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1 / 3)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學刺激或過敏等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樹黏膜急性炎症,為一個獨立病症。其感染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病毒感染,包括腺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A和B、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A21、鼻病毒等。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和百日咳杆菌,也可以是本病的病原體,常見於年輕人。其他致病因子有礦物質、植物粉塵、刺激性氣體(強酸、氨、某些揮發性溶劑、硫化氫、二氧化硫和溴化物等),環境刺激包括臭氧、二氧化氮、香煙和煙霧等。健康成年人多半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兒童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為多見。該病在過度疲乏、受涼,削弱了上呼吸道生理防禦功能和在寒冷季節氣候突變時容易發病。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咳嗽和咳痰,部分患者可伴氣喘。本病主要病理表現為氣管、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纖毛細胞損傷脫落,黏膜腺體肥大,分泌物增加,並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若細菌感染,分泌物可呈黏液膿性。炎症消退後黏膜的結構和功能可恢複正常。本病通過影像學檢查、微生物學檢查、肺功能檢查、內鏡等檢查手段可以診斷。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冬春兩季多見。其發病率高,據20世紀90年代初統計,我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發病率為1%,為一種常見多發性疾病。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屬於中醫“咳嗽”等範疇。

(病因病機)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為六淫外邪侵襲肺係;內傷咳嗽為髒腑功能失調,內邪幹肺。不論邪從外入,或自內而發,均可引起肺失宣肅,迫氣上逆而作咳。其病因病機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麵。

1.外感六淫外感咳嗽為六淫之邪,從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襲肺係,或因吸入煙塵、異味氣體,肺氣被鬱,肺失宣降。多因起居不慎,寒溫失宜,或過度疲勞,肺的衛外功能減退或失調,以致在天氣冷熱失常,氣候突變的情況下,外邪客於肺而致咳嗽。《河間六書·咳嗽論》“寒、暑、濕、燥、風、火六氣,皆令人咳嗽”即是此意。由於四時主氣不同,因而人體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區別。風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隨風邪侵襲人體,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風為先導,或挾寒,或挾熱,或挾燥,其中尤以風邪挾寒者居多。

外感咳嗽屬於邪實,為六淫外邪犯肺,肺氣壅遏不暢所致。因於風寒者,肺氣失宣,津液凝滯;因於風熱者,肺氣不清,熱蒸液聚為痰;因於風燥者,燥邪灼津生痰,肺氣失於潤降,則發為咳嗽。若外邪未能及時解散,還可發生演變轉化,如風寒久鬱化熱、風熱灼津化燥、肺熱蒸液成痰等。

2.內邪幹肺內傷咳嗽總由髒腑功能失調,內邪幹肺所致,病因包括飲食、情誌及肺髒自病。飲食不當,嗜煙好酒,內生火熱,熏灼肺胃,灼津生痰;或生冷不節,肥甘厚味,損傷脾胃,致痰濁內生,上幹於肺,阻塞氣道,致肺氣上逆而作咳。情誌刺激,肝失條達,氣鬱化火,氣火循經上逆犯肺,致肺失肅降而作咳。肺髒自病者,常由肺係疾病日久,遷延不愈,耗氣傷陰,肺不能主氣,肅降無權而肺氣上逆作咳;或肺氣虛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陰虛而虛火灼津為痰,痰濁阻滯,肺氣不降而上逆作咳。

內傷咳嗽,病理因素主要為“痰”與“火”。而痰有寒熱之別,火有虛實之分。痰火可互為因果,痰可鬱而化火(熱),火能煉液灼津為痰。多由髒腑功能失調,內邪上幹於肺所致。常反複發作,遷延日久,髒氣多虛,故屬邪實與正虛並見。虛實之間尚有先後主次的不同。他髒有病而及肺者,多因實致虛。如肝火犯肺者,每見氣火煉液為痰,灼傷肺津。痰濕犯肺者,多因濕困中焦,水穀不能化為精微上輸以養肺,反而聚生痰濁,上幹於肺,久延則肺脾氣虛,氣不化津,痰濁更易滋生,此即“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道理。甚則病及於腎,以致肺虛不能主氣,腎虛不能納氣,由咳致喘。如痰濕蘊肺,遇外感引觸,痰從熱化,則易耗傷肺陰。肺髒自病者,多因虛致實。如肺陰不足每致陰虛火炎,灼津為痰;肺氣虧虛,氣不化津,津聚成痰,甚則痰從寒化為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