,注意社會規則,不會那麼容易困在個人抑鬱的情緒中。
(二)接近觀察型的個性
這類型的浪漫型會比較客觀、理性、冷靜,卻可能會更悲觀、退縮、疏離、抑鬱、不依社會慣例、更特立獨行,讓人覺得標新立異,難以溝通。
接近觀察型的浪漫型會變得內向抑鬱,不讓人親近,若再變本加厲,將會退落到給予型的劣根性,因為過分希冀愛反而對人尖酸刻薄,耍手段控製別人以維持關係中的絕對優勢,性情霸道專橫。
浪漫型若想有較健康的個性發展,宜多向實踐型的優點學習。實踐型的外向特質可以使浪漫型敞開心扉,接受生命中各種正麵、新穎的體驗,這時他們更容易向上吸納完美型回到團體規範、放眼現實世界的特性,學會將理想按部就班地實踐出來,亦不會那麼任性和受感情控製。
★五、觀察型(側型為浪漫型和忠誠型)
(一)接近浪漫型的個性
觀察型一般傾向逃避情感、情緒,不過,若是接近浪漫型,他們會變得較感性、敏感、有想象力、自我中心、憂鬱及富有藝術氣息。一些心理學家,都是既有客觀地處理學問的能力,又能主動進入別人的感受、意識世界中,所以他們都是屬於靠近浪漫型的觀察型人物。
(二)接近忠誠型的個性
接近忠誠型的觀察型,會比較邏輯、理智、自律,分析能力高、焦慮、狐疑、重視團體、實務能力很強。
透過忠誠型,觀察型會較為積極采取行動,因而向上吸取指導型精力充沛、行動敏捷的優點,這時他們可以成為出色的實務家,又同時有精明的頭腦,是理論實踐並重的難得人才。
而接近浪漫型的觀察型,則較易向下習染不健康的享樂型特質:自私自利、自我中心,要求別人注意、冷酷無情。假如觀察型的“抽離”大法,再配合享樂型善耍手段、善於操控的特點,他們便會搖身一變,成為陰險殘酷的危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