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改變
鋒芒太露,就很容易成為耙子,受到攻擊,容易脫離大眾,變成孤家寡人。沒有人會期望別人太耀眼,你太奪目,其他人就會更黯淡無光,就會變得更加自卑。因此,在人生道路上,很有必要學會掩藏自己的才智,給別人留足麵子,做人做事的時候更多地顧全到別人的尊嚴和感受,這樣就能獲得別人的尊重,更容易地走上成功之路。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有一位職員,在公司工作不到四個月,就選擇了離開。一不是自己的能力達不到,二不是自己溝通處事的能力差,三不是在公司裏無用武之地,那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他在從事自由研究之餘,通過偶然的機會與這家公司的員工接觸,發現這位員工在介紹自己公司的產品時,說得有些不明白,於是他就從溝通技巧的角度針對性地提了一些建議。沒想到該公司的老板直接打電話邀請他麵談,而後,他意外地進入了這家公司。
剛進公司時,老板讓他著手解決難題,這就要求不僅要建立一些規則,還要打破一些規則。特別是後來老板任命他主管產品包裝,在設計文案時,他發現他的頂頭上司——產品總監對他構成很大的阻力,因為他要大刀闊斧修改的原方案就是他設計的。為此他很困惑,是該通過協調溝通爭取把事情做好,還是放棄原則投其所好?當感覺阻力越來越大而被迫放棄時,他與上司的關係就顯得有些微妙了。最後,他隻好選擇回避。他沒有獲得上司的配合與支持,這就為離職埋下了伏筆。
總的來看,這位員工在入職時就沒有獲得有利於他的環境。讓自己暴露在一線,在眾多的眼球注目下承擔關鍵工作,那麼無論你大顯身手的結果如何,對自己都不太有利。你做好了,你是個人才,但這樣一來就有人患上“紅眼病”,以後不與你配合;二來領導因為看中你,安排一些更有挑戰性的事情讓你做,這對一個還沒有完全熟悉環境的人來說,事實上是拔苗助長,好心辦了壞事。
小故事大改變
明代學者呂坤在《呻吟語》中說:“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他這是把心滿氣盛、賣弄才華視為做人的大忌。那些高看自己小看別人的人常引起別人的反感,最終使自己走到孤立無援的地步,而那些低調而謙遜的人總能贏得更多的朋友,更容易取得成功。
低處修心,高處容人
道爾在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後,過關斬將地應聘到一家擁有數千名員工的大公司當職員,一幹就是一年多,也沒有被提拔和重用,整天做著平平淡淡的工作,他時常為此感到懊惱和無奈,甚至多次萌生了辭職的念頭。
有一天,道爾像往常一樣加完班後很晚才趕回家裏,他正準備到地下室去取些吃的東西時,突然停電了。他所在的城區馬上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他想去附近的超市買根蠟燭,可是超市也因停電早早關了門。他想起了白天那些高級技師們嘲諷他哈佛畢業也沒有被提拔的情景,很煩躁:“怎麼一天的不順心事都趕到了一起?”正當他無計可施的時候,他的手無意觸動了包裏一張當天剛剛收到的音樂賀卡。伴隨著美妙悅耳的樂曲,一道道光亮也開始從紙片間伸展出來。他趕緊打開賀卡,發現賀卡上的燈光並不微弱,足以看清身邊的東西。他想,為什麼不帶著它去地下室試一試呢?地下室裏更是伸手不見五指,黑得幾乎可以把人吞沒進去。但有了賀卡的光亮,地下室的黑暗被驅散了,借著炫目的光亮,他很輕鬆地找到了他要找的食品。這讓焦躁的他總算平靜了下來。
這件事給了道爾靈感。幾天以後,盡管老板再三地挽留他,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公司,而跳槽到一家隻有幾十人的小公司中。他開始從市場部最底層的一個小職員做起,把他在大公司所積累的豐富工作經驗運用到小公司中去,很快就成了小公司裏受老板賞識的人物,不久老板就提升他為項目部主任,後來,又被提拔為項目部經理。然而,他依然沒有久留在這個位置上,又從這家小公司跳槽到另一家更適合他的公司,漸漸做到經理的位置。
後來,就是這位道爾,成了一家跨國公司的董事長,他在傳記中謙遜地說:“我隻是一顆微弱的火星,如果我還有什麼高明的地方的話,就是我懂得從低處修練自己,把自己放到一個適當而不是高不可攀的位置,使微弱的光更加明亮一些罷了。”
小故事大改變
從低處做起,是一種不與人爭的包容的處世哲學。身在低處,就會“不畏浮雲遮望眼”,求得身心的寧靜。靜則能思考,靜則能養心,與人相爭的欲望也會淡漠下來,從而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而不再妄想遇上不需付出太多就一步登天的美事。於低處做起,胸懷長遠目標,放下眼前爭名奪利的欲望,心境就寬廣起來,反而給自己找到了走向成功的快捷之路。
無論學識多高,知識多麼淵博,職位多麼崇高,不張揚,不炫耀,始終保持低調的處世態度,把自己放到一個很低的位置上,是做人的大境界,是低處修心、高處容人的胸襟。
好話千萬句,毀於一二言
有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準備購買一大批用於車內裝潢的布料,參與競爭的有三家紡織品廠商。在做最後決定前,該公司要求三家紡織品廠商各派一名代表於特定日期來該公司進行最後一輪的洽談。
羅納森是其中一家紡織品廠商的業務代表,當時正好患了嚴重的咽喉炎,但這一點卻使他最後“因禍得福”,獲得了成功。他事後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我被引進一間會議室,麵對的是那家公司的多位高級主管,諸如絲織品工程師、采購經紀人、業務經理及該公司總裁等。我站起身,盡最大努力想講幾句話,卻隻是徒費力氣而已。”
“眾人環繞著會議桌而坐,都靜靜地注視著我。我隻好在紙上寫道:‘諸位先生,我因咽喉炎發不出聲來,我沒辦法講話。真抱歉!’”
“‘我來幫你講。’該公司總裁說道。於是,他便代我展示樣品,並說明那些作品的種種好處。接著大家開始討論,也都極力稱讚我的紡織品的優點。由於那位總裁取代了我的位置,便代替我參加討論。而我自己唯一能做的,隻是微笑、點頭或打幾個手勢而已。”
“這個極其特別的會議,結果是:我得到了那份價值160萬美元的合同——那是我有生以來爭取到的最大訂單。”
羅納森帶著慶幸的口氣總結說:“我知道,如果不是我不能開口說話,我一定得不到那份訂單,因為我對整個事情的估計完全錯誤。經過這次經驗,我發現多讓別人開口講話,實在有極大的好處。”
小故事大改變
在很多場合,都會出現“好話千萬句,毀於一二言”的悲劇。為了不使自己因多言而產生負麵效果,就必須在嘴巴上“安個把門的”。說話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尤其當自己對周圍環境不太了解、對交往對象的情況不太熟悉時,更要遵循“多讓別人說話”這句金玉良言。
與人相處務必慎言,切忌信口開河、口無遮攔,更不要誇誇其談、沒話找話。要知道,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唯有慎言才能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