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努力,隻能認命(2 / 3)

因為,沒有誰的成長會是一帆風順的,成長路上我們都是風雨交加。也沒有誰會有好的生活方式,我們隻有一步步地去走、去努力,才能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你要認清自己所要走的路,腳踏實地地走。現在還不優秀沒關係,努力地去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積累經驗和知識。

因為不夠優秀,所以才要更加努力。

除了一直向前行走,你別無選擇

生活,就是一直向前走,不停地走,就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風景。

我一直相信,隻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這段時間,除了上班、加班,剩下的時間就是找房子、租房子、搬家。某些時候,會覺得自己像個陀螺,不停地旋轉。

每天都好像很焦慮,隻要一想到,在不知道什麼時間能夠下班,然後,回去還要找房子、搬東西,內心就會躁動不安。

來上海兩年,在這個小區也住了兩年。兩年來,我搬了兩次家。這樣算來,好像平均一年就要換一次房子,但每次的換房子我都並非自主。

剛來上海的那會兒,是學姐和師傅給我安排的住處。和兩個姐姐一起住在十幾平方米的小房子裏。那時候,若沒有學姐和師傅的幫忙,我不知道自己會在這座城市的哪裏落腳。

一開始,狹小的房間讓我覺得過於擁擠,三個人站在一起就很難轉身。但時間久了,我也就習慣了。若不是,後來學姐說要搬走,我大概會住得更久一點。

這次搬家也是一樣,若不是房東太太說要收回房子重新裝修,我沒想著要這麼快換住處。

我本就容易性子急,在得知房東太太要收回房子的時候。

我像熱鍋上的螞蟻,開始急切地想要早點找到房子,早點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我選擇繼續在同一個小區裏,找了熟悉的中介阿姨。看了幾間房子,中意的也就一間。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租金問題。來上海的這兩年,我依舊覺得自己沒有錢,生活過得也並不是自己滿意的樣子。在這個偌大的上海,依舊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

昨天搬好家,將房間收拾整理好後,躺在瑜伽墊上,看著泛白的天花板,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那一刻,我就像是繃了很緊的弦突然間鬆了下來一樣。

常有人跟我說,想哭的時候就哭吧。這樣心底積壓很久的負能量就得以釋放了,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在心底自嘲我的怯懦。

這幾年來,我常常會因為工作、生活上的無助而哭泣。有一次,我從公司下班回到住處,在地鐵上看著玻璃鏡裏的自己,滿臉愁容的樣子,我有點嫌棄自己。

於是,在走出地鐵站後,我拚命地朝著小區裏跑。跑到跑不動了,我才讓自己停了下來。

停下來的那一刻,我看著頭頂的路燈光,忽然哭出了聲。好在那時候,是晚上十點左右,小區裏沒什麼人,不然我一定會不知所措。

昨晚入睡前,我將電影《阿甘正傳》以快進的方式重溫了一邊。自從第一次在好友的推薦下看了這部電影後,我就喜歡上了。

喜歡它的原因很簡單,喜歡主人公阿甘一直不停地向前奔跑。時常會在心情不好、對生活失意的時候,我習慣性地打開播放器看這部電影。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裏麵的那句: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生命的這條跑道上,不停地奔跑。看似是自由的靈魂,卻又總是身不由己。

我們始終無法預測,我們會麵臨著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有撐不下去的時候,生而為人,我們注定要經曆一些不為人知的苦楚。也隻有經曆過,才能夠明白,那些憂悲的苦惱、壓抑的情緒。不過是,生活 給予我們的思索和眺望,是對靈魂的曆練。

上個月,加班結束後,回住處的出租車上,跟司機師傅聊了起來。

一上車的時候,我好奇地問,師傅為什麼我叫了那麼久的車,明明有幾十輛車在附近,接單的師傅卻少之又少?是因為你們忙著換班?

司機師傅笑著說,哪裏有什麼換班啊,我們人手一車,都是為了生活而已。

我繼續說道,這樣的話,那你們工資肯定很高。

司機師傅說,我們沒有工資,我們賺的錢就是自己每天拉的客人錢,還要除去租車費、油費,所賺的壓根沒多少。我們是24小時製,很多司機為了生活,常年無休。

那一刻,我沉默了。我們通常都很容易習慣性地去看待事物的表麵現象,透過表麵,去深挖之後才發現裏麵已經是滿目瘡痍。

透過出租車車窗,看著被燈光渲染的夜上海。我才發現,自己對這座城市真的太陌生。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生活得容易。每個人都在拚命地忙著,忙著不停地向前行走。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一些困境。我們會煩惱,會哭泣,會迷茫,會不安。在麵對生活所給予的挫敗感、無力感,我們會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那些不合乎常理的事情。

甚至,有時候我們會抱怨。抱怨命運的不公正,抱怨生活的苦楚,抱怨自己的無能為力。

可是,在這些之後,我們會發現,我們所能做的無非是哭過之後,咬緊牙關繼續地向前行走,不停地走。

因為,我們都想擁有一顆在困境中變強大的心,我們都想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給自己更好的生活。

努力,是為了證明自己

我知道,有時候你會累;我知道,有時候你也會無助;我知道,有些路你一直在硬撐。但我想要告訴你,隻要努力,你一定可以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去年春節假期,跟幾個好友聚餐。其中,一位好友大東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沒見過。那次,他的突然出現讓我們幾個人大吃一驚。原來,他看到我們在群裏的聊天記錄後,知道我們出來聚餐的時間,所以 ,特意趕了過來。

大東比我們這群人都要大一歲,是個很愛笑的人。以前,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無論遇到什麼事,大東總是笑容滿麵,也是我們這些人裏麵最開朗的一個。可是,兩年後的大東,沒有以前那麼愛笑了。

大東的體型變胖了點,話也變少了很多,唯一伴隨著那兩年沒有改變的是大東的膚色,還是那麼黑。見到我們的時候,大東一直讓自己的嘴角保持一定的弧度。

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在聊著各自一年來的工作和生活。其中一位好友突然問大東,兩年沒見到人影是去哪了?

這個時候,大東正在很嫻熟地抽著煙,聽到好友這句話的時候,大東掐滅了煙蒂喝了一口手旁邊水杯裏的水說:“一直漂著,漂著漂著想家就回來了。”說完,大東嘴角的弧度逐漸褪去,臉上的表情有點僵硬。

我們幾個人看著大東僵硬的表情,也沒敢再多問。此後,大東一直低著頭。到現在,都沒有人知道那兩年時間裏,大東經曆過什麼。也沒有人告訴我們,為什麼大東臉上的笑容變少了。

那晚,結束聚餐後,大東更新了一條朋友圈,他說:“人都是努力地活著,也都在拚死拚活地證明自己。”

暫且不說,大東這兩年的經曆。看到他的這句話,我想,他過得並不容易。我們很難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生活,也沒有辦法去感同身受。但我們都是在努力地活著,努力地證明自己。

臨近畢業的時候,我爸在電話裏勸我畢業後就去他和媽媽所在的城市工作。一是因為他不放心我一個人在外闖;二是因為他認為我在外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我自然是沒有順從他們的想法,一畢業我就搬出了學校宿舍,跟同學在學校附近合租了房子,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那會兒,對於漂泊我沒有太多的感覺,興許是因為自己讀書就在那座城市的原因。我真正意義上的漂泊,是在來上海後。

決定來上海前,我瞞著爸媽辭去了工作。然後,做好了心理準備跟他們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交談。在跟我爸交談之前,我猜想,當我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他後,他肯定會生氣,甚至會罵我。

可是那次,我爸的回答讓我有些意外。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媽之前同他交談過,還是因為他真的理解。

那晚,我爸的語氣有些低沉。在電話裏,他說:“你要是這樣決定我們也沒有辦法,隻是希望你不要再混時間,年輕是該出去闖闖,對你也是件好事,別誤了光陰,到頭來一事無成。我不是打擊你,有 些現實必須學會接受。”

我爸沒有罵我,隻是告知那些我還不曾懂的道理。我知道,我爸那時候所提及的現實是什麼。在他心裏,他認為上海是個繁華的大都市,是人才濟濟的地方。而對於學曆和能力並不高的我,很難在這裏 混下去。

那時候的我,對未來一無所知,一心想要出來走走,一心想著證明自己可以適應漂泊和無助。那時候,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在畢業後都想要遠走他鄉,漂泊在外。

後來,當我來到上海後,穿梭在上海的街頭、擠在上海的地鐵裏,看著那些疲憊而陌生的麵孔。我開始明白了,我們之所以在異鄉漂泊,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你想要爬到高處,就必須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你想要走在前麵,就要比別人的腳步更快;你想要遠方,就要背起生活所帶來的包袱風雨兼程。

公司裏有很多上海本地的同事,其實,很多時候我很羨慕他們一下班就可以回家吃到媽媽做的飯,跟爸爸一起嘮嘮。我的閨蜜爸媽也在上海,每次去找她的時候,看著叔叔阿姨,我就很想爸媽。

以前,我不理解為什麼爸媽總是念叨讓我回到他們身邊。等到經曆過後,才明白,不過是為了不讓自己在外受苦。就像我曾經寫過的我的一位同事,辭職後在上海找了一個多月的工作後,還是回去了。她說:“回到家裏心也就安定了下來。但並不後悔,曾在外麵努力地生活過。”

是啊,我們為什麼要後悔呢?我們在外拚命地努力,不也是一種選擇嗎?為的不就是證明自己嗎?

我們都不傻,我們都知道那些痛苦的日子,在我們一開始做出選擇和決定的時候,就注定了會發生。痛苦,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場偶遇。

去年三月的時候,我在上海書展上認識了一位姑娘,戴著眼鏡很是可愛。我們之所以相識,也是因為東野圭吾的書籍。那段時間,剛好我對東野圭吾產生了興趣。

在書展上,我一直在尋找東野圭吾的書,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剛好看到她手裏拿著東野圭吾的《白夜行》,便詢問書籍具體的擺放位置。

就這樣,我們相識。幾次聊天過後,也就得知她曾為了跟男友結束異地戀,畢業後去了男友所在的城市。可是沒過多久,他們分手了。

後來,她一個人拖著行李,頭也沒回地來到了上海。愛得灑脫,放得也灑脫。

剛來上海的那段日子裏,最苦的時候是一個人在地鐵裏啃著麵包哭,身邊沒有一個熟悉的人,仿佛下一秒這個世界就會將自己遺忘。

但你一定要相信,那些難熬的日子,隻要你挺過去了,就都會過去。她沒有放棄,挺了過來。

如今,她在上海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租了一間自己喜歡的房子。偶爾,會約著朋友一起看看書展,看看電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生活上的負擔也在逐漸地減小。

我們都知道,日子很難,但不會一直難,也隻是難一陣子而已。我們常說,我要努力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我相信,我們是真的想。因為,我們不想自己比別人差。因為,我們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下去。

我希望,你在經曆過坎坷之後,依舊會相信生活。

我希望,你在看透生活的無奈之後,繼續選擇不焦躁、不抱怨、充滿勇氣和信心努力地生活下去。

我希望,你無論過成什麼樣子,也不要放棄生活。

我知道,有時候你會很無助。我也知道,在大城市舉目無親的你,有時候真的會很累。

可人生的路就是這樣,總是會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在等著我們,我們都想要跟別人不一樣,也都想要自己過得好,不讓父母擔心,成為他們的驕傲。

既然如此,也就隻能選擇用努力來證明自己可以。而你的每一分努力,自然是不會虧欠努力的你。

做一個努力的人吧,不畏懼苦難,不害怕孤獨。用真誠和理解來對待生活,對待努力的自己。

真正的努力,是不動聲色的

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東西,從來都不會從天而降。你隻能努力,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奇跡,你也就在逐漸地成長和變好。

前幾天,工作間隙,跟一位作者好友聊天。我問他最近在忙什麼,整天都看不見個人影。

他說:“哎,苦啊,忙了一夜到現在都還沒睡呢?”

當時,在手機另一端的我一臉驚呆,說:“不是吧,這麼拚?我知道,你最近在忙著弄自己的課程,但怎麼忙成這樣?”

他說:“忙課程是一回事,我還有很多事要做啊。”

我繼續說道:“你真的很努力,我自愧不如。”說完,心裏一陣感慨。

果然,真正的努力,是看不到、摸不著、不動聲色的。而那些,不動聲色的努力,總是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之前,在看最新一期的《最強大腦》時,有一個參賽選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初中生。在淘汰賽的時候,每一位參賽選手都會有一個VCR視頻介紹。

這位參賽選手在VCR裏開始的時候說,從小就是學得比別人要快一點,不用花太大的心思在學習上。

視頻中,她的同學說:“她的成績基本上是前五起步,最高第一。”接著,有一位男同學說:“她一周不學習,她都能考那麼好,反正,我是沒有看到她怎麼努力。”隨後,幾個同學圍在一起笑著說,羨慕嫉妒。

這時候,視頻立刻播放了小姑娘自己的畫麵,她笑著說:“那是因為,我在家裏自學。”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因為,一個人的努力真的不是我看見你在學習,你在刷題,你在看書就叫努力。而是,背後默默地付出。真正的努力,從來都是不動聲色的。

在台上,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姑娘淡定,從容,心態極好。

最後,她成功晉級。她的順利晉級,少不了她背後的努力。

看完這段比賽,我不由回想起,我的一位發小秀秀。秀秀,跟我一般大,從小學習就好,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她的成績好,可以說在我們村裏都是出了名的。大人誇讚,小夥伴羨慕。

從小學開始,我就跟隨父母前往了南方城市生活。對於秀秀的記憶,就一直停留在了小時候。

以至於,在讀小學、初中的那幾年,我對她的印象都是很模糊的。但我的父母,卻很清楚。在父母眼裏,孩子讀書期間的成績,會習慣性地被拿出來做比較。在父母身邊的那幾年,不論是每一次的考試還是平常的學習,他們都會經常說,聽說,秀秀學習很好啊,每次考試都是班裏數一數二的。而且,她還經常幫助家裏幹農活,都沒花時間來學習,人家每次考試都能考得那麼好。你啊 ,要加把勁。

那時候,我對父母的話半信半疑,心想又沒看到怎麼會知道呢?直到,讀初三那年,我轉學回到老家後,我才真正地了解到,秀秀是真的很努力,而且,她的努力是你看不到的。

初三是住校製,那會兒,每逢周末秀秀回到家裏,依然是一邊學習,一邊幫助家裏幹活。我在學習的時候,她在幹活。我不學習了,她依舊在幹活。我常常篤定,她肯定是忙到作業還沒有來得及做,考 題還沒來得及刷,單詞也還沒有來得及背。

誰知道,等到我們一起回學校的時候,我問她時,她都很有自信地說,完成了。我問秀秀:“你明明一直在幫家裏幹活,你哪有時間寫作業啊?”

秀秀笑著說:“晚上啊。我晚上會學習到很晚,而且,在學校的時候,學習、看書、做題時間會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