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reference_book_ids\":[7070438677154909215,690900378530192078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76,\"start_container_index\":5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72},\"quote_content\":\"《孔子》reference_book_ids\":[7070438677154909215,690900378530192078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8,\"start_container_index\":5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4},\"quote_content\":\"《孔子》reference_book_ids\":[7070438677154909215,690900378530192078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76,\"start_container_index\":5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72},\"quote_content\":\"《孔子》reference_book_ids\":[7070438677154909215,690900378530192078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1964年出生在甘肅蘭州的朱軍,是個地地道道的西北漢子。在部隊時,他就是個十足的活躍分子,戰士們戲稱他為“全活兒”,這也為他日後成為主持人奠定了深厚的舞台基礎。非科班出身的朱軍像一個學生一樣,不斷地汲取新知識來充實自己,時刻虛心向周圍的同行們學習和請教。朱軍成熟穩重,大氣內斂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的喜愛。他的語言幽默又不失儒雅,氣質端莊又不失活潑,所以,他非常適合站在大型舞台上主持晚會。
主持人這個工作將他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將他語言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正因為如此,才使他在中央電視台的舞台上長青不老。沉穩內斂的朱軍在主持節目時,還特別注重用真誠給節目嘉賓和觀眾營造一種充滿溫暖和信任的氛圍,繼而用其樸實的話語,拉家常的說話方式和嘉賓談心,盡顯其沉穩內斂的主持風格。
1.掌握準確資料,做好充分的事前準備
訪談節目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所以在訪談之前對嘉賓生平事跡進行充分的了解,是一個主持人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之一。這是對嘉賓和觀眾的負責,同時也是為了做好整個節目必要的前期工作。
朱軍主持的《藝術人生》是很典型的訪談類節目。這樣的節目定位給了主持人很多的挑戰,對主持人的要求很高很細致。在這樣的節目中,主持人所麵對的都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經驗豐富的演職人員,他們都在事業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各自的行業領域中當屬人中翹楚,他們大都擁有坎坷的成功經曆和豐富的生活體驗,如何講述和訪談需要主持人充分做好前期功課的。同時,這也是節目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是節目節奏變化的依據。
朱軍采訪過的名家、大家有許多,他采訪的順序一般從對方成名前的成長曆程到成名後的生活體會、從當前的生活狀態到過去的成功經曆。共同的特點就是貫穿著嘉賓的整個藝術生涯,包括童年、少年的經曆還有家庭和情感的故事。這就要求朱軍和他的團隊在節目錄製前對嘉賓的人生曆程要有充分了解。
在2005年春晚中,朱軍和馮鞏的小品《笑談人生》,就是一個小品式濃縮版的《藝術人生》。為了迎合小品搞笑的效果,在台詞和表演上增加了很多幽默的元素,但是卻很直接地表現出《藝術人生》的大致邏輯。朱軍在開場就介紹了馮鞏當時的活動狀況,說:“鞏哥,你看你開始說相聲,後來又演電視演電影,現在又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然後又從馮鞏的童年開始切入,替馮鞏講述了他給姐姐做箱子的感人故事和他冒著嚴寒撿煤核的童年經曆,從而引出當時家庭的拮據和親人之間真摯的情感。通過這個小品也可以看出,隻有在訪談前期作好準備才能使節目有話題可談,才能與嘉賓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藝術人生》劇組還有個特點,幫助朱軍的采訪和嘉賓的互動,那就是搜集嘉賓生活過程中的珍貴資料展示給現場觀眾,這樣既豐富了節目的形式,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又可以直觀表現出嘉賓的人物個性和生活習慣,同時也可以幫助主持人更好地進行現場發揮,引出一係列的話題。同樣在小品《笑談人生》中,馮鞏逗趣地說四部曲“套近乎、憶童年、拿照片、把琴彈”中的“拿照片”就是搜集珍貴資料。這些資料可以是嘉賓多年前使用過的小物件,也可以是嘉賓的作品,還可以是照片、資料、文件等等。
如在《劉歡特輯》中,一開場朱軍就拿出“玉泉山”牌啤酒,與劉歡一同對飲。借著啤酒助興,現場氣氛馬上變得溫馨了許多,而且借由“玉泉山”這個80年代的品牌,順理成章地切入了劉歡的年輕時代——他的大學時代,也是他音樂生涯的開始。朱軍幾乎每一次都能找到適當的時機在他煽情之餘增加點兒催化劑,並且配合著現場溫馨的格調,很容易就將氣氛推至高潮。朱軍對多種元素的完美應用,不得不說是他主持成功的一大秘訣。
在《甲子園》那期節目中,朱軍的團隊分別搜集了與五位老藝術家在表演和生活中的幾件物品。比如,朱旭先生在《甲子園》中的羅盤道具,這就順利地引出了朱旭老師在戲中的故事,同樣還有呂中老師在戲中的道具圍巾,朱軍在節目中請求呂中老師再把關於這條圍巾的故事演繹一下,他的這一請求極大地豐富了現場的藝術氣氛,在這個過程中,節目組為藍天野老師準備了紙墨,藍天野老師傾情揮灑筆墨,現場創作了一幅國畫蒼鷹,並取名《心向九天》,展現了老藝術家們高超的藝術造詣和灑脫的藝術情懷。90高齡的朱琳老師喜歡體育,津津樂道著國外足球運動員,這時朱軍“變”出了一個足球交給了朱琳老師,朱琳老師很是喜歡,她說“喜歡抱著它”,朱軍很好地迎合了嘉賓的喜好,最後給觀眾展示的是鄭榕老師的工筆畫作,以及他生活中所研究的書籍,包括《存在主義美學與現代派藝術》《反危機的文學》《現代主義文學新析》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展示著老藝術家幸福又充實的晚年生活和積極樂觀、開朗豁達的心態。
拿出東西展示是一種主持和演講的形式,可以很直觀地切合主題,同時提高節目或演講的豐富性。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在很多演講中,演講者會利用放映PPT的形式一邊講述一邊展示圖片信息,通常描述自己所展示材料時的語言是通俗的,不帶演講語氣的,是一種“講述型”的表達,這樣的方式是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又一個重要的手段。同時,適當地將演講與展示相結合還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拉近與觀眾和嘉賓之間的距離,贏得觀眾的喜愛。任何一個有心之人想在自己講話中有所創新,使講話不至於死板就可以采取這個方式,同時可以使講話的可信度有所提高。
在朱軍與馮鞏的小品中,無論是馮鞏小時候為姐姐親手做的箱子,還是他童年挖煤核時的耙子,都是調動現場氣氛和調節人物情緒的工具。如何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個人、一些資料、一件物品中看出些什麼並且能夠利用什麼,是豐富語言技巧的途徑之一。隻有將這些東西運用到表達中去,才能使語言不至於太過蒼白;才能使語言有靈魂,有骨骼,有肉體,更加豐滿和充盈。
2.情感在語言中的運用
語言是一種將情感用說話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工具,是人們表達思想的媒介,而演講就是表達情感的衍生品,我國著名的演講家邵守義先生是這樣理解演講的,他說:“演講者在特定的環境中,借助有聲語言(為主)和態勢語言(為輔)的藝術手段,針對社會的現實和未來,麵對廣大聽眾發表意見,抒發感情,從而達到感召聽眾並促使其行為的一種現實的信息交流活動,這就是演講。”由此看來,情感是演講中的重要因素。在演講中,情感的傳遞有三種途徑:辭、聲、態。即言辭要用情,聲音要飽滿,體態要精神,用這三種載體來演講,做到以辭用情、以聲寄情、以態托情,才能真正地感染觀眾。
主持人這個群體就有調動現場觀眾和嘉賓情感的作用,很大一部分表現在演講式主持中。相對於訪談節目,朱軍在各種大型晚會中的主持能力也是值得稱讚的,可以說,他是大型晚會主持人中的佼佼者。在他的主持經曆中,先後主持並解說過各種主題晚會,在這些主題性非常鮮明的晚會中,主持人不僅僅起到報幕的作用,更起著深化情感、帶動觀眾情緒的重要作用。在這些大型晚會中,朱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持人,他幾乎可以準確把握住現場所有可以煽情的點,利用他極其嫻熟的運用情感的技巧,適時地讓觀眾的心靈產生震撼的效果。他的這種主持風格就是一種演講式主持。
在2008年《愛的奉獻》賑災晚會中,朱軍和董卿的一段主持讓人記憶深刻,那段時間汶川成為牽動全國人民拳拳之心的地方,各界人士團結一心,一共集資了善款15億1400萬元。朱軍激動地說:“這就是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誌成城的力量,這力量來自於我們心底的真愛。”這種語言就是在情感最為濃重的時刻在感召、呼籲和升華,同時他講述了5·12汶川大地震時的一個故事:一位母親舍命保護著自己僅三四個月的嬰兒,等救援人員趕到時,母親已經停止了呼吸,救援人員在嬰兒的繈褓中發現了一部手機,手機中是一條還未發出的短信:“孩子,如果你能幸免遇難的話,請記住,媽媽愛你!”講到這裏時,朱軍已經哽咽了,眼含熱淚,聲音顫抖,每一個字都感動著在場的所有觀眾,當掌聲響起的時候,他控製住了激動的情緒:“今天我想告訴我們所有的人,也讓我們給這位母親發一條短信,如果天堂可以接到的話,讓我們一塊兒告訴她,我們所有的人,都會像她一樣愛她的孩子!”朱軍在這段主持中,感情飽滿,表情凝重,語氣抑揚頓挫,他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在這段主持中,他做到了情感的張弛有度,在那樣一種悲痛難抑的情況下,他在眼睛濕潤時關起了情緒噴薄的心靈閘門,堅定地站在舞台上傳遞著力量和真情。
可見,在抒發情感時,一定要飽滿投入。對於演講和主持這種公眾活動,必須要抒發情感。然而任何情感的運用都需要主持人或演講者本身對生活的感悟要非常透徹,對情緒的解讀要非常到位才能夠達到,這就要求主持人或演講者要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曆和情感體驗,才能夠完整而又生動地講述別人的故事。如果自身無法體會和理解這些複雜的感情,甚至沒有經曆過人生的酸甜苦辣,這種“喜怒哀樂”的人之常情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難以贏得公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