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八大強國當中,德國,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基業都在歐洲,他們在歐洲以外的地方沒有太大的發言權,暫時可以忽略不計。英法兩國在全球有著巨大的發言權,可是,他們一心一意要把整個中國納入自己的殖民地範圍,不想著讓中國變得強大。俄羅斯和日本就更不用說了,這兩個國家最大的目的就是把整個中國據為已有,他們巴不得中國弱得一塌糊塗呢,再怎麼著,也不會幫助中國強盛的。
隻有美國,才有可能伸出援手。當然,李天佑可沒有天真到認為美國會義務幫助中國的程度,美國現在是當世第一經濟大國,而且,經濟正在以比其它幾個強國快得多的速度發展著,李天佑記得相當清楚,再過十五年左右,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就可以跟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英德法三國總加起來差不多了,就算是現在,美國的經濟實力,也已經不是英法德三國所能相比的。
但是,與其強大的經濟地位不符的是,美國在整個世界的發言權,卻遠遠比不上英法德,甚至於比不上意大利和俄羅斯,頂多隻能跟奧匈帝國差不多,比日本強一些,究其原因就在於,美國沒有強大的軍隊,沒有可值得炫耀的戰功,沒有可以讓其橫行全球的無數的殖民地或者盟友。
空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卻隻能替別個強國搖旗呐喊,已經韜光隱晦了幾十年的美國,不想著這樣再裝烏龜下去了,他們,也已經有了在英國人麵前炫耀的足夠實力了。可是,有實力是一回事,有那能力卻是另外一回事,當美國人開始鼓起信心的時候,他們卻發現,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美國人插足的地方了。
美國想要成就自己的霸業,就必須有著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必須給自己的商品找到市場。相比起強國紮堆的歐洲,亞洲自然就成為了美國人最好的突破點了。因此,美國這段時間,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亞洲上,以武力打開日本的國門,要求與列強分享中國的市場,就是出於這個目的。
可是,原本弱小的日本,卻在甲午海戰中一舉戰勝了大清的北洋水師,這必然引起美國人的驚疑,美國人不想著讓太平洋周圍再出現一個可以跟自己一較長短的勢力,他們必然要想辦法在中國境內打入一些釘子,從而幫助美國人達到他們的一些目的。
因此,李天佑可以想象得出來,一定有不少美國白宮派出來的人,假裝經商之名來到大清,想要在大清找到他們的代言人,而這些人,就是李天佑這段時間來要找的。李天佑知道得很,在沒有足夠實力以前,先借用一下其它國家的力量,這可是必需的啊,就算他是一個穿越者,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讓中國的實力獲得一個質的提高。一個國家的強大,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夠得到某個勢力的庇蔭,那麼,將會少走相當多的彎路。為了中華民族的重新崛起,有時候,就得放低一下身段。
跟李天保混了一段時間以後,李天佑總算是感受到了李天保的能力了。雖然隻不過比李天佑大了六歲,在原世界,估計還是個讀大學的年齡呢,可是,李天保的生意已經做得相當大了,不但跟南洋各島的來往相當密切,甚至於還跟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搭上了關係,當然,李天保最常來往的,卻是美國人。不為別的,總的說起來,美國商人更象一個商人,比較遵循商界的規矩,比較好說話,而不象英法等國的商人,很多情況下會在政府的支持下兼職當強盜,幹的完全是強買強賣的活兒。
才不過一個月時間,李天保就帶著李天佑去見了十幾個美國商人,涉及到的貨物相當多,有茶葉,有瓷器,有絲綢等等。不過,總的說來,李天保出口的多,進口的少,而且,所進口的也並不是美國人最想要出口的機械等東西,而隻不過是附加值並不高的洋布等等而已,這,顯然不會讓美國人滿意。
當李天保與美國人談生意的時候,李天佑就坐在旁邊,麵帶笑容,一言不發,好象看熱鬧一樣地看著李天保與洋鬼子們你來我往,爾虞我詐。不過,讓李天佑失望的是,整整一個月,李天佑都沒有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人,那就是,與白宮有著緊密關係的、帶有某種政治任務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