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撒貝寧:簡潔明快傳遞口才正能量(2 / 3)

有人報案,說自己家被盜了,妻子也不見了。警察接到報案之後去勘察現場,在報案人家中的櫥櫃裏麵發現了他妻子的屍體。警方在將所有人都排查了一遍後認定這是熟人作案,最初警察將嫌疑人鎖定為報案人自己,因為報案人給自己的妻子買了一份高額保險。但之後又被排除,因為他沒有作案時間,如此一來偵查陷入了被動。後來警方在房子裏麵發現了一個腳印,根據這一線索,警方再次進行排查,讓和受害人有關係的三十多人一一穿上鞋子進行比對,但依舊沒有在這些人之中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蹤跡。最後,警方在受害人家中找到了他們一年前結婚時留下的人情禮簿,在其中發現有一頁是被人撕下來的。正是在撕下來的那一張殘頁上,警察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蹤跡,最終真相大白於天下,原來行凶者是報案人的朋友,警方通過訊問得到了最終的真相——報案人為了騙取高達107萬元的保險金,就讓朋友去殺自己的妻子。

在整個節目之中,撒貝寧所有穿插的話都是圍繞著案件的行凶者是誰展開,將案件一步一步地推進,節目也隨之一步一步地推進。撒貝寧的每一次穿插講解都恰到好處,在案件的每一個停滯點上說出自己的判斷和見解,不拖遝,不繁冗,恰到好處,比如其中有這樣一段,是在案件開始的時候對報案人的懷疑所做的推斷:

撒貝寧說:“深夜,獨自一人在家的被害人被殺害,那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被害人已經沒有辦法告訴我們了。現在唯一能夠開口說話的,是遺留在現場的種種蛛絲馬跡……”隨後,他將案發現場詳細地向觀眾介紹了一遍,在說到家中的貴重財物都沒有丟失時,他提出了疑問,也同樣是觀眾心中的疑問:“如果凶手是進屋來盜竊的,那他為什麼對這些金銀首飾、現金啊,好像不感興趣,反倒在尋找什麼重要的東西。後來我們和死者的家屬進行了核對,發現死者身上的首飾和手機都不見了,損失了大概幾千元,但是房間裏麵其他的貴重物品都沒動。如果這個行凶者是一個竊賊,他怎麼會丟了西瓜去撿芝麻呢?如果你要是說他殺了人之後,慌慌張張沒有顧得上拿,那他為什麼有充分的時間把現場打掃得幹幹淨淨呢?綜合我們上麵的判斷,一個能夠順利進去的人,並且能夠在犯罪現場冷靜淡定打掃的人,一定是一個具有極強反偵察能力的人,這起案件應該是經過精心策劃,而且是熟人作案。”

在上麵的一段講述之中,撒貝寧沒有過多地去介紹被害人是怎樣的無辜,怎樣的不幸,也沒有胡亂地猜測行凶者的動機,從頭到尾他都在根據已有的信息進行判斷,按照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引導觀眾去思考,這個作案的熟人可能會是誰?他是否已經在節目中出現過?是被害人的丈夫,還是她的親戚朋友……目的性非常明確。

從撒貝寧的主持來看,整個節目中,他都在圍繞著節目的標題:“證據在說話”這一主題進行。他每一次穿插的解說都是起於節目中已經給出的證據,通過這些證據去做推理,給觀眾一種很強的說服感。每一次的舉證推測目的性都很強烈,告訴大家“我和大家一起來追尋這起案件的真相”。

主持人在主持的過程中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以帶有強烈目的性的語言來引導觀眾更深入地去理解這個節目的主題,了解人們共同關心的話題是什麼,大家再共同探討。傳遞給觀眾明確的信息,而這個信息應該是比較接近觀眾需求,滿足他們對節目的要求。

《今日說法》《撒貝寧時間》這一類節目強調真實性,強調第一現場以及獨特的角度和深度。但是基於法製節目的特點,它決定了主持人的語言要精準,一針見血,講究邏輯和理性。同時還有說服力、震撼力,帶有強烈的目標方向感。所以,主持人在主持的過程中要有目的性地講述節目要表達的東西,將無關的話語省略,傳達給受眾準確的信息。就像在撒貝寧的主持過程中,言語始終緊扣主題,有的放矢,讓觀眾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主題上,這也是撒貝寧能夠受到眾多觀眾歡迎的原因之一。

3.主持最忌諱死板,套路

主持人在節目中,最忌諱的就是按照套路直線行進,沒有自身的特色,毫無亮點可言,通常這樣的主持人很難受到觀眾的歡迎,其主持的節目大多數人也不願意看。要想自己的節目被大眾認可、接受,就要求主持人拒絕生搬硬套,擁有自己個性鮮明的主持風格。

一名優秀的主持人,除了能夠扣緊主題,使得觀眾能夠接受到足夠的信息之外,也要不斷地充實自我,發掘自己的個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靈活的主持風格,這樣才能夠滿足觀眾日益上升的品位需求。撒貝寧是一個很有自我個性的主持人,在某種程度上他是《今日說法》的一張名片,隻要一提起他的名字人們很容易就聯想到了《今日說法》。他的主持非常有特色,沉穩幹練,富有節奏,話語鏗鏘有力,而且沒有法製節目的死板和套路。

主持人在主持節目中,最忌諱的就是套路,死板。如果有一台節目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做得出彩,那麼就會有其他的媒體跟風,跟風之作並非都是“粗製濫造”,也有“精品”,甚至有的還超越了原作。所謂的“粗製濫造”就是指主持人照搬原版的主持風格和類型,抑或是大部分主持方式相同。這樣製作出來的節目,流於形式,沒有自己的內涵,內容空虛,也許外形和模式好像有些新意,但是真正內在的還是別人的東西,沒有深度和厚度。觀眾一看就知道是模仿的,於是心中就會本能地生出一種排斥感。

所謂的“精品”就是指節目的立意是取自於原節目,但是在實行上別出心裁,突出自身的風格、特色。

《今日說法》的主持人有好幾個,但是撒貝寧是最有名氣的一個,一般觀眾說起《今日說法》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肯定是撒貝寧的形象,這一切都與他個人的語言風格有很大的關係。《今日說法》是一檔很成功的節目,從1999年開始到現在,經久不衰。在中國的各個地方電視台也有類似的節目推出,但是唯獨《今日說法》能夠贏得觀眾的一致好評。為什麼這些節目沒有取得像《今日說法》這樣的社會影響力?這除了CCTV的權威之外,還依靠主持人的犀利講解,依靠他們語言個性的魅力。所以主持人在節目主持的時候體現出自己的風格是很重要的一點。

主持人語言的個性表現要比普通人更加鮮明,這樣才能為更多的聽眾接受。主持人的語言個性和他日常生活之中的語言個性有著直接的聯係,但是主持人因其職業的特殊性,兩者之間不能夠劃上等號。“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同樣主持人的語言個性也是來自於其自身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語言個性,卻又超脫於日常語言個性。

有一點需要強調:有語言個性不一定就有魅力!個性的言語,會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但是在節目中有時表現自我的語言個性,不能有太過強烈的主觀色彩摻雜其中。如果,在言語之中違反基本的禮貌準則,不論有什麼樣的語言個性都會招來觀眾的反感。語言個性還需要講究一個適當性、得體性,忽略這一點,在主持過程中的語言個性很有可能走向相反的方向。這就要求主持人在節目主持中把握好一個度,在節目中展現自身的言語個性,但又不放縱自己的言語個性。將言語個性風格牢牢地控製在節目限定的範圍之內。

縱觀中央電視台的眾多優秀主持人,他們富有個性的言語,帶有鮮明個人特征的言語都和他們的經曆、性格、知識背景、情感體驗、生活態度、文學涵養以及對待觀眾的態度息息相關。富有個人特征的言語表現出來十分鮮活,具有主持人特有的創造性,表達方式別具一格,因而這些元素組織而成的言語氛圍也就格外引人注目。也正是這些獨特的元素組成了他們獨特的主持風格,顯示出不落俗套與眾不同的特點。

主持人在主持的過程中要把握好自身的語言特點,並適當地展現出來,這樣能夠為其增添色彩,使得節目更加地鮮活,也將主持人的風格傳播給更多的人。

當前很多人無論做什麼似乎都講究一個套路,認為隻要按照套路去走,就不會出現失誤,也許在一些行業中確實如此,但是媒體節目絕對不能這樣,主持人的主持也絕對不能如此。因為生搬套路,最終隻能讓自己走進死胡同。在節目中,主持人每一次套路的運用都是對自身職業生涯的一種摧殘。要想在主持人這條道路上走下去,保持自己的風格,在主持的過程中避免生搬硬套,時刻注意體現自身的個性,是最重要的。

4.語言不好沒關係,但不要繞彎子

口才,是主持人的必修課,主持人要想在主持中脫穎而出,良好的口才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但並不是每一個優秀的主持人都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說“舒適”這個詞,有的人會這樣說:“就如同躺在白雲之間一般閑適自得。”還有的人就不用太多的形容詞,隻是在“舒適”這個詞的語氣上加重音,表示舒服程度。這兩種表述方式,無疑前一種更形象,顯得其更富有文學涵養。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如果主持人能夠用華麗的辭藻將對象進行形象的描述,觀眾是非常樂意接受的。但是這並不是說直抒胸臆的說話方式就不會被人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