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畢福劍:真誠樸實言語備感真實(1 / 3)

在央視的眾多主持人之中,畢福劍可以說是少數不憑借外貌給自己加分的主持人之一。那麼,為何畢福劍能夠成為央視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呢?他是憑借什麼樣的方式贏得觀眾的喜愛的呢?很多人都覺得他有時連說話都說不清楚,囉哩囉嗦,有時候還會忘詞,給人一種傻傻的、憨憨的感覺。

而就是這樣的畢福劍,卻憑借著自己真誠樸實的語言將《夢想劇場》《星光大道》等節目主持得風生水起,在整個中國的娛樂節目中占有一席之地。觀眾已經看慣了太多才華橫溢、光鮮璀璨的主持人,而畢福劍的真誠樸實恰好給觀眾展現了另一種與眾不同的主持風格,因而大受觀眾的歡迎。雖然,節目主持人需要有一種“舍我其誰”的自信,但這並不代表主持人要一個人獨占舞台,從頭到尾隻顧著表現自我。主持人隻是節目的一個媒介,負責將節目內容推薦給觀眾。

主持人首先是一個中介,一個推薦者,他需要讓觀眾在節目中自如地表現自我,尤其是《星光大道》這類選秀節目,這應該是提供給觀眾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其次,主持人不是一個表現者,在節目之中表現自我的風采,將自己“推銷”給觀眾。而畢福劍恰好把握住了這一要領,在自己的主持過程中,很好地滿足了大眾的心理,滿足了觀眾的需求,因而贏得了大眾的喜歡。人們在談話過程中也需要學習畢福劍這種說話技巧,不能一味地表現自己,滔滔不絕地向聽眾灌輸自己的觀點,而應秉持著一顆真誠的心,以樸實的語言來打動對方。

1.口才有時隻是形式,聽眾更在乎真誠

對於一個媒體欄目而言,豐富多彩的內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滿足受眾的需求,包括信息需求和審美需求,否則節目設計得再豐富、再巧妙,對於受眾而言也沒有任何吸引力,沒有任何意義。在媒體欄目與觀眾之間,主持人起著橋梁作用,他們一方麵將媒體信息傳遞給受眾,另一方麵讓受眾和媒體進行對話。一個好的主持人,不僅能夠讓觀眾接受這個節目,更能夠讓這個節目本身更加精彩,並為其注入靈魂。

在CCTV的眾多主持人之中,畢福劍可以說在相貌方麵是沒有任何特點的一位但是為何畢福劍能夠成為CCTV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呢?這是很多人都注意到的一個問題,他是憑借什麼樣的方式贏得觀眾的支持?為什麼這個有時候連說話都說得不是很“明白”的中年大叔會這麼受歡迎?

一說到畢福劍,所有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主持的節目《夢想劇場》《國慶七天樂》《星光大道》《五一七天樂》等節目,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們已經將畢福劍和他主持的節目畫上了等號。由此可見,畢福劍的主持是多麼的到位,多麼的貼切。

看過畢福劍主持的節目的人,都知道畢福劍主持的時候是什麼情形。很多人都感覺他說話都說不清楚,囉哩囉嗦,有時候還會忘詞,給人一種傻傻的感覺。但是正是這個說話都說不清楚、囉哩囉嗦的中年人,將《夢想劇場》《星光大道》等節目主持得風生水起,在全中國的娛樂節目之中占有一席之地。這是為什麼呢?他是憑借什麼來吸引觀眾眼球的呢?

很多人認為是畢福劍那別具一格的樸實的語言,但是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語言可以被分為:口語和書麵語。口語,來自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自然、生動、靈活、通俗易懂的特點,並且帶有較多的語氣助詞和俗語。話語短小、明了,聲調抑揚頓挫、富有情感。但是口語也有缺點:一般口語都是簡單的句子,結構簡單,甚至是不完整的,重複、脫節、補充比較常見。而書麵語多使用於正式的文件、公文等比較正式、正規的場合。具有嚴謹、規範、莊重、文雅等特點,話題集中,句子結構完整嚴密、句式較為複雜,修辭手法豐富,以及在表達中體現出明顯的連貫性、邏輯性和層次感。書麵語能夠給予讀者一種靜態視覺,對讀者的文字解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並且更適合個體用閱讀的方式接受信息,當讀者有疑惑的時候還可以反複地翻看,查閱資料,請教他人。

在媒體節目中,多用口語,但是與通常所說的“口語”有所不同。這是一類“書麵式口語”,有的地方也叫“書卷口語體”或“口語書卷體”,通常是給比較正式的新聞、傳記、科普等節目中的主持人使用,主持人在節目中所說的話是有稿件依據的,是書麵語的“口語形式”。一般是由主持人自己執筆、潤色,編輯而成的。另一類是“即興口語”也叫“自發口語”,即主持人在節目之中的即興發揮。

在畢福劍的主持之中多數是應用“即興口語”,在節目之中,他多數是用一些普通百姓使用的口頭語,比如他自稱“老畢”。在他的語言之中,完全找不到一絲“口才”的影子,那麼他是通過什麼方式讓觀眾接受他的這種蹩腳口才主持的節目呢?

在節目之中,畢福劍總是一臉笑嘻嘻的模樣,給人一種非正式的感覺。這樣一來,首先就讓人就放下了緊張、防衛等心理。在稱呼上麵,他都是使用一些非常常見的口語式的稱呼。比如,大叔、大媽等,還會叫別人的小名,給人一種親切感。而且,在節目之中,他總是在不經意間“說錯話”,嘉賓感覺好像是在跟一個自己熟悉的人交談一樣,很容易讓人放下心理包袱,從而使他的節目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

很多觀眾都有這樣的一種感覺,看畢福劍的節目,就好像在看一個自己很熟悉的人,一個說話有趣的鄰家大叔在和別人“侃大山”,很親切,有趣。讓人忍不住就站在旁邊一直聽下去,不會覺得煩。從頭到尾,就給人一種感覺——“真實”,很貼近日常的生活。

所以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時候,除了用出色的口才來吸引觀眾之外,還要做到“以情動人”,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動觀眾,從而吸引觀眾關注節目,關注主持人。在主持的過程中,不單單要使用清晰準確的語言,還要有貼近生活、貼近普通民眾的語言。語言準確嚴謹本身是好的,但是,在不同的節目之中要有不同的語言風格特點。

在畢福劍的節目中,他的話語不是特別準確,經常會顯得有些囉嗦,但是,他抓住了觀眾喜歡真誠的心理特點,能夠用自己獨特的樸實的語言表達方式去引起觀眾的注意,將以情動人在他的節目之中發揮到了極致。

有很多人將他戲稱為“中年婦女之友”,中年婦女是電視觀眾之中的主要人群之一,而大多數的中年婦女都喜歡家長裏短地與人聊天,她們聊天的對象一般是自己的同齡人,又或者是她們認為可靠的人。畢福劍之所以能夠被這樣一個群體所喜歡,就是因為畢福劍本身有一定的年紀,然後說話的方式也和一個普通的中年人沒有什麼兩樣,並且有點嬉皮笑臉,為人處事有點小仗義,還偶爾透露出膽小的樣子。這就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中年男人的寫照。仔細地觀察一下,就能夠發現在人們身邊其實有很多類似的人。正是畢福劍的真實、囉嗦、膽小、一臉賊笑的形象給予了觀眾一種很強烈的真實感,使得他那原本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僅不再顯得蒼白,反而更充滿一種真誠的質感,並得到了觀眾的認同。能夠如此受觀眾歡迎。

2.懂得分享才能開啟對方心中的“鎖”

在一檔節目中,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良好的溝通能夠讓節目的其他參與者真正走進節目之中,參與互動,將整台節目盤活。要將節目盤活,關鍵點就在於主持人的主持能力和溝通技巧。

《夢想劇場》是國內很有名的一檔綜藝節目,作為這檔節目的主持人,畢福劍功不可沒。在節目之中,總是能夠看到畢福劍在和別人插科打諢,東拉西扯問別人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但是在這閑聊之中,畢福劍成為了一個出色的傾聽者,他讓參與者說自己參加《夢想劇場》的心情,訴說在參賽前的心理路程以及自己的努力等等。在不知不覺中就發現參加者已經說了很多,然後畢福劍又會將話題轉回節目中,繼續節目的進程。在這個聊天過程中,參與者不知不覺就放鬆了自己的心情,談話的語氣也變得輕快起來;而整個節目也顯得更加的流暢;同時也滿足了觀眾想要了解一些參賽者隱私的心理,三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