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4章 泛娛樂時代的靈魂煉獄(2 / 3)

其實,高考或許隻是一種形式,社會的發展與開放會為個人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選擇,但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無論參加不參加高考都必須腳踏實地,成功的路途是沒有捷徑可尋的,必須用汗水、勤勞和智慧去贏得。我們縱觀石節能的成名之路便可以發現,無論是阿克耶思的“造星運動”,還是袁如石的“造官運動”,雖然如石破驚天,風光無限,但終是霧裏花水中月。對於石節能本人來講,他的腳一開始就浮在半空中,他隻是一個任人擺布的木偶:模仿別人的姿態和聲音,繁華背後終究是一個死魂靈。隻是在曲終夢醒之後,石節能才真正找回了自己,重新腳跳實地地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已經有人指出:中國目前已經進入泛娛樂時代。娛樂正在通過電視、網絡等新媒介,強勢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以電視節目來說,從開始的“我們約會吧”,到“非誠勿擾”,再到“為愛向前衝”,相親節目的如火如荼成為一道景觀。網絡上QQ農場的出現甚至掀起了一種“全民偷菜”的盛況。而惡搞、戲說更是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顯著的特征。應該說,社會由泛政治時代進入泛娛樂時代是一種進步。在這個泛娛樂時代,每一個人麵對的機會或許更多,但凡事都有一個度,過度的娛樂反而會掩蓋了一種社會和人性的本真,成為一種精神的迷茫和文化的混亂。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的“造星運動”其實未嚐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文化泡沫。”小說《周董模仿秀》通過石節能成為娛樂明星的經曆,藝術地反映了這種泛娛樂時代的文化現狀,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在這個泛娛樂時代文化堅守和文化自覺的重要性。做為一個文化人,更需要象吉方君這樣重拾泛娛樂時代缺失的責任。

從小說《周董模仿秀》我們還可以看到,明星效應在當代社會已成泛濫之勢。石節能的成名,不僅吸引了眾多的粉絲,而且擁有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改變著人們的觀念和認識。首先是那些一直認為他有心理疾病的石家灣人開始認為石節能沒病。接著因為石節能的成名使石老蒙受到了格外的重視,不僅媒體進行報道,而且省長也進行指示,讓有關部門解決作品的出版問題及身體健康問題。連張大頭都因此而恢複了職務。蘇醒後的石老蒙迅速被任命為縣作協主席。讓人感到有一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味道。這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頑疾。從文化上說或許可以說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種劣根性。小說雖然以調侃的筆調為我們描寫這些情節,但其透露出的現實批判性還是顯而易見的,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批判。

記得讀完小說《周董模仿秀》上部《原生態》時,我曾說過似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一來一些人物的命運還沒有展開,一些謎底還沒有揭開,另外石節能個人的命運還缺乏一種真正的起伏曲折。而這一切在下部《非常態》中都得到了深入的展開和表現。不僅將錯綜複雜而又藕斷絲連的人物關係全部梳理順暢,將故事推向進一步,而且也讓石節能完成了個人的煉獄式的成長,從而使其做為一部成長小說表現出一種強烈的現實勸諭意義。石節能的幡然醒悟既是他個人的一種靈魂的回歸,又為年齡相仿的青少年們的提供了一個警示的形象化的範例,其社會意義極為重要。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周董模仿秀》第一次對反華勢力利用明星誤導輿情,對華實施顛覆分裂的陰謀進行了大膽地藝術再現。並對當前社會一些所謂知識精英“顛覆曆史,否定傳統”的現象進行了針鋒相對地諷刺和鞭撻。

袁如石是小說精心描寫的一個人物,這是一個老奸巨滑、心中對新中國充滿仇恨的人物。他對於石節能的教育完全是赤裸裸的,軟硬兼施,不僅以光明的前途引誘石節能,而且不斷利用“緋聞”“假車禍”來威脅石節能,使石節能不得不心甘情願地聽命於他,成為他手中任意揉捏的工具。袁如石的論調之一是否定曆史:“教科書主流認識傳統思想都是騙人的玩意兒......比如這本中國曆史教科書,真實率不到百分之五,比日本曆史教科書真實率要低得多,按照中國曆史體例應當算是穢史,純粹就是胡說八道!所以我勸學生,考完後趕緊把它燒了!”“你要舉起人權高於主權的旗幟,你要談化國家觀念,確立民族觀點,你要淡化政府觀念,確立自由觀點。”“你必須徹底反對******,你要學會仇恨******,學會反其道而行之!”袁如石的論調之二是支持民族分裂。“要有獨立自治的觀點,旗幟鮮明地支持民族獨立。少數民族那些地方,山窮水惡,經濟落後,為什麼要抓住不放呢?他們一獨立,發達地區不就正好甩掉包袱了嗎?”袁如石的論調之三是否定保持領土完整。“比如釣魚島,那兒壓根就沒法住人,爭奪那兒的領土完整,卻要百姓付出生命的代價,有這個必要嗎?還有朝鮮,也是一場沒有必要的錯誤的戰爭,得罪了自由世界,失去了美國支持。”袁如石的論調之四是徹底否定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這個紅線限製了房地產的發展。你的任務,就是引導網民懷疑、否定、衝破這個紅線。”“石油是戰略物資,可以進口,糧食是戰略物資,為何不可能進口?既然糧食可以進口,我們要十八億土地的紅線幹什麼?”袁如石一方麵對石節能行動自由完全控製:配有專用手機,一舉一動皆在監視之中。另一方麵加緊對其進行上述的換腦教育,以“愛美”“仇毛”“搞分裂”為中心,並著手讓其進行“公開參選”準備,以讓其成為市長來操控國家機關。用袁如石的話說是“將他的‘學術’觀點變成政府的聲音”。而針對海選市長的三步走的訓練更揭露了其險惡的用心,從這裏我們也可以體會到所謂海選,所謂民選也並非象普通人所想象的那樣簡單。袁如石為石節能準備的海選首先是競選熱身,通過接訪活動,賺取所謂民意,而麵試則通過用金錢打點收買常委、全委來達到其目的。然後便是模擬演說、鼓動人心。“這種鼓動,要從現實生活中尋找矛盾,從矛盾中尋找焦點,從焦點中尋找話題,讓隱性問題進公開化,讓公開的問題焦點化,讓焦點問題白熱化,再圍繞著這個白熱化的焦點問題進行鼓動,反複策動,予以放大,必要時可以偷梁換柱,張冠李戴,指鹿為馬。”“不要相信高尚,不要在乎手段,目的才是第一位的。”從這裏一個瘋狂、惡毒、虛偽的反華勢力走狗的形象躍然而出。而對石節能的所謂實景鼓動地點竟然是新疆,也就是在新疆,外國記者“史爾”“亨壞”“貝比”暴露出了他們謠傳者、反華者、劊子手的本來麵目,不僅極力煽動新疆百姓參加暴亂,而且窮凶極惡地以殺害美麗善良的阿依古麗來製造假象,進一步達到他們煽風點火的目的。而正是這些反華者真實麵目的暴露最終驚醒了石節能,讓多天來懸浮在空中的他能夠落到地麵,開始反思自己這一段的經曆,從而曲終夢醒,沒有進一步深陷在這個陰險的泥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