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帶狀皰疹(1 / 1)

案例:楊某某,男,70歲,1995年12月10日診,自訴5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脅助部疼痛,成燒灼樣,心煩意亂,未注意治療,之後疼痛漸加重,門診檢查:左脅助部部分皮膚呈片狀紅斑,有紅疹、水泡,伴頭痛發熱,T:37.5-37.8℃,噯氣頻頻,口苦而幹,大便硬,小便黃,納食差,舌質紅,苔黃脈弦數。西醫診斷為帶狀皰疹,中醫診斷為纏腰火丹,屬熱毒蘊結型,治宜涼血解毒,方用加味五味消毒散。方藥:野菊花20g、銀花30g、公英30g、地丁30g、天葵子10g、清半夏10g、建曲15g、黃柏15g、白芷12g、大青葉30g、滑石20g、生苡仁30g、黃連10g、木別子10g、炒山梔12g、丹皮10g、服5帖,另雄黃、黃連研粉,醋調塗患處。

二診,服藥5劑後,發熱除,疼痛減輕,出水結痂,皮疹變暗,原方加柴胡12g、全蠍6g,去天葵子、半夏。5帖。

三診,紅腫漸消,大部分皮疹結痂,疼痛減輕,病情得以控製,效不更方,繼上方7帖,病愈。

按:帶狀皰疹多屬中醫的纏腰火丹,每因濕熱毒邪,伏於體內,阻閉經絡,導致氣血不暢,故出現陣發性、燒灼樣的肋間神經痛。一般1周後肋疼痛加重,皮膚出現紅色丘疹水泡,早期多為肝膽濕熱、熱毒蘊結。治宜清熱涼血解毒,利肝膽濕熱。王老善用五味消毒飲加減。方中梔子、公英、野菊花、銀花、地丁、大青葉、黃連、黃柏均為清熱瀉火解毒藥;滑石、苡仁利濕通淋;丹皮、山梔子涼血活血;木別子消腫散結、祛火毒;建曲健脾和胃,以防大量寒涼藥物傷胃。二診入柴胡疏肝散結,加全蠍增強活血逐瘀止痛之力。全方合用共秦涼血活血、瀉火解毒、疏肝利膽、清利濕熱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