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墨菲教你用潛意識發現內心(2 / 3)

在從醫院回家的途中,一家人遭遇了交通事故。夫人和女兒全然無事,唯獨商人的一隻手被壓壞。最終,這隻手被切除。

“即使失去一隻手或兩隻手都願意,隻要治好女兒的病”,正如他的祈願,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

墨菲曾反複說過一句話:“潛意識可以實現你的所有想法和願望。”

無論是錯誤的想法,還是歪曲的想法,潛意識都會如實幫你實現。因為潛意識不具備判斷善惡、是非的能力。或許這正是潛意識是一種能量的最好證明!

聯想一下電流。電流不具備判斷善惡、是非的能力。隻要摁下開關,它就能釋放出能量。因此,電流在給街道帶來光明、給工廠提供機械運轉的動力的同時,也會導致善良的人觸電而亡。水亦是如此。它既可以轉動發電機,產生電力,也能形成大海嘯,吞噬無辜的生命。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水僅僅是一種能量。

因為潛意識是一種能量,所以它隻會按照你的指示行動。“治好女兒的皮膚病。實現這個願望後,父親失去一隻手”,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如何正確使用潛意識至關重要。潛意識是偉大宇宙的能量。因為它是一種能量,所以正確使用它的人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反之,則會陷入不幸之中。

· 潛意識與宇宙大爆炸一起出現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關於宇宙的誕生,有很多種說法。時至今日,相關討論還在火熱地進行著。在形形色色的論點中,最廣為人所接受的是“宇宙大爆炸理論”。

大約在137億年前,宇宙是一個溫度和密度極高的能量集合體,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但是,它並非什麼都沒有。

這個能量集合體經過不斷膨脹後發生爆炸,即宇宙大爆炸。此次大爆炸後,構成能量的質子和中子、電子等開始發生連鎖反應,並生成各種各樣的物質。

伽莫夫等近現代宇宙物理學家,這麼闡釋宇宙的誕生:地球誕生於宇宙大爆炸之後的91億年,即距今46億年前。大爆炸後,物質四處飛散。這些物質中的氫集合在一起,形成了恒星。其中一顆恒星再次爆炸,誕生了中心密度最高的“氣”球。這個“氣”球一邊吸收周圍的氣體一邊成長,最後發生氫核融合反應,形成光芒四射的氣體集合體。

這就是太陽。

太陽周圍的氣體漩渦絕大部分被太陽吸入內部,而擁有能與太陽的重力相抗衡的氣體則既不會被太陽吸入,也不會飛出重力的控製。它們開始繞著太陽一圈一圈地轉動。這些是行星。地球便是其中之一。

據我們所知,地球是太陽係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因為太陽和地球間的距離十分微妙。離太陽近一些或遠一些,生命都會因過熱或過冷而無法生存。此外,由於太陽具有吸入、吹散氣體的功能,所以比地球更靠近太陽的星球主要由固體物質構成,比地球更遠的星球則以氣體物質為主。

地球的物質構成非常均衡。水出現後,生命便誕生了。這麼看來,地球真是一個幸運的星球。

在137億年的時間裏,太陽、行星、地球等相繼誕生。之後,地球上不計其數的生命開始生長、發育。人便是其中之一。

物質、生命、動植物、人類……將這些統稱為“物體”已是過去的說法。現在最新的量子力學將這些統稱為“能量的移動”。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核利用內部提供的能量運動。

換言之,我們可以認為,物質即能量本身,物質的存在即能量的移動。

讓人驚訝的是,東方自古以來就有人主張這種說法。即物質不是有形的,而是在流動中形成的“氣”。人的肉體也屬於物質的一種。古代東方思想中的人類,是宇宙在流動的過程中形成的“氣”。

現代最尖端的宇宙物理學和古代東方思想,觀點幾乎相同。這種看法的一致並非出於偶然。這是在告訴我們:人類感知智慧和真理的力量非常偉大。換言之,潛意識的力量非常偉大。

因《物質的究竟》等著作而聞名於世的美國物理學家海茲·帕格斯(Heinz R. Pagels)曾在書中如此寫道:“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世界,實際上由不可見的能量構成。”

據最新的量子力學理論顯示,“存在於宇宙空間的任何東西都由同一種物質構成”和“隻不過是物質和能量的狀態不同而已”是目前的主流看法。

如果無限細分物質的構成要素,最終得出的答案是“原子”。如果再接著細分原子,我們會發現,在原子核的周圍有電子和中子在轉動。讓人驚訝的是,這與地球等行星圍繞著太陽轉的模式幾乎完全相同。

在量子力學的研究者中,有人認為,這個宇宙存在無限的可能,生命體是具體呈現這種無限可能性的“場所”。

毫無疑問,能量集中在一起並轉化成物質,需要一定的條件。所謂“場所”,即條件完備的環境。而“我們”則可以認為是,“能量在地球這個‘場所’作為生命體呈現的物質化存在”。簡單地說,我們既是能量或意識等肉眼看不見的非物質存在,也是肉體等肉眼可見的物質存在。

我們生命體的本質是能量,而生命體的源泉是宇宙生命能量。請大家理解這一點。

以現代最尖端科學為依據的觀點,與100年前的墨菲理論竟然完全吻合,確實是一件令人震驚的事。

· 世上萬物皆擁有無限的能量

墨菲提及的“潛意識擁有無限的能量”,並不僅限於人類。

“所有人都擁有無限的能量、無限的可能性。”

他在反複說這句話的同時,還認為,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比如野外的小花、空中的小鳥、池塘裏的小動物等,都擁有宇宙生命能量。

這個說法雖然有些抽象,但應該不難理解。比如由風帶來的一顆種子,落到地上後開始發芽。經過一個在種子階段想都不敢想的精巧發育過程後,逐漸成長為小草、樹木。

之前,“倔強蘿卜”曾一度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一顆掉落在柏油路的小裂縫中的種子,最終成長為又壯又大的蘿卜。這是蘿卜種子擁有生命能量的一種表現。

一望無際的繁茂森林即使因為自然火災而被燒成了灰燼,但生命仍然能重新複蘇。在數年、數十年後,這片土地依然會鬱鬱蔥蔥。

探索頻道再現過鬆林再生的場景。生命複蘇的一幕,令觀眾無比感動。鬆塔是鬆樹的種子。種子藏在如甲殼般摞在一起的一片片果鱗中。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種子藏在堅硬的果鱗中是難以發芽的。其實不然。鬆林遭遇火災後,鬆塔被大火彈到很遠的地方。鬆塔因此躲過一劫。而如甲殼般堅硬的外殼因周圍溫度過高而向外裂開,把種子彈在了地上。

之後不久,鬆林因溫度過高而出現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到鬆林上空的冷空氣後,形成滂沱大雨。這場大雨喚醒了沉睡中的鬆樹種子。於是,鬆樹種子開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最終變成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

如此精彩的過程是通過什麼實現的呢?無論我們怎麼思考,認為“這是宇宙生命能量帶來的奇跡”都是最合理、最自然的解釋。

· 受精卵的奇跡

人體由60兆個細胞構成。但是,最開始的時候隻是一個小小的受精卵。如今我們已能通過電子顯微鏡看到精子和卵子相遇、受精的過程。那一幕比任何一個劇本都讓人感動。

實際上,有1億多個精子同時向某個卵子發起進攻。能順利與卵子合為一體並孕育成生命的精子是1億多個精子中最棒的一個。

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後,一分為二、兩個分裂成四個、四個分裂成八個,不斷發生分裂,並在胎內這個有限的環境中不斷成長,最終以一聲啼哭降臨人世。這個時候,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於他人的生命個體。

地球的總人口現已有70多億人之眾。在這麼多人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為什麼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呢?遺傳基因能告訴大家答案。

遺傳基因在哪裏?是什麼樣的東西?構成人體的細胞,大小從1微米到數十微米不等(1微米等於1‰米)。在這麼小的細胞的中心,有一個核,核中有染色體。

染色體由兩條構成一對,一條遺傳自父親,另一條遺傳自母親。人一般有23對染色體,即46條染色體。

染色體包含一種名為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呈雙重螺旋結構的物質,遺傳信息(基因組)便在DNA中。

據最新遺傳科學數據顯示,如果把每個基因組包含的信息換算成文字,厚達1 000頁的百科辭典大約需3 000本才能記下。

小到連肉眼都看不到的細胞,正是依靠如此龐大的信息數據,讓70多億人都成長為不同於他人的個體。而且,細胞會不斷更新。比如皮膚細胞的更新周期大約為28天。全身的細胞大約每4個月更新一次。每次更新,遺傳基因的信息都會妥善交接。

蛋白質也是組成生命體的重要物質。遺傳基因,可以說是蛋白質的設計圖。

遺傳基因之間保持著十分和諧的關係。比如,當某個遺傳基因開始工作,其他遺傳基因在接到相應信息後會調整狀態,或停止工作,或朝著相反的方向工作,以便讓全體保持和諧的狀態。

在了解了細胞的結構後,你應該就能相信有一股力量無窮的未知能量正在你的身上運作了!

· 弗洛伊德發現了潛意識

墨菲認為,宇宙生命能量潛藏於潛意識中,或存在於潛意識中。那麼,潛意識究竟是什麼?

比如,當你麵臨二選一的時候,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A方向。周圍人都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你自己也堅信選擇A方向沒有錯。

盡管這樣,你的內心還是出現了別的聲音,如“選擇A,真的正確嗎”“不應該選擇B嗎”等。你可曾有過這樣的體驗?

如這個例子所示,除了你自己認為是“意識”的意識外,還存在另外一個“意識”。19世紀德國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科學地證明了這一點。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弗洛伊德的潛意識證明”是為人類近代化做出貢獻的三大偉業。

在弗洛伊德之前,感知到“意識水麵下存在另一種內心活動”的人不在少數。突然湧現的預感、直覺等,都屬於另一種內心活動。據說弗洛伊德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每次新學說問世,他都能快速抓住其中要點,並以自己獨特的形式展開分析總結。

在潛意識的研究上,也是如此。他將各種學說、周圍學者的觀點、從患者那兒得到的珍貴啟發等融為一體,總結出“無意識”“超自我”等與今天我們所說的潛意識相通的概念。他不愧是一位偉大的發現者。

· 潛意識與顯意識

弗洛伊德認為意識和無意識互相關聯,無意識的力量非常強大。因此,他主張將無意識的力量與意識聯係在一起,通過意識主導來發揮無意識的強大力量。換言之,弗洛伊德認為,通過意識可以挖掘出潛伏在無意識中的各種未知可能性。

弗洛伊德曾利用催眠術來證明無意識對意識的強大影響。這個觀點與墨菲的潛意識哲學如出一轍。墨菲把潛意識(弗洛伊德說的無意識)比喻為冰山。墨菲在其著作《神奇的潛意識力量》(The Magic of Extrasensory Power)中,寫下了這麼一段話:“你的內心無異於90%沉沒於水麵之下的一座冰山。你90%的生活都由沉沒在水中的意識(潛意識)支配。你的潛意識信念指揮著、支配著、控製著你的所有意識行為。”

據最新的腦科學研究證明,我們隻使用了極少一部分存在著的腦力量。人的大腦大約擁有140億個神經細胞。而我們實際上使用的不過是其中的3%。剩下90%以上的神經細胞都處於未使用的休眠狀態。墨菲用處於水麵下的冰山來形容潛意識,著實讓人驚歎不已。

愛迪生、愛因斯坦等被稱為天才的科學家們,其使用的神經細胞也不過是6%~7%。換個角度說,隻要發現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宇宙生命能量並徹底使用它,誰都可以到達天才的境界。

“隻要祈願,任何願望都能實現。潛意識會幫你實現。”墨菲的這句話沒有任何誇張,也沒有任何矯揉造作。

· 情緒掌控術請使用潛意識

來世間一回卻不使用潛意識,簡直是一種浪費!關於“潛意識為什麼擁有無限的力量”這一點,現代的航天工程學、最尖端的物理量子力學以及生物學等各種科學理論都可以給出清晰的解釋。但是,我們在使用潛意識時,並不一定非得知道這些晦澀的理論和學說。

1. 使用潛意識

其實,我們無須知道其背後的理論和學說。我們隻要使用潛意識即可,隻要用它創造出最佳人生就足矣。電流是存在於宇宙的能量之一。證明其存在的是在雷雨中放風箏並證實雷能是電流的富蘭克林。如何做才能將電流轉化為人類生活及生產活動不可或缺的動力?迄今為止已有為數不少的科學家和技術專家研究過這個問題。得益於他們的不斷挑戰和研究,我們擁有了如今這個光明耀眼的文明社會。

2011年,日本在大地震之後有一段時間曾實施計劃停電的緊急對策。

停電的經曆讓日本民眾深切感受到了無電生活的水深火熱。沒有電,意味著照明、交通設施、電腦等都不能正常運作。換言之,從現代的都市功能,到生產設備、日常生活,所有的一切都頓時停止了。

但是,我們並不是非得理解電能的科學原理才能用電。實際上,對我們而言,用電是一件非常自然、理所當然的事。我們常常下意識地打開、關閉電器。愛迪生曾如此說道:“什麼是電,我們沒必要思考。電就是電。你隻要使用它即可。”潛意識的開發運用與此同理。

我們沒必要思考“潛意識是什麼”。連“潛意識是一種宇宙生命能量”我們都沒必要知道。

潛意識就是潛意識,隻要使用即可。

2. 萬物皆以最佳狀態生存著

墨菲認為,潛意識擁有的無限可能性適用於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人類以外的生物都以其最佳自然狀態,悠然自得地開展著生命活動。

在這些生物中,也有因嚴峻的環境變化而瀕臨滅絕的生物。而讓環境出現變化的正是人類。如果沒有人類的錯誤舉動,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能一邊維持平衡狀態,一邊以最適合自身的生存狀態生活下去。

無論哪種生命體都肩負著宇宙的137億年的曆史。換言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體都是“宇宙進化曆史”的濃縮體。

20世紀後半期,關於在那之前的生物分布,人類有了革命性的發現:地球上生存著1億多種生物。現在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大約有200萬種。這些生物都由原生生物進化而來。比如,動物以“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兩棲類—哺乳類”這種形式展開多方向進化。雖然形式多種多樣,但動物的遺傳基因信息的運作機理和人類基本相同。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擁有無限的能量。現在正在呼吸的你,身體深處也擁有無限的能量。”墨菲早在生物學大發現公之於世的半個世紀前,就宣布了這個觀點。墨菲的教義,從不斷進步的生物學的角度審視,也是不折不扣的真理。

3. 你握有人生的控製杆

為了實現幸福人生,我們該怎麼做?潛意識聽從顯意識的指揮。通過有意識地傳達某種想法,我們就能操控潛意識。

墨菲曾說:“你是你人生之船的船長。”這句話說得非常淺顯易懂。

船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航路,按照自己的想法讓船駛向目的地。但如果讀錯了航海圖,或因沒有正確操作羅盤針而駛向了錯誤的方向,船隻就可能觸碰暗礁、遭遇大風暴。船長擁有極大的權限。

如果你將“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想法傳達給潛意識,無論是多大的驚濤駭浪,潛意識都會朝著你所指引的這個方向前進。

牢記這一點: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創造。

健康與潛意識

“隻要有健康的身體和自由自在的一天光陰,我就可使帝王的赫赫威嚴為之黯然失色。”正如愛默生所言,真正的幸福源自身心的健康。

主張人為幸福而生的墨菲也曾高聲斷言:“健康是人本來的姿態。”

潛意識是生命體的根本能量,是身心健康的源泉。

· 病在先,抑或心情在先

人的存在,是每個人身體內部的潛意識所擁有的宇宙能量的一種表露。原本每個人都應該是身心平衡的健康人。既然這樣,人為什麼還會生病呢?現在醫學技術和預防醫學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為疾病而煩惱呢?特別是近年來,患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人在不斷增加。這又是為什麼?

墨菲認為:“疾病是因肉體和精神不協調而暫時出現的一種狀態。”

這句話給了我們莫大的勇氣。因為它讓我們相信,疾病隻不過是暫時出現的一種狀態,隻要保持身心平衡,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我們就能治愈疾病。

人非常脆弱。很多時候,頭痛、腳痛、胃痛、牙痛、發燒等一點點小病,就會讓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心情憂鬱。

我們心情低落是因為身體不適嗎?抑或是因為心情沉悶,我們才身體不佳?“病在先,抑或心情在先?”從古至今,主張“病在先”的人和倡導“心情在先”的人展開過無數次討論和交鋒。最終,“心情在先”的觀點得到了更強烈的支持。

傳統中醫學認為,人就是內心和肉體的雙重存在。所謂內心,即生命、精神、靈魂。換言之,精神推動了肉體的運動。精神處於正常狀態時,人是健康的。精神錯亂或歪曲時,人就容易生病。

古代中國人提出的看法,與墨菲闡釋的以宇宙生命能量為核心的健康論,正好不謀而合。

· 墨菲的心靈探索從治病開始

墨菲探索潛意識緣於年輕時的一次生病體驗。年輕時,墨菲曾患有一種名為肉瘤的惡性腫瘤疾病(癌症)。肉瘤是一種形成於骨骼和肌肉的神經腫瘤。當時別說治療方法了,連阻止其擴散的方法都沒有,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病情惡化。

但是,墨菲沒有輕言放棄。他嚐試了19世紀偉大的治療師菲尼亞斯·昆比博士的治療方法,並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治療效果。在這之後,他開始熱衷於研究昆比博士主張的治療方法。

昆比博士認為,消極的思想在體內凝結後便形成了腫瘤、結核等疾病。他提倡的治療方法是“把注意力放在由上天決定的精神平衡、內心平靜和健康上”。

具體的做法是每天誦讀這麼一段文字:“把目光放在偉大的力量和愛上吧!創造一切事物的偉大力量正在某個地方發揮作用。向偉大的神傳達你的願望吧!他會給你的人生帶來無限的恩惠。”墨菲每天早晚各花5分鍾時間出聲誦讀這段文字。讓人驚訝的是,被宣告是不治之症的肉瘤在3個月後消失殆盡。

昆比博士還向眾人講過這麼一個頗有意思的故事。“17世紀之初,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曾被敵軍包圍。民眾以及士兵因為維生素不足,飽受壞血病的困擾。這時,一個出自奧蘭治親王之筆的藥方開始瘋狂傳播。據說由該藥方配出來的藥水十分有效。後來大家才知道,這種所謂的藥水由多種顏色的水混合而成,並沒有加入具有藥效的東西。但是,相信這是‘特效藥’並喝下的人都見到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