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在羅斯福主持的全體內閣會議上,羅斯福當眾告誡伊克斯,千萬不要講霍普金斯救急署的壞話。“很清楚,總統有意當著全體內閣成員的麵,狠狠地敲我一下。”伊克斯後來悲歎道。內閣會議以後,伊克斯想單獨見見羅斯福,但勞工部長搶先將剩餘時間占光了,伊克斯怒氣衝衝地返回自己的辦公室,坐下來寫了一份辭職報告呈遞給總統。
第二天飯後,羅斯福總統用責備的眼神望著他,遞給他一個手寫的備忘錄:“親愛的哈羅德……”友好的稱呼之後,總統列舉了八條不同意他辭職的理由,總統寫道:“我對你充滿信心;完成公共事業的巨大任務,非你不可:你的辭職我絕不接受,你親愛的朋友——富蘭克林·D.羅斯福。”
這樣的備忘錄使伊克斯完全消了氣,他說道:“遇到如此待人的總統,誰也沒話說!我當然留下了。”
小故事大改變
在待人處事中,常會出現矛盾和衝突,隻要真心處事,真情待人,就一定會贏得人心。
摩根紀念館裏的水晶
香港交通業巨頭胡忠年輕時曾向一位商界元老請教經商秘訣,這位元老給他講了下麵這個故事。
有位名叫摩根的普通美國人,請來四五位搬運工幫他搬家。當所有的家當都搬到卡車上時,摩根環顧房內屋外,發現自家花園草坪上還躺著一塊巨石,摩根自言自語道:“這塊石頭太妨礙這兒的風景了,誰能把它搬走,哪怕它裏麵有鑽石,我也不要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幾位好心的搬運工於是過來幫忙把巨石抬走,準備用卡車拖到郊外扔掉。也許是石頭太重,巨石剛被舉到卡車上,就掉下來,摔了個粉碎。奇跡真的發生了,一枚巨大的、散發著紫色光芒的天然水晶露了出來。說到做到的摩根堅決不要水晶,好心的搬運工便把水晶捐獻給了紐約博物館。
於是,曆代的人們參觀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時,都能在以說一不二的摩根名字命名的紀念館裏,看到那顆有著特殊意義的水晶。摩根的名字也同堅守諾言聯係在一起。
小故事大改變
誘人的諾言一旦說出口,無法兌現時,就是插在別人心窩的針,痛得刻骨銘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要想事業有成,一定要講誠信,堅守諾言。
真正的大師風範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為人指導演奏時,從來不說話。每當學生拉完一曲,他總是要把這一曲再拉一遍,讓學生從傾聽中得到教誨。“琴聲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說。
一次,他收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新生,在拜師儀式上,學生為他演奏了一道短曲。這個學生很有天賦,把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
學生演奏完畢,這位大師照例拿著琴走上台。但是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卻久久沒有奏響。他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把琴從肩上又拿了下來,深深地歎了口氣,走下了台。
眾人驚慌失措,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他微笑著說:“你們知道吧,他拉得太好了,我沒有資格指導他。最起碼在剛才的曲子上,我的琴聲對他隻能是一種誤導。”
全場靜默片刻,然後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掌聲蘊藏著三個含義:
一是為學生的精湛琴藝;
二是為教師對學生真誠的讚美和尊重;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盛名之下的演奏家並沒有擔心在大庭廣眾之下褒揚學生的高超會無形中降低自己的威信。他在擁有一流琴藝和一流師名的同時,也擁有磊落的胸懷和可貴的謙遜。
僅此一點,足以被稱為大師。
小故事大改變
承認自己的不足往往更能贏得他人的尊重。磊落的胸懷是快樂生活的資本。
追求真正的學問
在20世紀30年代的清華園,學生時代的錢鍾書就立誌要“橫掃清華圖書”,即把清華大學圖書館130多萬冊藏書從A字第一號開始通覽一遍,有的還要作批注;他上課從來不作筆記,還瀏覽其他書刊,可是一到考試,隻要略加複習,他便可考出優異成績。
錢鍾書在清華讀書4年,共讀了33門課程,29門必修,4門選修,包括英文、法文、倫理學、西洋通史、古代文學、戲劇、文學批評、莎士比亞、拉丁文、文字學、美術史等,除第一學年體育和軍訓術科(第二學年以後這兩門課獲準免修)吃了“當頭棒”外,其餘絕大都分都是優秀。
錢鍾書的成績,當時在文學院和全校都是罕見的。
直到錢鍾書先生去世前,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讀書,樂此不疲。
雖然錢鍾書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地讀書,但他不主張做“書呆子”,而是強調追求真正的學問。他說:學問不等於書本上的知識。一個人的能力、成就和他的文化程度沒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錢鍾書先生畢生都在追求真正的學問。他的《管錐篇》一書,囊括了古今中外近4000位著名作家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資料,內容幾乎廣及所有的社會、人文科學。對眾多學科的知識進行比較、評說,再做出結論。這是一部充滿人生感悟和洞察的書。它談愚民、談酷吏、談藝文、談方正圓滑、談世道人心,是一本縱橫捭闔、浩浩蕩蕩的煌煌巨著。
錢先生的真知卓識源於他孜孜不倦、勤勉認真的治學態度。
小故事大改變
學問就是知識,知識就是力量。學問像一條川流不息的江河,由淺短、平息湧入深奧、洶湧的大海;學問如一把寶劍,劈開禁錮我們黑暗的牢門;學問像大鵬,攜帶著我們的思緒翱翔於廣闊、蔚藍的蒼穹;學問也像一位博學多才的教師,引領我們由愚昧的世界拓展到知識的新領域、新天地,讓我們放飛自己的夢想;學問如一條星光大道,直抵我們蔚藍的未來;永遠不要放棄學問!
我們既要探索知識的學問,也要研究做人的學問,以知識豐富思想,以品格規範言行, 立言、立行、立德、立身,讓自己一生立於不敗之地。
藏起鋒芒,穩步前進
春秋時期,楚莊王非常信任才華出眾的孫叔敖,先後三次給他極高的權力和豐厚的物質待遇,讓他擔任出國令尹承擔出使別國的重任,孫叔敖盡心盡力,每次都出色完成了出使重任,保護了楚國的利益。然而,位高權重的孫叔敖卻深知自己正處於鋒尖浪穀中,隨時都可能遭受滅頂之災,於是,他想盡辦法隱藏自己的鋒芒,極盡可能地向楚莊王推薦其他大臣,使他們都得到相應展示的機會,得到楚莊王的賞識。
楚莊王不解孫叔敖的用意,就問他:“難道你嫌我給你的賞賜還少嗎?”孫叔敖誠懇地回答說:“我的爵位已經夠高的了,官位也已經不能再高了,俸祿已經花不完了。如果我還不滿足,我就該受到老天爺的懲罰了。我認為,並不是別人的才華比我差,而是莊王您未發現他們罷了。經常是讓我承擔重任,別人就沒有機會了,這樣久了,都會對我產生怨恨。所以,我的爵位越高,我的態度就越是謙恭卑順;官職越大,我就越發小心謹慎用權;俸祿越豐厚,我施給別人的財物就越多。”
楚莊王讚賞他的做法,說:“楚國人團結一致,是因為有你這樣甘願當配角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