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畢福劍:真誠樸實言語備感真實(3 / 3)

從畢福劍上台開始,他就帶著一點點“賊兮兮”的笑容,讓人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因為他給人的感覺就是“我無害,有什麼都和我說吧”。普通的觀眾對媒體其實並沒有太高文化上的要求,他們需要的隻是一種平民式的媒體,而畢福劍給予大眾的就是一種平民式的表現風格,所以他能夠被很多人接受,而且長盛不衰。

畢福劍的笑容是很有特點的,用句俗話來說就是他笑起來“賊兮兮的”,感覺他好像撿了什麼大便宜一樣,很高興,發自內心的笑容,很能感染人。

《夢想劇場》有一期節目邀請了王亞楠,王亞楠的鼻子和畢福劍的鼻子長得有點像,也是一個高高的,勾勾的。在介紹王亞楠的時候,畢福劍是這樣說的:“下一位嘉賓我也不知道怎麼介紹,他是青年還是老年呢?歡迎中年影視演員王亞楠。”全場爆笑。畢福劍在言語之中說不知道是青年,還是老年,然後又轉過話頭介紹是“中年演員王亞楠”。不是青年,也不是老年,那不就中年了嗎?這在無形之中就形成一種很荒謬卻又合乎邏輯的關係,讓人一聽就忍不住捧腹大笑。

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要把握好節目的主題思想,因為這個主題思想決定了主持人用什麼樣的方式去主持最合適。每一台節目的中心主題的側重點各有不同,所以在主持人主持節目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自身的主持方式、風格。像《夢想劇場》這一類的節目就需要主持人有平易近人的風格,主持人能夠和觀眾、嘉賓打成一片,這是綜藝節目最好的推進方式。

在節目的推進過程中,主持人除了要和嘉賓、觀眾打成一片之外,還要把握好一個度。例如,在節目過程中,和嘉賓觀眾互動的時候要把握好時間,適時將節目中安排的活動進行下去,又不讓嘉賓、觀眾感覺突兀。

主持人除了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要表現良好,還要在工作之餘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學習,以適應越來越“聰明”的觀眾和嘉賓。節目好看與否全靠主持人的發揮,在整台節目中,主持人要始終把握好節目的脈搏,掌控節目的進程,良好的口才和主持風格是將節目主持好的關鍵。

很多時候觀眾並不在意主持人在台下做過多少準備,付出過多少努力的,他們需要的是主持人在台上良好的表現。主持人如果不能在台上有一個良好的表現,那麼他準備得再多是無用的。

主持人要主持好一台節目,首先要對自己的節目有足夠的了解,了解自己節目的受眾是哪些人,屬於社會的哪一階層,他們有什麼樣的思維習慣,他們更喜歡什麼樣的節目主持風格,這些都需要了解清楚。

當一個主持人了解了自己節目的詳細情況之後,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準備。拿《夢想劇場》來講,這是一檔類似選秀的節目。在這類節目中,主持人的風格應該是比較隨意的,要求主持人在節目中表現得輕鬆自然,並需有比較強的控場能力。在說話方式上,要求主持人的語速要平緩,不倉促。因為《夢想劇場》這一類節目就是要讓人放鬆精神的,沒有人想在看綜藝節目的時候聽到類似說教、缺乏情感色彩的話語。因此,這一類節目就要有煽情、有傾訴、有抱怨等多方麵的因素在裏麵。符合大多數人的品味,這品味不需要有多高,但覆蓋麵一定要夠廣。

同樣,主持人在與嘉賓的交流中雖然要輕鬆、自然,但這些不代表主持人可以隨意在節目中亂說。主持人的話語一定要圍繞節目的主題,不論和嘉賓在說些什麼,最後都要引回節目中,繼續將節目推進。“隨意但又不隨便”是主持的關鍵,單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如同畢福劍在節目中那樣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隨意。

麵對越來越“聰明”的觀眾,主持人必須也變得聰明起來。一個不能夠吸引觀眾的主持人是非常不稱職的,簡單地說,主持人不能把自己的觀眾“忽悠”住,那麼,這位主持人的主持就是失敗的,就需要考慮自己的主持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畢福劍在主持過程中,很好地滿足了大眾的心理,滿足了大眾的需求,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觀眾願意為他的節目“買單”,觀眾變“聰明了”,他就將自己變“傻”,滿足觀眾“聰明”的心理。其實,他才是真正的“聰明人”。而畢福劍裝傻,自嘲的“語言技巧”,幫了他的大忙。

4.樸實的話語往往會勝過華麗的詞藻

主持人的話語經過長期的訓練之後,基本上都具有良好的敘事能力,敘事的方式多種多樣,既有高亢激昂,也有軟聲細語;既有大氣磅礴,也有循循善誘。主持人的敘事可以用華麗的辭藻,也可用樸素平實的話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接受偏好,但觀眾看媒體節目的基本出發點在於滿足自我對某一種信息的需求,所以平實樸素的言語通常會更受歡迎,因為,平實樸素的言語能夠快速地滿足受眾的需求,不會顯得拖遝、繁冗。

通常情況下,作為一名主持人,良好的口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個主持人連話都講不清,那麼這個主持人往往是沒有前途的。但是畢福劍這樣一位主持人,雖然說起話來似乎連條理都理不清,卻能夠在中央電視台,這個引領全國媒體主流的平台上站穩腳跟。

作為一名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時候要考慮到自己的話語對於自己的聽眾有什麼樣的影響,他們聽了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一句話說出去,是簡潔明了、平實樸素,符合觀眾的需求,還是繁冗拖遝,不夠精準對於節目質量的好壞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雖然要百分百地把握說話的信息量很難,也沒有必要那麼精確,但是必須要有這樣一個“信息”的意識,要盡量減少觀眾對主持人所表達的內容的不確定性,滿足觀眾對信息的需求。換而言之,主持人的話要有一定的分量,包含要表達的信息在其中。

主持人不要總是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說一些大話、套話,口若懸河地說著一些人盡皆知的東西;又或者說一些毫無實質的空話,“喊口號”“表決心”之類的;更不要一副愛笑不笑的樣子說一些喜詞兒。

回頭來看畢福劍主持的節目,人們會發現,畢福劍不符合上麵對主持人的一些基本要求,那他怎麼還能讓觀眾如此喜歡他?畢福劍的主持特點已經說過了,隨意灑脫、風趣、平易近人。在他主持的節目中可以說他從來沒有好好說過話,可是觀眾就是吃他這一套。

在主持的過程中畢福劍總是一臉的笑意,看他的表情語態就令人感到開心。他說話的時候很隨意,有時還會“忘詞”,沒有一點高雅文藝的範兒在裏麵。但就是這樣隨意的說話方式,贏得了觀眾的喜愛。畢福劍的話很樸實,不華麗不深奧,在節目中喜歡用通俗的形容方式來形容事物,讓觀眾感覺很“俗”。

什麼叫“俗”,大眾的,最普遍通行的東西就是“俗”。作為《夢想劇場》《星光大道》這樣的綜藝類節目,就是演給普通民眾看的,他們在日常工作之餘觀看節目是為了舒緩心情,調節生活工作的壓力,想要的就是笑一笑。不會去看太過高雅嚴肅的東西,要看的就是“俗”。而畢福劍的節目就正好抓住了這一點,他說話方式很隨意,不會給人造成緊張感,說話的內容很通俗,從他口中說出的幽默詼諧的話,觀眾一聽就懂,不需要經過太多的思考。節目中畢福劍經常會說出有趣的話,讓所有人都笑起來,也正是這樣,就把氣氛給烘托起來了。

所以畢福劍用他獨特的話術——很口語化的主持風格,使得《星光大道》《夢想劇場》這些節目大受歡迎。他沒有華麗的辭藻來表現自己的口才,他就用平鋪直敘的方式,用很“俗”的方式來講述自己的想法,給觀眾以親切自然的印象,拉近了觀眾與主持人的距離,從而受到諸多觀眾的歡迎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