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身先士卒,士兵就會舍生忘死;有不怕死的將軍,才有敢死的士兵。徐向前元帥曾經說:“培養部隊的過硬作風,關鍵在幹部。我常說,隻有不能打仗的官,沒有戰鬥結束後進抵平型關的八路軍不能打仗的兵。兵是幹部帶出來的,有什麼樣的幹部,就會有什麼樣的兵。假如幹部慣於打滑頭仗,他能帶出部隊的過硬作風來,才是見鬼的事呢!要使部隊的勇猛作風在戰爭中真正發揮其有效力量,歸根結蒂,有賴於各級指揮員的正確組織,正確運用,正確指揮。部隊越是勇猛善戰,指揮員越應慎重從事,把它確實用到點子上去,以避免無謂的犧牲和消耗。”平型關戰役之所以取得勝利,與林彪、聶榮臻以及以下各級指揮員均親臨一線,與士兵並肩戰鬥關係極大。林彪、聶榮臻的師指揮所幾乎與團指揮所挨在了一起,均在敵炮火射程之內,然而師首長可以不用電話直接指揮團甚至營一級,為及時指揮戰鬥贏得了時間。林彪指揮時有幾個鏡頭在這裏不妨重放一下:
林彪帶著參謀人員實地考察了平型關一帶的地形,基本與圖上所繪相符,這更堅定了他在平型關與日軍大戰一場的決心。十幾天來他一直在苦思良策,一張軍用地圖被塗得麵目全非。他已經數次致電毛澤東和八路軍總部,要求在平型關尋機殲敵,現在他親臨實地,一條“八裏埋伏”之計油然而生。
9 月23 日中午,雲腳低垂,正是雨前的悶熱天氣。八路軍115 師連以上幹部齊集於上寨村一所農家小院裏。一百多人席地而坐,擠得密不透風。大多數人已經很久沒見過林彪,雖然汗流不止,卻不敢解領扣。林彪對於這種天氣似乎很適應,衣冠整齊地端坐於台上,在這個汗味濃鬱的小院裏,他是唯一沒流汗的人,那張蒼白的臉永遠陰沉著,令人敬畏不已。
聶榮臻帶頭解開領扣,指著牆角一口大缸說:
“誰渴了可以去舀涼水喝。”
有幾個團級幹部剛要起身,林彪便站起來了,開始介紹敵情……林彪講完敵情接著作了兵力部署。他提高嗓門:
“從小塞村至老爺廟有一段長8 裏的狹溝,溝深少則10 米,多則30 米,其北側是陡壁無法攀登,南側是緩坡易於伏兵向溝底出擊,溝底寬10 至20 米,這是靈丘之敵向平型關推進的必經之路,師部決定在此集中兵力伏擊敵人。嗯,各團幹部要聽清楚。”
林彪停頓片刻,台下幹部立即挺起腰板注意聆聽各自的作戰任務。
……
686 團的李參謀氣喘籲籲地跑來:“師長,敵人全部進溝了,團長讓我來報告。”
“立即開火!”林彪果斷下達命令。
三發信號彈騰空而起,在嘹亮的號聲中,機槍、手榴彈、迫擊炮一齊開火。日軍遭到突然打擊,頓時驚恐萬狀,最前麵的汽車中彈起火,後麵的車輛互相撞擊,亂成一片。士兵紛紛跳下汽車,鑽進車底躲避密如驟雨的子彈。
林彪放下望遠鏡,“命令
楊得誌、李天佑跑步過來!”
685 團的陣地近,楊得誌首先趕到。林彪說:“敵人還沒清醒過來,趕快衝鋒搶占公路對麵的製高點!”
“是!”楊得誌一把揪下軍帽,轉身跑步離去。幾分鍾後,日軍從極度的驚慌中平靜下來,新莊中佐跳下小臥車,揮舞指揮刀命令汽車底下的士兵出來搶占公路右側的製高點。橋本中佐拚命朝東奔跑,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右臂,他負痛穿過一輛輛燃燒的汽車,來到混亂不堪的行李大隊。行李大隊的騾馬大車正擁擠在最為狹窄的那段公路上,兩旁都是懸崖絕壁,八路軍的手榴彈冰雹般從空中砸下,日軍完全隻能被動挨打,無法組織還擊。橋本命令行李隊立即朝汽車隊靠攏,那裏是狹溝的出口,地形較為開闊一些,隻要奪取北側的製高點,以火力壓製八路軍的衝鋒,便可掩護人馬衝出狹溝。
李天佑氣喘籲籲地奔上林彪所在的山頭,累得滿頭大汗。林彪將水壺遞給李天佑,說:“沉著些。敵人比較多比較強,戰鬥不會馬上結束。看到了嗎?他們正在組織兵力搶占有利地形。我們包圍了好幾千人,塊大不好一口吃掉,你們一定要衝下公路,把敵人斬為幾段,並以一個營搶占老爺廟。拿下了這個製高點,主動權就牢牢握在了我們手裏,任憑敵人怎樣頑抗都逃脫不了被殲滅的命運,明白嗎?”
“明白!”李天佑喝了兩口水,順著林彪的手指望去,“他娘的,有幾個鬼子正在往老爺廟爬呢!”
“你們動作要快,慢了是不行的!”
李天佑扔下水壺,“我去了!”一陣風刮下山坡,消失在玉米地裏。
115 師師長林彪685、686 兩個團隨即向穀底發起猛烈衝鋒。343 旅指揮所設在山的鞍部,兩側山頭是兩個主力團的埋伏陣地,這裏離公路最近。陳光早就按捺不住了,為啥還不吹衝鋒號?他不時朝師指揮所張望。林彪透過硝煙始終盯著幾個主要的製高點。685 團很快搶占了辛莊以東的山頭。敵人不懂山地戰,未派主要兵力去爭奪那些關鍵的製高點,而是猥集於山溝被動挨打。林彪鬆了一口氣,將望遠鏡交給身旁的參謀,朝電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