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吉方君長篇小說《周董模仿秀》
河北 安海
閱讀是快樂的,當那些浸潤了作者思想和情思的文字化作涓涓細流漫過心田時,快樂就如春雨滴灑在土地上,安祥而寧靜,那種快樂是隻有種子能夠知道的。因此魯巴金說: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由閱讀而帶來友情也是快樂的,它讓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思想能夠以更豐滿的狀態展現出來,因為與作家的思想比起來,作品所表現的隻是作家一時一處的認識和想法。清代章學誠在《文史通義.文德》中說:“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之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以遽論其文也。”這應是孟子“知人論世”說的延續。
我與吉方君兄之間便經曆了一個“閱讀—相識—閱讀—相知”的過程。2007年我讀了他發表在《遼河》文學月刊上的短篇小說《紅指印》後有些觸動,便寫了一篇評論貼在論壇及博客上,自此便算初識了他。此後,又相繼讀了他的中篇小說《成名狀》和《攪局》,出於喜歡寫了一些評論性的東西,並和他有了進一步的交流,通過網絡,聊生活、聊讀書、聊社會、聊文學,從而對他本人及其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曾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談到對他的認識,說他是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作家。一來是因為他的作品在題材上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的關注,在情感上對弱者的深切同情對腐惡勢力的極端憤怒與諷刺。二來更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的一身正氣,他是一個正直的人。其實說到底作家與其作品的關係是和諧一致的,雖然現實中也確有一些文行不一的例子,但我以為隻要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必然來自一個真誠的靈魂。一個作家如果不是自身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著一種應有的社會擔當,有著一種對自身及他人靈魂毫不留情地坦露與剖析,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打動讀者的良篇佳作的。因此,能閱讀吉方君兄的作品並與之成為知已,在我來說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大約是今年夏天,吉方君兄告訴我他有一部叫做《原生態》(後改做《周董模仿秀》)的長篇小說在現在網讀書頻道連載,讓我有時間去看看。當下我便按著他給的地址去了,沒想到一讀便馬上被吸引住了,以至於每天上現在讀書網成了我必做的功課,在對他小說的閱讀中時間一晃也便從炎炎夏日轉到了淩冽的冬天。窗外風景由蔥綠而銀白,由蒸騰張揚而屏息內斂,內心之湖水也一度起起落落,時而平靜安寧波瀾不驚,時而急風驟浪激蕩不休。“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現在掩卷之後,心頭留下的是一種閱讀的快意與沉思。
小說《周董模仿秀》場麵宏大,人物眾多,構思嚴謹巧妙,情節跌宕起伏,題材新穎別致,意義發人深省。無論是從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還是從作品題材的選擇上,抑或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與深度上來說,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我想這部小說不僅對於吉方君本人的文學創作而言具有一種裏程碑式的意義,而且僅以其題材的新穎來說即使是放在整個中國文壇來講也有著不可小覷的分量。
小說《周董模仿秀》分上、下兩部,上部《原生態》主要講述了駝背柳中學優秀生石節能由一個退學者到超級天王秀的傳奇人生經曆。深入地展現了這個娛樂時代娛樂界的造星運動。下部《非常態》則將表現領域擴展到更廣闊的天地,通過石節能的遭遇表現了反華勢力利用名星誤導輿情,妄圖製造分裂、顛覆國家的險惡陰謀及行動。同時也表現了石節能個人在這個泛娛樂時代其靈魂最終經受住煉獄的考驗而得以茁壯成長。
小說的主人公石節能原本隻是駝背柳中學一名高中生,他在模擬考試中名列全縣第一,是一個最有希望問鼎清華的學習尖子。如果按照高考、大學、工作這樣的常規道路走下去,那麼他的人生或許也不乏精彩,卻畢竟隻是眾多雷同樹葉中的一枚。但他卻在高考前夕毅然退學,由此揭開了他獨特人生的序幕。石節能的退學如石投湖麵,引起了全家人及親朋鄰裏的極大關注。但麵對勸說他卻不為所動,甚至因逆反心理而負氣出走,卻意外遇到鼓舞傳人鳳兒婆,向其學習苗家獨特的“鼓舞”。石節能的三姐、心理學家石節時為此專門趕回鄉間,為其製定了“欲擒故縱”的勸學計劃,支持他向鳳兒婆拜師學藝,成為“鼓舞傳人”。幹媽周雅麗將石節能迎到王母山莊,並通過關係為其買到大學的內招指標,但石節能卻不辭而別,獨闖省城,以證明自己“不讀大學也有出息”。幾經周折,石節能被獨具慧眼的娛樂經紀人阿克耶思發現,並簽約星秀公司。經過星秀公司的包裝,石節能完成了對周傑倫的全麵才藝模仿,並在超級天王秀中奪得全球冠軍,一舉成名。
成名後的石節能在回鄉時意外得知了自己竟然是高中班主任蘭雪芬老師的兒子,內心極為震驚,他一時無法麵對被自己傷害極深的蘭老師,隻身逃離王母山莊。卻撞進了一股隱密力量事先設好的網絡中,從而走上了一條更加詭秘的成名之路。與星秀公司的包裝相仿,他的導師袁如石對他也進行了種種包裝,不同之處隻是前者包裝的目標是“娛樂明星”,而後者包裝的目標卻是“政治明星”。通過三步走的隱形包裝,使石節能變身周董、周常委,成為江都一顆新興的政治明星。後來,在袁如石的“實景鼓動”中,石節能終於看清了這股隱密力量的真實麵目,從而走出了那種混沌的思想歧路,並配合有關部門對其予以了應有的痛擊。水落石出之後,他回首往事,不堪回首,為自己當初的草率和任性深為懺悔,重新走進考場,取得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由此經受住了煉獄的冶煉而完成了一個少年曲折的成長史。
小說《周董模仿秀》從結構上來說主要圍繞石節能的行動展開,從人物上來講石節能是小說的一號主人公,眾多的人物、故事皆圍繞他而行動、展開,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講,《周董模仿秀》是一部青少年的成長小說,種種社會現象、社會問題都是從石節能的成長史中滲透出來的。隻不過與一般的成長小說不同的是,《周董模仿秀》的著眼點不在於青少年情感曆程的表現上,它不是一部情感小說,它的著眼點更高,它是直接將現實社會放在了青少年的麵前,讓他們在直麵社會直麵現實的磕碰中最終實現自己的茁壯成長,從而具有一種直接的教育意義,盡管許多時候這種直麵是有些殘忍的。
小說的主人公石節能雖然屢經風險,卻終能夠化險為夷,在他的身邊有眾多關心、支持、保護他的人,因此石節能雖然命運多桀,但他還是幸運的。然而,社會上又能有多少少年能象石節能那樣幸運呢?恐怕很少很少。高考、上大學、參加工作的老路子雖然很被一些人所不齒,但其原因並不在於這條路的不暢,而在於這條路太老道了,以至於使一些人產生了逆反心理,正如小說中的石節能一樣。我國的高考製度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弊病,盡管在多年前就有人“炮轟中國的高考製度”,但目前來看還沒有一種更好的製度能夠取代它,高考基本上還是一種公平的競爭。雖然我們曾經講“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盡管確也有一些如石節能似的成功個例,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的發展最終還是要依賴於教育,在全社會普及高等教育逐步會成為可能,也會成為中華民族複興的基礎。我曾與吉方君私下裏探討過類似的問題,他說他們那裏好多家長都把孩子往藝校裏送,企望孩子一夜成名。並說高考前夕退學的孩子也很多,已經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我想《周董模仿秀》也是他關注現實、反映現實的產物吧。即便是象石節能這樣有眾多“保護神”的孩子退學後都經曆了那樣坎坷凶險的經曆,險些步入岐途,而普通的孩子們要脫離高考想另辟捷徑會多麼艱難。石節能最終幡然醒悟、意識到當初退學的錯誤並重新參加高考就很能說明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