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口才技巧:收放自如的超強口才術(1 / 3)

《夜色溫柔》reference_book_ids\":[7098198370816101413,7267091336002538496,698853302016881767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2,\"start_container_index\":3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38},\"quote_content\":\"《看見》reference_book_ids\":[6620648461073124356,7180280654737722427]}],\"3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40,\"start_container_index\":3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31},\"quote_content\":\"《福爾摩斯探案集》reference_book_ids\":[7257088436757072936,7257088435184208933]}],\"3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39,\"start_container_index\":3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33},\"quote_content\":\"《動物世界》reference_book_ids\":[725745540421963269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若一個人擁有了收放自如的超強口才術,那麼他就等於掌握了成為一名成功者的必備利器。口才這項技能不僅關係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還關係到一個人事業的興衰和人生的成敗。一個人口才術的強弱將體現出他的內涵和素質,古人雲:“聽其言,觀其行。”從一個人的說話、舉止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為人如何。而人們要想從社會眾多職業中,尋找一個學習說話、鍛煉口才的榜樣就非電視節目主持人莫屬了,在眾多電視台的主持人中,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對於一個節目主持人而言,他的語言將會直接關係到這個節目的整體質量和播出效果,而“語言至上”也是每一個節目主持人的座右銘。雖然,不同類型的節目,他們的主持風格也不盡相同,但其無一例外地都擁有超強的口才術,可以在三言兩語間輕易地將觀眾的心抓住,所謂“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不同風格的主持人以不同形式但收放自如的口才術,向我們展示了一場又一場完美的語言藝術表演。

人們或許不需要像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那樣具有超強而又專業的口才術,但無論人們從事什麼行業,口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技能,掌握了這項技能,真正“會說話”了,才能在工作或日常生活的交際中收放自如、遊刃有餘。

1.能說不是本事,會說才叫能耐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那些特別能說的人,無論講起什麼,他們似乎都能借機插進話來,然後就會順著這個話題一路延伸下去,最後談著談著,很多人就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他們談話的“俘虜”。這種能說會道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在少數,但是並不是說如此能說的人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相反,很多時候這些人反而會被人們稱之為“話嘮”,比如那些搞營銷工作的,無論是誇起自己的產品來,還是在忽悠眾人的時候,好話他們甚至能說一火車,但事實上他們的產品卻最終很難有人掏錢去買。所以說,一個人能說固然是好事,也彰顯出了他們對知識的獵涉很廣,但是還要會說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相比於那些營銷人員來說,央視的主持人盡管也是一個個都比較能說,可是他們並沒有營銷人員那麼能說,如果讓營銷人員與主持人來對弈一下的話,相信再能說的名嘴也很難說得過那些營銷人員,但是央視主持人的辦事效率卻要遠遠高於那些營銷人員。那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大的誤差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個人僅僅能說並不是一種本事,隻能說是他掌握了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這並不表明他就擁有了良好的口才,因為好的口才不僅僅包括能說,還要懂得說話的技巧。所以說,能說不是本事,會說才叫能耐。

這就涉及一個人對語言技巧的把握了,而語言的技巧有很多,這一點從那些央視主持人身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比如柴靜,相對於其他主持人而言,在柴靜身上,人們看到的更多的並不是她能說,而是一種文靜的氣質,無論是她主持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時空連線》欄目,還是她深入到一線去采訪,她的話語並不多,並不屬於那種特別能說的主持人,但是每一次她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是因為,柴靜無論是在采訪還是主持節目時,她十分注重對語言技巧的運用,那就是在與那些被采訪人接觸的過程中,她始終堅持著一個談話原則——從揭開那些被掩埋的事實真相出發。正是出於這樣一種探尋真相和公理的心理,使得她向被采訪人提問時的話並不多,但句句都講到了點子上,因為她所提問的每一句話都和揭開事情的真相有關,並且柴靜的提問由於有著嚴密的羅輯思維,在很多時候看她采訪別人的節目時總是給人一種錯覺,以為她就是一個正在破案的警察,因為她的一個個提問都是一環扣著一環,而在這種環環相扣之中,就像戰場上密集的雨箭一樣,使得那些被提問者往往很難招架得住,最終因表達上的失誤而說出了真相。因此,雖然柴靜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是在她采訪過的人眼裏,卻有一種不怒而威的威嚴,而她講話的語言敏銳而犀利,就像一把刀一刀刀地紮在了那些被采訪者的心頭。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柴靜如此“會說”呢?

是維護大眾的知情權,這也是她所主持的欄目的宗旨。柴靜在運用語言的技巧上是走出了一條“不學而有術”的路,也就是說,她是化無技巧而成為了一種有技巧。根據自己所要進行采訪的對象,以及采訪事件的內容,其在語言運用上拋開了所有語言的技巧,而是直接從事件的結果出發,按著觀眾收看節目時心理所關心的問題去展開了一係列的提問,因此柴靜在運用“說”的技巧上,是讓自己的提問直接指向了這一事件的核心,所以才會讓那些被采訪者感覺到了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

在央視,同樣是以“用事實說話”為宗旨的《焦點訪談》欄目,主持人敬一丹雖然與柴靜都是遵從“讓事實去說話”的原則,但是在運用語言的技巧方麵,兩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方法。與柴靜相比,敬一丹更為注重語言的可信度上,並且是帶著自己對所采訪事件的思考去進行解說與分析,因此敬一丹的采訪往往更多了一個高度的問題,因為她的節目往往不是單純從一個事件本身去製作節目,而是將欄目所要采訪的事件放在了整個社會的背景之下去展開詰問,將因事件而涉及的一些問題直指其核心,所以,敬一丹在語言上更多了幾分深度,其可信度與權威性無形之中便展現在了觀眾麵前。

與此同時,由於《焦點訪談》欄目所采訪的事件大多是人們所關注的一些焦點問題,比如網絡遊戲對時下青少年的危害,比如留守兒童對整個社會的影響等等。敬一丹往往會從事件本身上升到另一個高度,或是將整個事件放在全體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去思考那些因事件本身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上會帶來的某些影響,所以敬一丹在語言方麵,往往是用其深刻的語言去拷問整個社會的體製,或是拷問每一個人的良知。因此,敬一丹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她的語言並不多,並且多數都是以一“旁白”的方式出現在節目當中,但是句句卻切中了問題的要害,尤其是節目結束前敬一丹那幾句話雖不多,但十分精辟的帶著某種思考或是詰問式的話語,更是像一把刀一樣深深地紮入了人的心髒。

不同的敬一丹以其高度凝煉又有深度的簡短語言,從很大程度上可以說遠遠勝過了那些講起來滔滔不絕的“能說”者,因此,敬一丹和柴靜以其不同的語言技巧向人們詮釋了中國語言的無窮魅力。但在央視眾多的品牌欄目中,同樣有一位主持人,如果僅僅從講話的方式上,他和敬一丹與柴靜猛一看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但事實上在運用語言技巧上,他們卻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就是撒貝寧。

相對於柴靜與敬一丹而言,撒貝寧則更給人一種能說的感覺,但是如果僅僅是從說話的聲音上來看,撒貝寧的發音更帶著幾分南方人的味道,使得他主持節目時的聲音上與其他主持人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由於撒貝寧同樣有著“會說”的本領,所以使得他在加盟央視《今日說法》之後,很快便成為了觀眾們所喜歡的主持人。同敬一丹主持的《焦點訪談》和柴靜主持的《東方時空》之《時空連線》相較,《今日說法》同樣是一檔更加注重事實、講證據的節目,但是主持人撒貝寧卻有著與敬一丹和柴靜完全不同的主持風格,並且其在運用語言技巧上同樣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他卻依然得到了眾多觀眾的喜歡。那麼,撒貝寧又是如何巧用語言技巧的呢?

《今日說法》與《焦點訪談》和《東方時空》之《時空連線》相比,盡管都是注重事實性,但它更為偏重於法律層麵,在向觀眾介紹一個個真實的案例的同時,則更為注重於讓觀眾能夠從法律的角度去剖析這一個個案例,從而達到普法的目的。正是出於這樣一種目的,撒貝寧除了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注重對整個案件在敘述過程中根據畫麵的切換,在解析案件上做到了一步步引人入勝之外,他更為著重於透過案件本身從法律的角度去解讀,使觀眾在被整個案件撲朔迷離的偵破過程中吸引的同時,又能從法律層麵得到啟發,所以在撒貝寧看似漫不經心、不慌不忙的講述中,其實卻牢牢吸引了觀眾的視覺,將觀眾不知不覺間帶入了他事先所設計好的彀中。因此,從語言的發音上來看,撒貝寧的普通話雖然給人一種略為“夾生”的感覺,但事實上也正是他這種獨特的聲音,加上他在故事講述上能夠抓住觀眾的心,以及他對法律知識的嫻熟,所以同樣成為了央視主持人中“會說”的一位主持人。

事實上,無論是敬一丹和柴靜也好,還是撒貝寧也罷,如果僅僅論起能說來,他們比起畢福劍、李詠等娛樂節目主持人來,其實要相差很遠,更別說那些在社會上的營銷人員了,但是盡管他們都不怎麼能說,但是他們卻憑借著自己對工作的那種認真態度,各自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成為了一個又一個“會說”的人,最終在打動億萬觀眾的同時,也成就了他們各自的事業,擁有了無人能敵的“能耐”。

2.談話交際,會說話才可以收放自如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尤其是新聞記者或主持人在進行實地采訪的過程中,由於彼此之間缺少必要的了解,加上被采訪對象的個性使然,要想達到彼此之間能夠做到快速而有效地溝通,雙方采用什麼樣的語言什麼方式進行溝通,成為了那些新聞記者或主持人們最為重要而關鍵的元素。這是因為,彼此由於互不了解,即使是那些新聞記者或主持人在事先已經對自己所要采訪或是請來的嘉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每個人都有他不同於其他人的獨特性格,加上很多被采訪者或嘉賓大多不會像主持人那樣,由於工作性質的使然,自然不會層場。因此,如果新聞記者或是主持人要想能夠順利地完成自己的采訪,那麼首先就必須做到“會說話”,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讓彼此打開心靈的閘門,順利地完成節目的錄製或是采訪任務。