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1 / 3)

廖海濤猛覺心中一陣悸動,便翻身而起,“今天日寇可能進攻我們。”清醒的意識馬上浮出水麵,警覺使他一下子跳下床來,穿好衣服,打好綁帶,穿好鞋,拿起望遠鏡,握著手槍,匆匆走下樓來。

他要檢查一下崗哨,這崗哨太重要了,塘馬東、北、西三麵都是高地,如果有敵情,隻要崗哨能起到警戒作用,就不怕敵人來偷襲。在閩西,遊擊隊員最苦最累,在宿營時,絕對不會不派崗哨。今天敵人會不會偷襲,全仗崗哨發出警報了。

廖海濤打開大門,未及打開大門外的一道小門,便大吃一驚,一陣濃霧迎麵撲來,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他的心頭。

他眉頭緊鎖,滿臉凝重之色,胡子也變得鋼硬起來,“霧這麼大,可不是好事!”

天哪,這可不是和平時期呀!今天是有敵情的日子呀,這樣的天氣如果為敵人所乘,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廖海濤歎了一口氣,莫名的擔憂不時地襲擊他的心頭。霧,遮擋著視線,覆蓋住平時可見的人與物,對於部隊隱蔽是好事,但是敵我雙方的活動均難以發現,大霧往往有利於進攻的一方,常常進攻的一方出現在眼前,防守的一方都不易發覺。雖然防守方的突圍因視線遮擋攻方也難以堵截,但同樣因視線遮擋,防守方的運動也難以展開,往往陷於膠著狀態,顯然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這種天氣是極利於敵方的進攻的。

廖海濤深知敵人極其狡猾,日寇喜歡與國民黨作戰,國民黨的許多將領留學日本,喜學日本教科書上的攻防戰術,戰術呆板,所以日軍可以輕易瓦解摧毀國民黨的進攻防守體係,而對於新四軍這種沒有固定章法的戰術極不適應,但日軍精心研究,善於學習,他們也采用新四軍機動靈活的戰術,甚至也采用新四軍慣用的偷襲戰。當然日軍最怕夜戰,所以他們一般采用拂曉時攻擊、日落前結束戰鬥的戰術。那麼如果日軍來偷襲新四軍,這就太可怕了,這樣的霧即使敵人到了眼皮底下,哨兵也不易發現,如果哨兵被輕易地消滅,那麼四周駐紮的新四軍將士將處於極為不利的局麵。

他急忙往大祠堂方向走去,原先近在咫尺的劉正福家的房子現在什麼也看不見,眼前隻有乳白色、絮狀似的隱隱飄動的霧。

他知道象煙堂那兒有一崗哨,便匆匆前行,雖然幾步外什麼也看不清。

他看清了值勤的小戰士,小戰士站在霧中一動不動,霧水已浸潤了他的頭發、衣服,睫毛上也掛著些許水珠,那濃霧柔掠著刺刀,刀刃上凝結著粒粒水珠。

小戰士行了禮,忙向他打招呼。

他急命小戰士把通訊班班長叫到政治部,有緊急任務布置。

他趕忙返回政治部,把其他的幾個幹部叫醒,叫他們早點起來,早點吃飯,防止發生意外情況。

通訊班班長趕來了,忙立正行禮。廖海濤急命其趕往司令部,要羅司令派遣戰士分赴各個連隊,通知各個連隊的領導迅速查哨,要高度警惕,防止敵人乘霧偷襲,然後他帶著警衛員到村西溝沿墳、村東北下木橋一帶緊急查哨,發現哨兵在哨位上認真值勤,沒有出現意外情況,才匆匆返回村中,又急向村東司令部趕去。

羅忠毅一大早下床倒了些開水,發覺窗戶的縫裏飄來陣陣冷風,冷風淒淒,呼呼作響,天光有些亮了,但似乎什麼也看不清。羅忠毅推開東麵的窗戶,一陣白煙一般的濃霧迎麵撲來,窗外的世界是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看不分明,昔日經常可以憑窗眺望的觀陽村、虛竹觀裏、彎底下、洋龍壩全都消失了,就連近前的荷花塘、小圩塘也已杳無蹤影。

“霧,大霧!”羅忠毅吃了一驚,因為這是濃霧第一次降臨塘馬,在昨天的軍事部署中自己隻考慮到雨,卻偏偏漏算了這個霧。

羅忠毅趕緊披衣下樓,走到天井中,隻見濃霧充塞於天地,空氣寒冷而又潮濕,一會兒工夫,頭發、衣服已是濕漉漉一片。

羅忠毅自言自語道:“奇怪,從春日後,從未見霧,如何今天突降大霧?”羅忠毅在天井中徘徊著,沉思著應對方案,幾分鍾後,羅忠毅傳令警衛員速請廖海濤,警衛應了一聲,剛想出去,此時劉赦大家中的一進大門訇然而開,有人急步而入,霧太重,來人的身影雖然不甚分明,但憑那移動的輪廓和輕快的腳步聲,羅忠毅便知道是廖海濤來了。

廖海濤剛跨進司令部大院,隻見羅忠毅披著呢大衣,拿著槍趕了出來,但他胸前沒有常見的望遠鏡,顯然他知道濃霧已使望遠鏡失去了作用。

“老廖呀,你起來了,怎麼樣?外麵情況怎麼樣?”羅忠毅急促地問道,他的臉上也現出了少有的緊張之色。

“村邊的哨查過了,沒問題,我擔心這濃霧會遮蔽視線,易於敵人隱蔽偷襲,急命通訊班班長進來向你彙報,通知各連部要保持高度警惕,務必小心敵人前來偷襲。”

“是呀,我也早起來了,剛開門,通訊班班長來了,我已吩咐下去了,這討厭的濃霧呀……昨晚下小雨,今天起大霧,老廖呀,這霧可不是好兆頭,在龍岩大羅坪時,我們就被國民黨偷襲過一次,敵人到了眼皮底下了,我們都不知道,虧得有一個叫羅真榮的同誌來送信才使我們安全脫險。”

“我也擔心,這時候要打起仗來就不好辦了。”

“我們迅速通知塘馬村上的指戰員早早起床,吃好早飯,防止敵人進攻。”羅忠毅緊鎖眉毛,“這樣的霧,能見度如此之低,恐怕他們也難以進攻國民黨了,如果那樣,他們隨時會向我們進攻。”

他馬上吩咐警衛傳令地方各機關工作人員、在塘馬的戰士幹部迅速起床,提前開飯,做好戰鬥準備。

吩咐完畢後,他們兩人匆匆向村西祠堂走去,此時天光漸漸變亮,濃霧也不似先前那樣濃厚了,大祠堂的輪廓隱約可見,祠堂西側劉秀金家門前的那棵大櫸樹的巨大的樹冠也漸漸地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