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房間後,李天佑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眉頭緊鎖。別看他在李江麵前說得如此板上釘釘的樣子,可是,他的心中卻是七上八下的,也不踏實啊。如果一切事情都按照曆史所記載的進行,那麼,他所說的一切無疑是正確的,時間將會證明這一切。可是,曆史的真相是什麼,他也不知道,而且,他既然能夠莫明其妙地來到這個時空,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了,曆史正在開始發生改變,唯一不確定的就是,改變的幅度有多大而已,是隻有他李天佑的命運發生改變呢,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改變?
蝴蝶效應,李天佑的腦海裏麵,冒出了這個名詞。原來的書呆子李天佑已經不見了,現在的李天佑,可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人。李天佑命運的改變,必然影響到李江等人的命運,並進而影響到更多人的命運,如果李天佑做得好,那麼,這個影響就會象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並最終影響到整個世界的格局,而現在,李天佑就得想辦法讓這個雪球往自己希望的方向滾。
現在,李天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雖然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步,隻能稍微影響到李江等幾個親人的一步,可是,這一步邁得相當踏實,讓李天佑很是滿意。從李江的話中,李天佑聽得出來,這個自己肉體上的父親,其實對清政府也並非忠心耿耿的。也是,他可是在南方當官的啊,清政府對南方各省,特別是對兩廣、閩浙、兩湖等地的控製,已經漸漸被削弱,很多個地方官員,隻知有總督,不知有老佛爺,更談不上那個相當於傀儡的皇帝了。
而這一切,其實跟洋務派有著莫大的關係。洋務派在南方,特別是在兩廣、兩湖和閩浙大興現代工業,撐起了清廷的半壁江山,使得清廷的歲入越來越多,實力越來越強,但也使得洋務派勢力逐漸坐大,甚至於達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兩湖總督張之洞,根本就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裏,朝廷卻仍然不敢將其撤換,就是一個例子。
對此,清政府的實際掌權人慈禧心知肚明,卻無可奈何,她對如張之洞等人的要求也相當簡單,隻要你能夠給我賺銀子,隻要你不造反,你就在地方舒舒服服地呆下去吧,別影響了我在北京的享受就行。甚至於在官員的任命上,朝廷對南方幾個省也是鞭長莫及,南方幾個省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由幾個總督自行處理的,光緒,隻不過是負責在聖旨上蓋個印而已,有時候,連印也是慈禧替他蓋了。
南方各省對朝廷的陽奉陰違,最集中的表現,應該是在六年後的八國聯軍侵華。在那場對中華民族造成了深重災難的戰爭中,南方各省搞起了東南互保,以亂命為由,公然反抗朝廷的命令,甚至於還暗中達成了協議,一旦慈禧無法掌控朝局,將公推已經被排擠去當了兩廣總督的李鴻章為臨時大總統,直接在南方獨立了。要不是慈禧雖然逃亡但權威仍在,估計清朝就提前十一年滅亡了。
就算是如此,南方趕走清勢力之心,一直就沒有消停過。辛亥革命後,南方各省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宣布獨立,比還處於觀望中的北方各省直接多了,直接一腿就把大清帝國踢到曆史的垃圾堆裏去了。就算是朝廷派來了親滿的大官去南方蹲守,也改變不了這種局勢。當時的兩廣總督剛剛被刺殺,新派來的總督更是倒黴,連自己的府衙都還沒有進,在路上就直接被人給炸死了。
十幾年後的南方,不但總督、巡撫紛紛宣布獨立,就連道台、知府也紛紛宣布獨立,由此可知,當時的南方各道府,早就已經沒有把清廷當一回事了。現在雖然沒有那個時候誇張,但是,李天佑知道得很,真正能辦事的官員,也沒有幾個跟清廷同一條心的,而李江,顯然就是其中的一個。要是他真忠心於清廷的話,還沒等李天佑把話說完,估計李江就已經叫人綁了他,直接一槍斃了了事。
想了好一會兒,李天佑覺得,自己成功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半年後如果事情真如自己所料的那樣,自己就可以著手暗中準備了。想及於此,李天佑不由得興奮了起來,看來,他得先好好地籌劃一番才行。
猜測是否正確,得半年之後才可以應驗,可是,李天佑不想著讓半年的時光就這樣白白錯過,他纏上了李天保,要求李天保在與美國商人談生意的時候務必帶上他。李天佑知道得很,這個世界上,能夠幫得上忙、而且有心幫忙的強國,隻剩下美國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