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三種之中屬於(甲)的,是平常的文字(在讀者看來);屬於(乙)的,是好文字。屬於(丙)的怎樣?是否一定是不好的文字?不然。如前所說,鑒賞因人而不同,因時而不同,所鑒賞的文字與鑒賞者的程度如果相差太遠,鑒賞的作用就無從成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英雄識英雄”,是相當可信的話。諸君遇到屬於(丙)類的文字時,如果這文字是平常的作品,能確認出錯誤的處所來,那麼直斥之為壞的不好的文字,原無不可。倘然那文字是有定評的名作,那就應該虛心反省,把自己未能同意的事,暫認為能力尚未到此境地,益自奮勵。這不但文字如此,書法、繪畫,無一不然。康有為、沈寐叟的書法是有定評的,可是在市儈卻以為不如汪洵的好;最近西洋立體派未來派的畫,在鄉下土老看來,當然不及曼陀、丁悚的月份牌仕女畫來得悅目。\r
鑒賞的第二要件是冷靜。鑒賞有時稱“玩賞”,諸君在廳堂上掛著的畫幅上,他人手中有書畫的扇麵上,不是常有見到某某先生“清玩”,或“雅鑒”“清賞” 等類的字樣嗎?“玩” 和“鑒”與“賞” 有關。這“玩”字大有意味。普通所謂“玩”者,差不多含有遊戲的態度,就是“無所為而為”,除了這事的本身以外,別無其他目的的意味。讀小說時,如果急急要想知道全體的梗概,熱心地“未知以後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地急忙讀去,雖有好文字,恐也無從玩味,看不出來,第二次第三次再讀,就不同了。因為這時對於全書梗概已經了然,不必再著急,文字的好歹也因而容易看出。將我自己的經驗當作例子來說,《紅樓夢》第三回中黛玉初到賈府與寶玉第一次見麵時,寫道:\r
寶玉看畢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何曾見過她。”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她,然看著麵善,心裏倒像是舊相識,恍若遠別重逢一般。”\r
我很讚賞這段文字。因為這一對男女主人公,過去在三生石上赤霞宮中有著那樣長久的曆史,以後還有許多糾葛,在初會見時,做寶玉的恐怕除了這樣說,別無更好的說法的了,故可算得是好文字。可是我對於這幾句文字的好處,直到讀了數遍以後才發見。(《紅樓夢》我曾讀過十次以上)這是玩味的結果,並不是初讀時就知道的。\r
好的作品至少要讀二遍以上。最初讀時不妨以收得梗概、了解大意為主眼,再讀時就須留心鑒賞了。用了“玩”的心情,冷靜地去對付作品,不可再囫圇吞咽,要仔細咀嚼。詩要反複地吟,詞要低徊地誦,文要周回地默讀,小說要耐心地細看!\r
把前人鑒賞的結果拿來做參考,足以發達鑒賞力。讀詞讀詩不感到興趣的,不妨去擇一部詩話或詞話讀讀;讀小說不感到興趣的,不妨去一閱有人批過的本子。詩話、詞話、文評、小說評,是前人鑒賞的記錄,能教示我們以詩詞文或小說的好處所在,大足為鑒賞上的指導。舉例來說:《水滸》中寫潘金蓮調戲武鬆的一節,自“叔叔萬福”起,至“叔叔不會簇火,我與叔叔撥火,要似火盆常熱便好”,一直數十句談話都稱“叔叔”,下文接著寫道:“那婦人……便放了火箸,卻篩一盞酒來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盞看著武鬆道:‘你若有心吃了這半盞兒殘酒。’”金聖歎在這下麵批著:“寫淫婦便是活淫婦。”“以上凡叫過三十九個‘叔叔’,忽然換一個‘你’字,妙心妙筆。”\r
這“叔叔” 與“你”的突然的變化.其妙處在普通的讀者也許不易領會,或者竟不能領會,但一經聖歎點出,就容易知道了。\r
但須注意,前人的詩話詞話文評小說評,是前人鑒賞的結果。用以幫助自己的鑒賞能力則可,自己須由此出發,更用了自己的眼識去鑒賞,切不可為所拘執。前人的鑒賞法有好的也有壞的。特別是文評,從來以八股的眼光來評文的甚多,什麼“起承轉合”,什麼“來龍去脈”,諸如此類,從今日看去實屬可哂,用不著再去蹈襲了。\r
四、關於寫作\r
從古以來,關於作文不知已有過多少的金言玉律。什麼“推敲” 咧,“多讀多作多商量” 咧,“文以達意為工”咧,“文必己出” 咧,諸如此類的話,不遑枚舉,在我看來,似乎都隻是大同小異的東西,舉一可概其餘的。例如“推敲”與“商量” 固然差不多,再按之,不“多讀”,則識辭不多,積理不豐,也就無從“商量”,無從“推敲”,因而也就無從“多作” 了。因為“作”不是叫你隨便地把“且夫天下之人” 瞎寫幾張,乃是要作的。至於“達意”,仍是一句老話頭,唯其與“意”尚未相吻合,尚未適切,故有“推敲”“商量” 的必要,“推敲”“商量” 的目的,無非就在“達意” 而已。至於“文必己出”亦然。要達的是“己”的意,不是他人的意,自己的意要想把它達出,當然隻好“己出”,不能“他出”,又因要想真個把“己” 達出,“推敲”“商量” 的工夫就不可少了。此外如“修辭立其誠” 咧,“文貴自然” 咧,也都可作同樣的解釋,隻是字麵上的不同罷了。佛法中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話,我覺得從古以來古人所遺留下來的文章訣竅亦如此。\r
我曾在本稿開始時聲明,我所能說的隻是老生常談。關於寫作,我所能說的更是老生常談中之老生常談。以下我將從許多老生常談中選出若幹適合於中學生諸君的條件,加以演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